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陶虹:孩子打翻了牛奶別吼了,這個時候換位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陶虹:孩子打翻了牛奶別吼了,這個時候換位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前兩天帶著娃在河邊散步,走到一個有臺階的地方,突然一個小孩從上面摔下來。

當時,我們都嚇壞了,因為臺階少說也有二十幾階,真要摔下來,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兒。好在最後孩子自己停下來了,儘管這樣,也摔了至少有七八階。

跟她一起落下的還有一輛扭扭車,應該是小孩在上面玩車,不小心衝下來了。小女孩大概一歲半,剛剛學會走路的年紀,突遇此狀況,一直大哭不止。

而直到這時,她的奶奶奶才急急忙忙地來找人,一邊將小女孩抱起來,一邊卻口中氣急敗壞的數落著孩子怎麼騎到這裡去?

當時旁邊還有兩個路人走過,聽見小女孩奶奶的話後他們小聲地說著:這個完全不能怪小孩,大人在上邊聊天,車子本來就是用來騎的啊,她那麼小怎麼知道哪兒不能騎?

等我們上去過了好一會兒,小女孩還在那裡哭泣。

陶虹:孩子打翻了牛奶別吼了,這個時候換位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看見這一幕,我真的特別不能理解,孩子受到傷害的時候,大人為什麼還要來責怪小孩子呢?

像上面這個明顯就是大人的疏忽造成了孩子的摔倒,最後卻要孩子在為大人的疏忽買單的同時,遭受大人的責罵。

我還曾遇見過一件類似的事情。

有一次在一家日用品店買東西,老闆娘的女兒跟幾個小夥伴在門口追跑,不小心摔了一跤,看她的表情應該是摔得非常疼,但又礙於有人在場,想哭又不好意思哭。

老闆娘看見了,卻不是馬上過來檢視女兒的傷勢並安撫她,而是像上面的那個奶奶一樣,把女兒狠狠地罵了一頓,類似早就跟你說過你不要在這裡跑。。。吧啦吧啦,說完以後,還威脅女兒中飯不要吃了。

這下女孩終於忍不住,哭出聲來。

可能終是不忍,過了一會兒,老闆娘冷靜一些了,又過來問女兒:是不是摔得很疼?

哎,黃花菜都涼了。

孩子摔倒了家長走過去心平氣和地安撫怎麼就那麼難呢?你想啊,孩子本來已經摔跤很疼很難受了,你還要趁機說教,那不是傷口上撒鹽嗎?

1.陶虹:你怎麼回事啊?

陶虹:孩子打翻了牛奶別吼了,這個時候換位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在某個綜藝節目中,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

女兒有一次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陶虹的第一反應也是像很多人一樣,立馬對女兒吼道:你怎麼回事啊?

誰知女兒被嚇得一哆嗦之後愣在了那裡,非常恐懼地看著她,連哭都忘記了!

看到女兒這個表情之後,陶虹立馬意識到:

打碎東西對女兒來說已經是一件非常難過的事情,如果我還罵她,那她豈不是更難過?

於是後來女兒再次把牛奶摔到地上的時候,她沒有再批評女兒,而是慢慢地走了過去把無助的孩子抱了起來。

這次,有了安全感的女兒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陶虹:孩子打翻了牛奶別吼了,這個時候換位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陶虹的做法之所以受到好評,我想主要是因為她做到了共情。

什麼是共情?

共情就是要去體會對方的感受,把對方當成自己,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就好像感受到對方的情緒體驗一樣。

比如,孩子無意打翻了牛奶,心裡已經很無措了,如果還因此捱罵,可想而知孩子的心理陰影面積該有多大。

所以,媽媽這個時候把孩子抱起來,就是告訴她:你理解她,知道她不是故意的。

知乎上有一個關於共情能力低是什麼意思的問題。

其中,有網友的回答到:如果當孩子哇哇大哭時,千萬別對他說“一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吵死了,就知道哭。”、“好了好了,不哭了啊”。

如果你是這樣去跟孩子說,那孩子就會覺得哭是錯的,會跟家長沒有連結,這種狀態會讓他長大後處在一種孤獨狀態,因為他沒被人看到

所以說,

共情這個能力非常重要,這是社交的基礎。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做到共情非常不容易,他們需要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感知別人的情緒,理解別人。

這需要爸爸媽媽們在生活中創造共情的環境,做好榜樣。就像《家有兒女》中夏東海說的,一個孩子得不到尊重,她怎麼能學會去尊重別人呢?

2.產生共情的四個技巧

陶虹:孩子打翻了牛奶別吼了,這個時候換位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這本書中,第一章就告訴家長要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我想這其實也是在教會孩子共情。

要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先要接受他們的感受。

要知道,感受沒有對錯之間所有的感受都是被的接納的,當然了,有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只有當孩子的感受被接納了,他們才能開始集中精力在自己的心。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感受,書中給出了四個技巧:

01.首先要全神貫注的傾聽。

比如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你他今天在學校的經歷,你一定要做到全神貫注地傾聽。

02.用“哦。

”“嗯。

”“這樣啊。

”代替提問和建議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比如,孩子跟你說他的鉛筆被人偷了,接著又分析被偷的原因時,你就可以用哦、這樣啊這些用語迴應他。這會讓他很有成就感。

03.要把他們的感受說出來

如:孩子跟你說他的小海龜死了並且哭起來的時候,你千萬別說,別難過,我給你買過一個。你可以這樣說:哦,真沒想到。你們在一起挺開心的,失去朋友一定很難過吧。

0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比如:某天孩子突然跟你說要吃家裡沒有的脆餅,你可以用說真希望咱們家有,聽得出來你很想吃,我真希望可以給你變一盒出來。孩子知道家裡沒有,也就不會再堅持了。

3.不要試圖“贏了孩子”,而是要學會“贏得孩子”

陶虹:孩子打翻了牛奶別吼了,這個時候換位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做到了共情以後,我們還要做一件事,

那就是專注於解決問題。

就拿上面跟夥伴們追跑摔跤的女孩來舉例。

本來女孩摔倒了受傷了已經得到懲罰了,媽媽還說不讓她吃飯的話,她聽完除了覺得媽媽不理解她,還有可能產生權利鬥爭。

這就是簡 尼爾森說的,

不要試圖“贏了孩子”,而是要學會“贏得孩子”,即要贏得與孩子的合作。

那我們怎麼才能贏得與孩子的合作呢?

可以分四個步驟:

第一步,我們首先要傾聽孩子,表達出對孩子的感受的理解。

“我敢肯定,從那麼硬的水泥路上摔一跤肯定很痛”(表達理解)

第二步,我們要表達出對孩子遭遇的同情。

“我記得我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跑得太快摔了一跤,把膝蓋都磨出血來,當時真是又疼又覺得丟臉。”(表達出同情,而不是寬恕)

第三步,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

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以上兩個步驟,孩子這時應該願意聽你說了。

第四步,我們要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

讓孩子對於避免將來遇到類似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我們可以提出建議,直到達成共識。

(這個套路在很多情況下都適用,簡直屢試不爽。父母們可以儲存起來。)

陶虹:孩子打翻了牛奶別吼了,這個時候換位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遇到孩子摔跤或者不小心打碎東西時,千萬別再“傷口上撒鹽”了,我們要做的是共情,然後專注於解決問題。

注:參考書目《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正面管教》,圖片源自網路

我是立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讀書旅行茶,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