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兒童孤獨症現狀分析:基層醫療對孤獨症的早篩非常重要!

據2019年釋出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III》釋出的資料,我國孤獨症人士數量超過1000萬,孤獨症兒童數量超過200萬,其中男女比例約為4:1至5:1。現在診斷出的孤獨症孩子大多數是中度或重度,還有很多輕度障礙的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沒有被發現。

孤獨症的診斷並不存在簡單的化驗指標,也沒法靠腦電波、腦電圖就能夠診斷孤獨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鄭毅告訴健康界,孤獨症需要綜合的判斷,也就是多維度的診斷,綜合判斷包括交往障礙、刻板行為和語言障礙這三個核心症狀。

中國兒童孤獨症現狀分析:基層醫療對孤獨症的早篩非常重要!

從目前已有的一些資料看來,孤獨症在城市中的發病率較高。劉亞萍的書中認為,農村更為豐富的人際交往,給了孩子成長更為廣闊健康的環境,而城市的小單元家庭模式,以及較為單一的社交環境,帶來了更高的孤獨症發病率。

當然,也有另一維度的可能性,即城市尤其是知識水平較高的家庭,對有疑似狀況的孩子尋找有效醫療資源並被確診的機率更高。

應該是上述兩方面的原因都有,所以基層醫療對孤獨症的早篩非常重孤獨症兒童的治療基本不涉及藥物,更多是用行為干預、心理干預方法,對孩子不會有太大的損傷。所以在診斷和干預上,行動力都是比較積極的。根據資料,目前臨床上發現對孤獨症有30%的誤診率。

而誤診率較高,更大的原因是缺乏足夠來進行早篩和診斷的醫生。兒科醫生缺乏,兒科精神醫生更加缺乏。2019年,《柳葉刀》刊發的資料顯示,

我國兒童精神科專業醫生數量不超過500人

。不僅如此,國內的優質兒童精神科醫生的確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大三甲醫院。

我國北上廣等城市一些兒童精神科診治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有國際的各種診療標準,最新的藥物、最新的治療方法。但在下沉醫療資源中,甚至某些省一級城市,一個真正的專科精神科、兒童精神科醫生都沒有。

“和其他疾病不同,兒童精神疾病診斷起來有自己特殊的難度,孩子年紀小,不能清楚表達病情。如果是按照正常流程,半個小時看一個孩子,時間上比較合適。”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分中心主任謝斌對健康界說,對於精神障礙小患者,如果症狀不明顯,甚至需要1小時或者更久的時間,去進行交流觀察。

跟其他科室相比,兒童精神科醫生除了關注患者的症狀外,還要關注患者為什麼會出現症狀、什麼因素影響了症狀、症狀又影響了什麼。比如,對於一個孤獨症患兒,就需要了解跟孩子精神活動相關的各種資訊,如媽媽懷孕及孩子出生的情況,家庭結構,父母的撫育方式等,而這都需要細心和耐心,要佔用醫生大量的時間。

但由於醫生缺乏,兒童精神疾病的醫療資源集中度高,兒童精神科醫師往往要面對非常密集的患者。

“患者太多,雖然非常想按照正常流程,給一個孩子花半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但實際上很難做到。”北京一位三甲醫院的兒童精神科醫生告訴健康界,

還是要加大基層的篩查力度

,患兒都集中到最拔尖的這幾家醫院,“醫院和醫生的承接能力實在有限”。

目前狀況已有所改變,石曉玲以四川為例,省婦幼等省級醫院每年都會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孤獨症的定點培訓。她表示,最好是省級醫療機構牽頭來做這樣的事,而民營康復機構以醫聯體的模式參與其中。

“其實孤獨症兒童在6個多月大,就可以在臨床上表現出疑似症狀,醫生如果多一些經驗,是可以做出初步篩查的。”石曉玲建議,可以從政府層面,推動對基層醫療機構做掃盲式宣教。她認為,醫療資源下沉,分級診療是趨勢,“

如果目前基層社群醫生還是主要做孩子的身高體重測量,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

因此,她提出,應該擴大基層醫生的專業知識,比如能夠對孩子多進行視聽方面的訓練,對疑似孤獨症兒童開展端訓練,以及後期的整個恢復都會有益,甚至孤獨症發病率也會降低。

針對兒童精神疾病的專業科室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的狀況,謝斌建議,要建立起兒童精神病醫療服務的網路,讓欠發達地區的精神疾病患兒可以透過網路得到大醫院專家的治療。

60%~70%的多動症兒童經過干預後在青春期後可以康復,

孤獨症孩子經過早期干預,也可正常進入幼兒園、小學,融入正常生活。

中國兒童孤獨症現狀分析:基層醫療對孤獨症的早篩非常重要!

據國家衛健委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我國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醫療衛生機構數為11885家,這意味著全國近5千家醫院均需要增設精神(心理)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