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再見,“暴脾氣”小孩》:原來,每個孩子都可以如此優秀

你的孩子會不會玩具玩膩了,說扔就扔?不想走路了,不抱就哭?看見喜歡的東西,不給買就撒潑打滾?

你忙的不可開交,孩子卻無理取鬧,你是不是會瞬間很抓狂?公開場合,眾目睽睽,孩子無休無止大哭大鬧,你是不是會覺得孩子不懂事,自己也會跟著發火生氣?

“我數三個數,再哭,以後什麼都不給你買!”這樣的話,你是不是也和孩子說過?孩子聽到“二”就不哭了,你是不是也覺得孩子是聽你話的好孩子?

如果這樣,就大錯特錯了,而且這個問題絕對不可小覷,《再見,“暴脾氣”小孩》裡講到“……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控制情緒,控制情緒其實也沒什麼不好,關鍵是我們大多時候是把“控制”轉換成了壓抑,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而這樣做的後果有很大危害。”

比如生氣時候呵斥的“不要哭!”、“不要鬧!”、“趕緊收起玩具,不要玩了!”等等這樣命令一樣的話語,都是一種變相的控制。

而控制,傳達出來的意思就是你要聽我的,我讓你剝蒜,你不能剝蔥,不管你心裡願不願意。而孩子每次情緒被壓制,你覺得他很聽你的話,也覺得是把問題解決了,但是萌芽卻一直在那裡。

當孩子反抗力量不夠強大時候,問題暴露不出來,你讓他怎麼著,他怎麼著。

可隨著你一次次的故技重施,孩子一次次的“聽話”,他的情緒越積越深,越累越多,當種子長成大樹,直到有一天他爆發,你無法控制,直到他慢慢長大,你再也無法全面掌控,就會如黃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一直很聽話的孩子突然情緒失控,大概也是為什麼一些孩子長大後既難管教又叛逆的原因。

所以,我們一般講的都是管理情緒,而不是控制情緒。

那麼,如何管理情緒呢?那就一定要先認識到不管是好情緒還是壞情緒都是我們所必需的。而我們真正要做的卻是對情緒進行有效管理,而這個有效,指的是適當的程度與適當的場合。

比如焦慮的情緒。如果孩子沒有焦慮,在面臨重要考試時精神鬆懈,後錯漏百出,那肯定不行;過頭了,因為焦慮過度導致無法行動、無法思考,不能好好複習,那肯定也不行。

再比如孩子大哭大鬧。你帶著孩子參加親戚的婚禮,你怕孩子喝了冷飲肚疼不讓他喝,他大哭大鬧,你最生氣可能是孩子在人家婚禮上哭鬧的不懂事,呵斥他,甚至帶他離席;可孩子若在家裡因為不讓吃冰的東西哭鬧,你或許就會是另一種感受和處理方式了。

《再見,“暴脾氣小孩》作者潘驥,是兒童文學作家,兒童積極心理及教育戲劇導師,具有豐富的心理培訓、故事教學及戲劇教學經驗。

本書亦是採用案例式講解,情景式還原,分步講解等方式,致力於用15堂課,讓你掌握兒童情緒管理秘訣,搞定“熊孩子”,不做“熊家長”。

讀過本書,你會明白,其實,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很優秀,只是有時候我們顧此失彼,對於孩子外化出來的情緒,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

自信的孩子有力量,樂觀的孩子更幸福,情緒穩定比成績更重要!幫孩子遠離負面情緒,樂觀自信,幸福一生,應該也是我們每一位父母最大的心願。

如果你也正在面臨帶娃的困惑,苦惱於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省心,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沒有那些“暴脾氣”,而為什麼我家孩子就這麼不聽話,折騰人,不妨就讀讀這本《再見,“暴脾氣小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