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同為花甲之年高齡生子,一個慘遭質疑,一個令人同情

近日,作為全國首例,“67歲孕婦產下一名女嬰”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10月25日上午9點12分,67歲的高齡產婦田玲在棗莊市婦幼保健院剖腹產下一名5斤1兩重的女嬰, ,母女平安。老兩口樂觀直言兩人每月退休金一萬多,不需要拖累子女。有網友紛紛表示質疑:“這不是錢的問題,孩子上幼兒園,小學,青春叛逆期,這個年齡的人怎麼管教的了,最後還是會造成社會問題。”還有人說:“快70的人了,就算他們能活到90歲,精力跟的上嗎?”有人則態度樂觀:“父母不在,兄長在。”可是據田女士介紹,其女兒曾經說過如果孩子生下來就和父母斷絕關係。

同為花甲之年高齡生子,一個慘遭質疑,一個令人同情

作為高齡產子的另一個案例就是60歲的盛海琳了。2009年1月30日,一場意外讓本已退休安享晚年的盛海琳一家悲痛不已,她的獨女與丈夫回老家當晚,由於煤氣中毒兩人不幸去世,經過思前想後,盛海琳最終透過試管技術再次當上了母親。孩子的教育費用對於兩人每月15000的退休工資仍然還是捉襟見肘,作為母親不得不到全國各地做保健講座掙錢。用盛海琳的話說:生活一地雞毛,幸福感正被憂愁取代。儘管如此,大多數人還是給與同情和理解:“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寄託,沒有孩子活著就沒有希望了。”

同為花甲之年高齡生子,一個慘遭質疑,一個令人同情

同樣都是已過花甲之年的高齡生產婦,而大眾的導向卻大相徑庭。田玲已有一兒一女並早已成家立業,15歲的小孫女跟著老兩口過,明年將面臨中考。此時生子,不是錦上添花,而是自尋煩惱。而盛海琳屬於晚年失獨,用生兒育女來彌補喪子之痛,是心靈的慰藉。有了孩子,老人就才能感覺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新的動力。

但無論如何,面對年幼的孩子,這些年奶奶般的母親,總會擔心自己力不從心,甚至害怕自己突然死去,撒手人寰。孩子沒人陪伴,孤苦伶仃。王剛在自己六十歲的時候老來得子,在一次接受訪談時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有了孩子,再也不敢老了。”對於年輕父母輕而易舉的小事,放在老人眼裡都可能舉步維艱。生活從來都是一場博弈,晚年生子更是賭上了全部身家性命。現實永遠是殘酷的,不會因為誰的不易而放過誰。

醫學上講,35歲以上的孕婦,稱為高齡孕婦。專家建議,儘量要在35歲以前懷孕,36-40歲可考慮懷孕,但應儘量避免40歲以上懷孕。按照法律規定,目前我國沒有對孕婦年齡做出法規限制,但業內正在出臺指導性意見,建議設定妊娠年齡上限。生育與否的最終決定權,還是由產婦自主決定。當下,高齡女性妊娠已成為社會普遍現象。生育是關係到個人,家庭,社會,乃至整個民族未來的千秋大事,大家還是要慎重考慮,不要因為一時任性而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