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喂符水致14歲男孩身亡,抑鬱症是“邪祟”嗎?

摘要

中青評論

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的應對方式。

用“做法事”治抑鬱症,卻最終導致14歲男孩不幸身亡。最近,一起“江湖術士”驅邪致死案引發了社會關注。

喂符水致14歲男孩身亡,抑鬱症是“邪祟”嗎?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韓某為給自己的兒子小韓治療抑鬱症,透過朋友認識了“大師”陳某。陳某稱,小韓是鬼神附身,需要做法,並透過畫符咒、強喂符水等手段為其治病。小韓在第二次喝符水後死亡。經鑑定,小韓系液體堵塞呼吸道造成機械性窒息而死。最終,陳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五千元。

在這場人為造成的悲劇中,陳某無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理應受到法律的制裁。與此同時,孩子家長展現出的認知偏差和迷信思維,也很值得反思。

據被害人母親證實,小韓是因為在讀書期間受到了同學的欺負,心情一直不好,後被醫院確診為抑鬱症、焦慮症。對此,家長本應及時瞭解事件原因,積極與學校、醫院進行溝通,讓校園霸凌問題得到切實解決,用科學治療幫助孩子走出心理陰霾。然而,韓某卻無視真實原因,盲目聽信所謂的“鬼神附身”論,最終造成了難以挽回的生命之殤。這位家長的迷信行為,其實反映了很多人“談抑鬱色變”、對抑鬱症缺乏基本瞭解的普遍性問題。

筆者曾經就抑鬱症問題採訪過青少年心理專家張麗珊,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解決孩子的問題需要10次心理諮詢的話,很多時候,家長要來7次。”因為要改善孩子的抑鬱狀態,家長是寶貴的情感資源。但現實中,很多家長的處理方式只會加重病情,給問題的解決“拖後腿”。

比如,有的家長採取拒絕承認的“鴕鳥”策略,不僅無法對孩子的痛苦產生共情,還會貶低他們的真實感受,用“矯情”“你就是想太多”等說法敷衍搪塞;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情緒和心理變化缺乏關心,對病情後知後覺;還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求助無所適從,不懂得尋求專業幫助,而是“病急亂投醫”,聽信所謂的偏方、驅邪之說。身陷抑鬱困擾的孩子經不起這樣的折騰,類似的應對誤區,只會一步步加重病情,消解孩子對家長的信任。

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釋出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鬱檢出率為17。2%,高出2009年0。4個百分點;重度抑鬱檢出率為7。4%,與2009年保持一致。家庭是幫助孩子穿越抑鬱陰霾的重要力量,引導家長形成科學認知,學會培養良好的親子溝通模式至關重要。

喂符水致14歲男孩身亡,抑鬱症是“邪祟”嗎?

對此,可以透過在學校開展公益講座、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搭建親子諮詢服務平臺等方式,循序漸進地展開科普工作。這其中,最緊要的就是要來一場有關抑鬱症知識的“掃盲”,讓家長和學生對抑鬱症形成基本認知,避免諱疾忌醫,一味指責,要學會關注家人的情緒變化,懂得向專業力量尋求幫助。

隨著公眾對抑鬱症的瞭解越來越多,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人們的病恥感,用科學態度直面問題。在此基礎上,學校和家長也應對青少年在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變化有所瞭解,從而更有的放矢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此外,作為孩子重要的精神支撐,家長也應該注重“溝通的藝術”,用恰當的方式關心孩子。青少年時期容易敏感多思,如果家長能夠用平等、包容的態度進行交流,孩子便更可能敞開心扉,袒露自身的困惑和痛苦。在知曉事情原委之後,家長自然更容易幫助分析問題,解開心結,走出思想的“死衚衕”。如果親子交流障礙重重,則會加劇孩子的無助感和挫敗感,導致進一步的自我封閉。

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的應對方式。抑鬱症男孩因被逼喝符水不幸身亡的悲劇,應當成為一種警醒。

撰文/任冠青

編輯/黃帥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