愛伊米

一位69歲阿姨的忠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大多數人都是到了遲暮之年才讀懂很多人生真諦,人到了老年,才明白原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在於自己的孩子。

這樣說並不是提倡大家攀比自己的孩子,因為錯誤地攀比會扭曲原本的事實。有很多人一輩子生活在攀比之中,比來比去卻從沒有拔得過頭籌,不恰當的攀比給人們帶來的只有不悅以及內心的扭曲。

69歲李阿姨是一位人民教師,她最大的成就是培養了無數優秀學生,其中包括了自己的女兒,從教這麼多年來,她嘆息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這裡所說的孩子之間的差別,指的是那些有長遠目光的人懂得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的不斷努力,而對於孩子的培養,看的就是自己是否有長遠的目光

一位69歲阿姨的忠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第一、有遠見的人,總是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教育孩子身上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學家陳鶴琴曾在其出版的《家庭教育》一書中指出:

“有規矩的自由我們稱之為活潑,而沒有規矩的自由我們叫它是放肆;不放肆就是規矩而不活潑就是呆板。”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父母的如果在孩子童年時期不給他們定製規矩來約束行為,那麼,等孩子長大之後,就會變成一個不守規矩,甚至是會觸碰法律底線的人,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未來是不利的。

一位69歲阿姨的忠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在我國,大多數家長或是老人都會對於孩子投入過多的愛,進而溺愛子女,導致孩子成為不守規矩的人,生活在社會上不懂得評判是非對錯,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被人欺騙,最後誤入歧途。

到了這時候,家長再後悔也沒有用了,即使當初父母也是出於好意才溺愛孩子的。

家長認為自己有能力為孩子遮風擋雨,想要給自己的孩子創造更好更舒適的生活環境,但是,如果做得不恰當,只會適得其反。

這也是很多沒有遠見的家長會做的。留心觀察我們的生活,你一定會發現,那些有長遠眼光的人,總是會更加在意對於孩子的教育。

一位69歲阿姨的忠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等到自己年老的時候,孩子也已經成才,這時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第二、父母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拿別人家的孩子與之相比,在學習、運動、特長甚至是吃飯方面,都要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

這樣做短時間也許能夠起到激勵孩子的作用,但是,久而久之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己的父母更喜歡別人家的孩子,而不喜歡自己的想法,而自己無論如何做都討不到父母的歡心,那乾脆也不喜歡自己的父母了。

一位69歲阿姨的忠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但是,在自己孩子身上看到缺點的時候,做家長的有沒有考慮過自己是否有問題,同樣是孩子,為什麼別人家的那麼優秀,而自己的卻滿身缺點,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難道自己家的孩子是天生就比別人低一等嗎?

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可能是因為回家之後父母會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幫助孩子學習。別人家的孩子不挑食,可能是媽媽做的飯菜可口。

別人家的孩子懂道理可能是因為當發生矛盾和分歧的時候,父母願意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而不是不分緣由就罵孩子。

一位69歲阿姨的忠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而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有一個概念叫作“投射效應(Projection effect)”,即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會不經意的將自己的心理特徵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也就是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是什麼樣的。

第三、有責任感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有責任感的孩子

都說“虎父無犬子”,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那麼反過來,我們在一個孩子的身上,就能夠看出一對父母的樣子。

很多懂禮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更是懂得禮儀,儒雅隨和的人,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而且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在學習。

一位69歲阿姨的忠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如果父母雙親都是負有責任感的人,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混蛋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陪伴與關愛都會讓孩子懂得責任感的重要性,並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一個富有責任感的人。

這些都與父母的正確引導和言傳身教離不開。人與人的相處就是如此神奇的一件事情,父母給予孩子什麼,等孩子長大以後就會回報給父母什麼,甚至會更多。

一位69歲阿姨的忠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就像網上流行的那句話一樣:“你給我一片樹葉,我還你一片森林,你給我一滴水,我還你一片大海。”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