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科普|依戀模式的四種類型

科普|依戀模式的四種類型

01.

孩子與父母之間有著天然的連結,母親充滿愛的眼睛、溫柔的撫摸、暖暖的聲音都成為孩子最早的記憶。

孩子也會處於本能,用笑聲、哭聲和動作來回應著自己的媽媽。

他們之間形成的強烈情感連結,就是一種典型的“依戀”關係。

依戀是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長久持續的情感聯結。一般就是指嬰兒與母親之間那種特殊和強烈的情感關係。

比較常見的依戀模式有四種。

02.

第一種是安全型依戀模式。

大部分人的依戀模式都是這種。

孩子與母親之間相處融洽,分離時,孩子會找尋自己的母親,等到重聚的時候,這種悲傷和不安就會得到緩解。

在這種依戀模式下,父母能細緻地觀察到孩子的需求,把孩子照顧得比較到位,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比較穩定。

同時,孩子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能看見自己、理解自己和接納自己的,內心能感受到安全感。

就算是要與父母分離,雖然還是感覺很難受,不捨得,但哭鬧一會就能被把情緒收起來,調整好。

而父母也確實能做到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信任感。

“沒關係,反正爸媽還會回來的。”

03.

第二種是矛盾型依戀模式。

當父母與孩子分離時,孩子會出現比較強烈的反抗行為,大哭大鬧,悲傷程度很高。

這是因為有些父母的情緒總是很多變,情緒好時給顆糖,情緒不好時給巴掌。

時間一久,就會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分辨父母的態度為何多變,不知道如何取悅自己的父母。

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緒也可能會不穩定。

這種場景在留守兒童與父母分離時,很多見。孩子為了阻止父母離開,堵車,掙脫爺奶的拉扯,用盡所有力氣去哀求自己的父母,不要離開。

因為孩子知道,父母這麼一走,不是一年就是大半年。那種痛苦的分離焦慮感,讓他極力想要去阻止父母離開。

等到過年過節,知道自己的父母回來之後,整個人像變了個樣,會撒嬌,很想要博得父母的關注。同時,又會很擔心父母的下一次離別。

“要是我大哭大鬧,也許他們就不會離開吧。”

04.

第三種是迴避型依戀模式。

這種依戀模式下的孩子與母親分離時,表現得很平淡,沒有過多情緒反應,不哭不鬧。

這類孩子表現出很少的依戀行為,雖然也有探索行為,但這種“探索”只是重複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真正的感興趣。

很多父母經常忙著工作,不怎麼關注孩子的感受,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自動迴避父母,不再表達自己的需求,對周圍人冷漠,不再抱有希望。

這種“迴避”,更多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孩子為了避免陷入情緒困擾而採取的自保機制。

“只要我忘記了悲傷,就不會感覺到悲傷。”

05.

第四種是紊亂(混亂)型依戀模式。

紊亂型的孩子在與父母分離的時候,情緒反應比較矛盾,一方面他們會表現出不捨,一方面又對父母表現得很“警惕”。

因為孩子知道,他們所依戀的父母正是迫害他們的物件。

本來打算伸開雙手去擁抱對方,卻又縮了回來,即使有傷痛,也會自己捂住嘴,不發出任何聲音。

看似孩子表現不是很正常,但卻是父母本身不正常的情緒問題或行為問題造成的。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不上心,總是打罵孩子,讓孩子受到傷害。

“他們好像並沒有那麼愛我。”

06.

這四種依戀模式,對照料者的情感和反應各不相同。

不同依戀關係反應出的內部工作模式也不一樣,而這將影響之後的情感、行為和人格的發展,以及注意、記憶等認知能力的發展。

當然,人的依戀模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成長過程中,依戀模式會隨著與不同人的接觸,而產生不同的變化,依戀模式也會發生變化。

特別是如果後期成長環境比較穩定、遭遇的應激事件和挫折比較少,各方面發展比較順利的話,原本不安全的依戀可能轉變為安全型依戀。

所以,為了孩子能“養”成安全型依戀模式,有責任感的父母們可以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同時,鼓勵孩子自己去努力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斷調整和改變自己的人際模式,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內容源於書籍《生活中的心理學:閱生活 悅自我》

戴吉 編著,中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