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

摘自新京報書評週刊《少年抑鬱症》“家人給我的只有指責,我意識到自己需要自救”:

“孩子只有在沒有人疼愛的時候,才會變得超前地老練和懂事。

在缺乏家庭保護的前提下,人會本能地提升自己的心理年齡,這樣才能在沒人關照時,在那些不是這個年紀應該去承擔的種種壓力中存活下來。 ”

看到這一段,我回憶起了從前別人誇讚我女兒早熟懂事。甚至我自己當時還有意無意地向女兒大倒苦水,享受著小棉襖的勸解和安慰。潛意識裡希望我的痛苦讓女兒更加體貼乖巧,不要給我添麻煩。

可是,媽媽失敗的婚姻和成人世界的壓力,關小小孩什麼事?她有權利慢慢長大呀!她有權利撒嬌、蠻不講理、犯錯的呀。

按照能量守恆定律,那些年欠缺的成長時間空間、任性,在青春期加上高額利息,要求補償。

這也給我敲響了警鐘,家庭秩序一定不能亂,我是大的,孩子是小的。我是有力量的引領者和保護者,而不能無意識地把女兒當成了丈夫和父母的替代品。我的負面情緒應該找朋友傾訴,而不是自己的女兒。

我又想起去年那位女計程車司機,傾訴她十分無奈長期捲入父母的紛爭,充當裁判和安撫者。

“這個孩子的家庭,很明顯對她缺乏基本的保護和關注。

這樣的孩子往往具備超前的能力,但是外強中乾,內心敏感,防禦性高,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

她並非不關心父母,而是自身難保,實在沒有再為別人著想的能力。”

多少家長唏噓不已,為什麼從前那麼溫暖有愛的貼心小模襖,一下子像換了個靈魂,如此冷漠疏離,不可理喻?

只不過是孩子生病了,他的生命能量被透支了,生命價值感低到亮起了紅燈,他每天可能想得更多的是什麼時候結束生命,停止這催人淚下的人生。他連自己都不愛,又哪有力氣愛父母?

從另一個角度講,父母不先好好愛自己,活好自己,照顧好自己,你也是沒有力氣好好愛孩子的。大機率你的愛裡會摻雜著太多焦慮、恐懼、期待、抱怨。

“心理諮詢師發現無論在諮詢室裡面做了多少事情,孩子的症狀得到怎樣的緩解,但因為她的父母沒有做出改變,還總是起到反作用, 就會把好不容易有點好轉的孩子再次拉回抑鬱的狀態當中。”

這段描述了太多心理疾病孩子家庭的怪圈,一方面花錢花時間陪伴孩子求醫問藥,另一方面因無法對自己情緒負好責,源源不斷地向孩子傳遞著壓力和焦慮。

“孩子患上抑鬱症,病根在家長身上 。”

“青少年的心理諮詢,家長會起到關鍵的作用。

在很多案例當中,心理諮詢師甚至不用約談孩子,對父母做諮詢即可解決問題。”

這句話在很多本書和文章中出現,我持認同的觀點。

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來治癒。

“我都是為她好,她有什麼可感覺不好的!”

“我相信您都是為她好。但是為她好不代表她感覺好,您就說幾件為她好但是她感覺很不好的事情給我聽聽。反正您也沒做錯,沒什麼不能說的,對嗎?”

“無非就是這些年忙於事業,沒時間陪她,我還不是為了讓她生活好一點?

讓她好好學習,因為考試成績不好打過她,這也是為了她將來能有個好前途。

其他的也沒什麼,就是家長裡短的事情。

小孩子懂什麼,不得聽大人的話嗎?”

這就是孩子只想要一個蘋果,而家長給了一車梨的經典故事。家長等著孩子說“謝謝”,而孩子等著家長說“對不起”。

“不是請醫生、心理諮詢師關注,是家長自己去關注。

您和她談過心嗎?

陪她做過她喜歡的事情嗎?

問過她的感受嗎?”

“其實父母的作用比諮詢師的作用大太多。

跟父母關係很好,被用正確的方式愛著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心理諮詢師。”

是的,書上有一種觀點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諮詢師。

就算孩子已經有了很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每週50分鐘的心理諮詢也遠遠不能滿足孩子24小時的心理需求。

更別提因為情感功能薄弱的家長,喜怒無常,無所顧忌地對著孩子宣洩負面情緒,抵消著治療作用。

“您遇到過覺得不用尊重您,不用瞭解您的感受,只要給您物質就可以的人嗎?

您討厭那樣的人嗎?

您可以單純地只做一個父親,不去執著於孩子是否和您想象中一樣,只是用父親的身份去愛她,給孩子的內心真正的支援。

以後的日子,請您儘量做到像個真的父親,就算無法溝通,也請您做到傾聽,讓孩子感覺還有人陪著她。”

多少家長止步於物質條件的供給,而毫不重視心靈營養的供給,並且視談感受、情緒為矯情、脆弱。

時代真的太不同了,代溝不是一條淺溝,而是很深很深的溝壑。體現在父母奮鬥的終點是衣食無憂。而大多數孩子們一生下來的起點就已經是衣食無憂了。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滿足了低層次需求的孩子們,需要的是精神需求。

而太多家長自身精神財富都嚴重匱乏,人不可能拿出自己都缺乏的東西。所以,拿什麼去愛孩子?

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不斷修好自己,修一個自己都喜歡的自己,讓孩子喜歡你,願意和你在一起,願意長大後成為你的樣子。

如此,便是最好的教育和無聲的引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