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每個孩子天生就能聽懂英語?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到底有多爽!

之前,一位做幼師的朋友跟我說起一件事,讓我羨慕了好久。

他們班上有個3歲出頭的小女孩,英語說得特別好聽,也不是說得多溜,但就是發音感覺很地道。而且,你跟她用英語交流,雖然她不會全用英語回覆你,但明顯能看出,小女孩是聽懂了的。

我說,那說明人家可能很早就上英語課,或者父母說英語。她搖了搖頭,說:

“我原來也是這麼以為的,後來我跟她父母聊過後,才知道,孩子並沒有上過什麼英語課,也就7、8個月的時候,小姨從國外回來,跟她說了兩個月的英語,而平時,她父母由於比較忙,也比較少跟孩子鍛鍊英語。”

天吶,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

語言天賦

麼? 說實話,我一直覺得,外語就是一種習得性的能力,無論是語言環境的浸潤,還是報課報班,紮紮實實的鍛鍊、溝通是少不了。 直到最近,我才瞭解到,

原來外語的習得,是有“捷徑”的

第一個語言生長的關鍵期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 Patricia Kuhl 博士,曾做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

她讓嬰兒坐在父母的膝蓋上,然後訓練寶寶,當聽到一個聲音從“ah”到“ee”他們就轉頭。而當他們轉頭,黑盒子亮起,就會出現一隻敲鼓的熊貓。

每個孩子天生就能聽懂英語?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到底有多爽!

寶寶們很喜歡這個遊戲,就會很積極的主動配合。

結果實驗發現,

幾乎全世界的寶寶

,無論來自哪個國家,都可以輕鬆區分這個聲音,簡直就

像是一位“世界公民”

每個孩子天生就能聽懂英語?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到底有多爽!

但成人卻不行,如今的我們受制於文化的侷限,卻只能區分出我們自己語言的聲音。

問題來了:我們的“小小世界公民”,是從

什麼時候開始成為“被文化侷限”的普通人

呢?

答案就是,孩子一歲前。

那這個時間能不能更精確呢?Patricia Kuhl 博士又做了一份這樣的測試。

由於對英語來說,“ra”和“la”是比較重要的兩個發音,但在日語中卻沒有。於是,她讓日本嬰兒和美國嬰兒再進行有關這兩個發音的“轉頭測試”。

結果發現,對於

6到8個月的嬰兒,他們的測試結果完全相似

:都能明顯區分這兩個發音。但在2個月之後,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日本嬰兒辨別“英語發音”的能力已經大大下降。

每個孩子天生就能聽懂英語?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到底有多爽!

由此,Patricia Kuhl 博士稱:6~8月,為寶寶語言聲音開發的第一個關鍵期。

在這個關鍵期內,

嬰兒能夠把她們所聽到的各種語音,進行統計

。比如統計到,英語和日語的聲音區別,由此,在大腦中進行吸收記憶。

每個孩子天生就能聽懂英語?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到底有多爽!

這就意味著,當孩子在這個關鍵期內,記住了這種穩定的語音統計,那麼她日後,

學習這種語言的能力就會猶如天賦優勢一般,事半功倍

而很多雙語寶寶,大多就是在大腦中吸收記憶了兩種統計方式,並能根據交流者的不同,進行語言切換。

每個孩子天生就能聽懂英語?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到底有多爽!

可以說,我們的寶寶天生就是多語言習得者,而後天的養育環境,大多是一個逐漸失去的過程。

說到這裡,我就超級羨慕那些寶寶低於6個月,而又恰巧了解這個知識的人,只要

抓住這個關鍵期

,給孩子進行外語的啟蒙、交流,就能幫孩子助力良多。

看到這裡,你可能回想,那我6~8個月給娃放英文歌磨耳朵行不行?

答案恐怕要讓你失望了,效用很微弱。

在實驗中,Kuhl 博士早已經進行了這樣的試驗,而且她不僅測試了音訊,還額外進行了影片上課的試驗。

結果發現,都沒有任何學習效果。

每個孩子天生就能聽懂英語?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到底有多爽!

對於這個月齡的寶寶來說,

只有當面對真人時,它的社會腦才會進行統計

,也才能起到學習效果

當時,看完這段影片,就有同學開玩笑說:“看來在娃6~8個月的時候,請一個菲傭,價效比非常高。”

雖然是開玩笑,但啟發是一樣的:在寶寶6~8個月的時候,和孩子進行外語的溝通,非常有效。

跟孩子多說話,到底有多重要?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覺得,那我錯過了6~8個月怎麼辦?

從兒童心理學上來說,孩子的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還沒結束。這裡特別跟大家說一下兩個概念:

關鍵期和敏感期

關鍵期

,簡單說,就是孩子在這一時期最容易習得某項知識和技能,

錯過難以彌補

,包括心理上,也包括生理功能的發育。

敏感期

,簡單說,就是孩子習得某項知識或技能比較容易,

錯過的話,學習起來比較困難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到,孩子

語言發展

的敏感期

,從1歲可以延長到12歲

詞彙發展

的敏感期,是

到孩子的8歲

。從這個緯度來說,目前大多數看到這篇文章的父母們,都還有機會。

這裡忍不住插一句嘴,想想咱們這一代,大多都是從上初中才開始學英語,也就是基本都在12歲之後了,所以我們學習起來,真的都是在拼苦力!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的語言能力好(不只是外語),從現在開始,多和孩子溝通,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最新的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

孩子詞彙量越豐富,這些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就會更好

BBC《北鼻異想世界》中,語言學家Michelle發現:僅是多讓寶寶接觸詞彙,就能影響他們語言學習的速度。

她是透過詞語記錄儀來進行記錄的,媽媽第一天對寶寶說的話大約有13000個詞,而寶寶第一天輸出了2500個詞。

而當第二天,當媽媽對寶寶說了13700個詞時,寶寶卻說出了2800個詞。

也就是媽媽的詞語大概增長了5%,而寶寶說出的詞,這一天就增長了13%。

當然話多不代表詞彙多。

第一天,這對母子對話裡包含的詞彙只有738個;而第二天這個數字卻升到了1022,幾乎增長了38%。

這說明,對於寶寶來說,

詞彙的輸入有多重要

,即使我們不是育兒專家,但只需要做出一點點改變,多和孩孩子說話,就能讓孩子擁有突飛猛進的變化。

瞭解到這些腦科學的最新成果,我們怎麼做,會給孩子起到更好的助力作用呢?

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推薦了一個特別實用的

3T法則

,也稱為可以

最佳化大腦

的親子溝通法則。

1、第一個T:共情關注(Tune in)

它指的是,我們要有意識地觀察孩子關注的東西,然後共情式的討論它。簡而言之,就是,

孩子關注什麼,我們就關注什麼,並進行積極的討論

而且,它推薦我們可以用

兒向語言

,也叫嬰兒語,就是用孩子能聽懂的方式,去溝通交流。

這倒不是一項太難的技能,很多父母,大多都會在面對寶寶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提高音調,語速變慢。而研究顯示,這樣的話語,也更容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2。 第二個T:充分交流(Talk more)

我們交流的目的,不是零散的話語,而是

為了讓孩子掌握分門別類的詞彙,並學會他們的使用方式

比如和孩子

描述日常活動

,我以教孩子穿鞋為例:

“現在我們要穿鞋出門啦,誰先來呢?”“寶寶的鞋是紅色的,上面還有一隻小老虎。”“把腳丫放進鞋子裡面,站起來,使勁兒一瞪,呀,腳丫進去啦。”

比如,和孩子交流時,

聊未發生的事

,或叫做“脫離語境的語言”這是一種鍛鍊孩子思維力和想象力的極好方式,因為孩子要用語言來描述當下未發生的事,這是孩子智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誌。

比如和孩子聊聊進入幼兒園後可能會遇到什麼?在公園裡都有什麼等等。

再比如,就是用拓展的方式幫孩子學習

完整句的表達

。當孩子說:“媽媽,吃飯。”你可以迴應:“哦,寶寶,你是想和媽媽一起吃飯嗎?”

這對孩子逐漸

熟悉語言結構,形成思維邏輯

,很有幫助。

3。 第三個T:輪流談話(Take turns)

對於輪流談話,我想起咱們在聊天中,特別容易遇到,或充當聊天終結者的角色,實際上,這裡希望我們和孩子交流的,就是一個可以

持續進行

的話題。

而這個話題可以進行下去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對孩子提出“

非限定

”的問題。 比如“這個球是什麼顏色的?”“你是男孩嗎?”這都是答案明瞭的限定式話題。而非限定式話題,就是指,可以

引發孩子思考的“為什麼”和“怎麼辦”

問題。 當孩子可以在對話中,天馬行空的進行

思維發散

,她就能

整合更多的詞語

,並學會獨立思考,擁有更強的學習能力了。

希望今天有關寶寶“神奇語言天賦”的內容,有給你啟發。

與大家共勉。

—End—

作者介紹:元媽,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兒童心理學碩士在讀,願和你一起,用心理學的眼睛,看人間煙火。

關於咱們文章中提到的有關“寶寶天才語言能力”的完整影片網址,我已經放在公眾號後臺啦,大家在公眾號慢成長對話方塊中回覆

語言

,就能得到訪問連結啦。

花時間·說

無論是外語還是咱們的母語,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語言學家,而我們只是

幫助孩子發現自己

的領路人。

我們探索到的越多,未知的也越來越多,有時難免會生出焦慮:

會不會因為我的“無知”,耽誤了孩子

我想起一本繪本《我們都會錯過一些事》,裡面就有一個小男孩想看從冬天到春天,大地是怎麼變化的,但是由於感冒生病,他

錯過了在外面每天觀察的機會

,而春天就這樣悄悄的來了。

小男孩很傷心,爸爸卻帶他來到每天量身高的地方,突然說:“哎呀,我的寶寶突然長高了一寸,

我都沒有看到

,我心裡好難過。我以後不睡覺了,要看你長高。”

自此,小男孩逐漸懂得了,也釋懷了,原來

我們都會錯過一些事情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可能都會錯過一些事情,一些時光,甚至我們會為此自責、焦慮。

但實際上,沒有100分的媽媽,即便是已經學習完所有理論的育兒專家去育兒,在面對孩子成長中,還是會遇到很多搞不定的情況。

那並不表示,我們做得就不好。

也許我們錯過了他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但我們現在還擁有他的敏感期,瞭解到這些知識,對於我們來說,依然有用。

或許,這就是我們父母本身,

不斷學習和不斷成長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