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喪偶式育兒”不算啥,這種“專業拆臺”的爸爸更讓寶媽討厭

如今,在寶媽群中有一個詞非常流行,叫做“喪偶式育兒”。喪偶式育兒指家庭中媽媽承擔絕大部分育兒責任,爸爸則負責當“甩手掌櫃”。不過,其實還有一種爸爸更讓寶媽討厭,那就是專門“拆臺”媽媽教育方式的爸爸。

01、媽媽這邊苦心教育,爸爸那邊專業拆臺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為女兒喬英子的學業可謂是操碎了心。她辭去正式工作,只為照顧女兒起居,陪伴女兒好好學習。

在宋倩的嚴格要求下,喬英子壓力過大。這時候喬英子的爸爸喬衛東是怎麼做的呢?

喬英子喜歡樂高,他就花大錢給她買,縱容喬英子逃課玩樂高;

喬英子想去天文館做講解員,他也偷偷地帶她去。

“喪偶式育兒”不算啥,這種“專業拆臺”的爸爸更讓寶媽討厭

一面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媽媽,一面是“無條件支援自己”的爸爸,有了這樣的對比,還是孩子的喬英子自然覺得爸爸好。

在宋倩氣急敗壞地摧毀“樂高基地”,並動手打了女兒之後,喬英子終於衝著媽媽喊出了那句“我討厭你!”

宋倩的教育方式誠然過於嚴格,但是,

如果沒有她的嚴格要求

,如果她也像爸爸喬衛東那樣對孩子,

喬英子會有現在優秀嗎

宋倩這邊辛辛苦苦教育孩子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那邊喬衛東只帶喬英子玩了幾次,就成功“拐走了”喬英子,換成任何一位媽媽,都會氣得吐血。

“喪偶式育兒”不算啥,這種“專業拆臺”的爸爸更讓寶媽討厭

在我家,類似的事情也沒少發生過。

平時,我不讓女兒小竹子吃棒棒糖之類的零食,但是竹子爸卻經常偷偷地給她買。

有時候被我撞見了,我就會命令女兒把糖交出來,這時候竹子爸還在一旁護著:“沒關係,就吃一根,我保證下不為例!”

然而,下一次,還是“下不為例”,我費盡心思的結果,被他一朝拆臺全毀了,真是氣煞我也!

孫儷也曾經在微博上訴苦:

爸爸在家,就是我教育孩子的絆腳石

“喪偶式育兒”不算啥,這種“專業拆臺”的爸爸更讓寶媽討厭

02、爸爸拆臺一分鐘,媽媽補救十年功

我育兒群中有一位媽媽也曾分享過這樣一件事:

一直以來,家裡都是她管教孩子比較多,有段時間她因公司派遣到外地出差兩週,不得不把7歲的孩子完全“託付”給老公。

等她出差回來後,發現原來天天吃完晚飯就寫作業的孩子,現在吃完飯後就把電視機打開了。

她問老公怎麼回事,老公輕描淡寫:“哦,我看孩子學習也挺累的,就允許他每天看一個小時電視。”

她瞬間就爆發了:“你知不知道我為了改掉他看電視的毛病,讓他養成每天先寫作業的習慣,花了多少工夫?!”

得,她和孩子鬥智鬥勇,花了大量精力和腦細胞才讓孩子養成的好習慣,不出半個月就被老公給毀了。

她說,後來

為了讓孩子“重回軌道”,她又整整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敢輕易把孩子交給老公管教了。”她說。

“喪偶式育兒”不算啥,這種“專業拆臺”的爸爸更讓寶媽討厭

03、不統一管教孩子的方式,“遭罪”的還是孩子

人的天性中,都有懶惰、享樂的成分,孩子要克服天性,養成好的習慣,必然不能少了父母的管教。

盧梭曾說,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可見,父母都對孩子放任不管是肯定不行的。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總有一方要負起管教孩子的責任來。

但是,如果一方管教,另一方拆臺,不僅會讓負責管教一方的努力付諸東流,還會對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還小,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在他們看來,誰越能滿足自己的要求,誰就更愛他,他也就越親近誰;而對他嚴加管束的一方,自然也就得不到他的“青睞”了。

使得孩子成為“兩面派”:

孩子雖小,卻也是人精,在不統一的管教方式下,很快就會學會“見風使舵”:在管教者面前表現得乖巧、老實,一旦管教者不在,他們就會變本加厲地破壞規則。

“喪偶式育兒”不算啥,這種“專業拆臺”的爸爸更讓寶媽討厭

當然,媽媽管教,爸爸拆臺還有一個嚴重後果,那就是

影響夫妻關係

很多媽媽在被孩子爸“拆臺”後,心中會瞬間燃起熊熊怒火,這種時候,夫妻間吵架就是一觸即發的事了。

父母一旦吵架,最後遭罪的還是孩子。

04、

聰明的父母,懂得“互相成全”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

手錶定律

”,指的是

擁有兩塊手錶以上的人,並不能更加準確地判斷時間,相反,由於手錶的時間不一致,他會更加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對孩子的教育也同樣如此,父母不一致的管教方式,只會讓孩子失去對行為準則和是非曲直的正確判斷。

“喪偶式育兒”不算啥,這種“專業拆臺”的爸爸更讓寶媽討厭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互相成全”。

孩子說:“我要喝可樂。”如果媽媽說“不可以喝”,當孩子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爸爸時,爸爸會這樣說:“媽媽說得對,喝可樂對牙齒不好,還會變胖。”

孩子說:“我不想去奶奶家”,如果爸爸說“不行,一定要去”,媽媽會在一旁開導孩子:“爺爺奶奶都很想你呢,再說,奶奶家很好玩啊,養了你喜歡的小兔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當父母“統一戰線”後,沒有人再“庇護”孩子,孩子自然也就能更好地執行規則了。

如果父母雙方的育兒觀點不一致,那麼即使不幫忙成全對方,也最好不要插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拆臺”,而是應該在私底下進行溝通和商量。

“喪偶式育兒”不算啥,這種“專業拆臺”的爸爸更讓寶媽討厭

05、

父母對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就是做好自己

拆臺式育兒還有一種比較“隱蔽”的情況,就是用自己的行為“拆臺”另一方的教育理念。

比如說,媽媽教育孩子:“你不能玩手機”,爸爸雖然沒有反對媽媽對孩子的教育,但是自己卻一直捧著手機玩。

這樣無形中是在告訴孩子,玩手機並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因此孩子很可能頂嘴:“為什麼不能玩?你看爸爸也玩啊!”

所以,

在教育孩子上真正懂得互相成全的父母,不僅會在言語之中支援對方,更懂得在行為上配合對方

身教大於言傳,父母對孩子講再多的道理,也不如用行動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喪偶式育兒”不算啥,這種“專業拆臺”的爸爸更讓寶媽討厭

孩子出生後,就像一張白紙,他的三觀如何、習慣怎樣,都來自於朝夕相處的父母。他每天看到的,就是他未來會做的。

所以,兒童作家鄭淵潔曾告誡父母:

閉上你的嘴,邁開你的腿,走好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如果你實在做不到這一點,最起碼也請在另一半教育孩子時不要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