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誰說不能誇別人家孩子?優秀孩子是比出來的,家長要學會正確比較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01

父母們應該重視孩子間的比較

或許,每個父母在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習慣。他們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自己與鄰居的孩子和同事的孩子在學習、家務、生活等方面進行比較。

當然,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是在比較,他們只是談論他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人。在這個過程之中,每一位家長都越來越清楚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孩子是什麼,透過這樣他們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比那些孩子做得更好。

只是你的孩子不可能總是贏。

事實上,自我價值感就是從攀比中而產生的。如果你發現別人比你優秀,你就會有一種優越感,覺得自己很有價值。但是如果你沒有別人好,你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你的自信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

更重要的是,事實上,這種相對優勢是脆弱的。只要比較的物件發生了變化,他就可能立馬從自滿變為自卑。因此,比較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方法,而不是為了尋求優勢。在這裡,父母應該學會如何正確地比較他們的孩子。

誰說不能誇別人家孩子?優秀孩子是比出來的,家長要學會正確比較

02

家長們在比較中存在的誤區

有這樣一個公益廣告,前面的句子是“沒有什麼可以和別人相比,誰喜歡你都沒用啊。”,後面一句是“沒有人像你一樣,你不必和別人處處比較。”一個非常恰當的評論是,這句話的前半部分是現實,後半段是夢想。可以看到,相比之下,會存在許多因此而受傷的兒童。

事實上,攀比不一定是件壞事。但不可否認,錯誤的比較會給人一生的痛苦,父母誤用比較,往往會產生以下三個誤區:

忽略過程,關注結果

一個小女孩邀請了一個朋友到她家,她媽媽告訴她馬上把玩具收起來。孩子的臉更不情願了,接著母親的怒氣上來了。“你為什麼這麼不聽話?”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麼懂事,多麼規矩……“但是這位母親似乎沒有注意到,她的女兒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為她的朋友們服務。

孩子不是故意偷懶,而是媽媽忍不住開始批評孩子,忽視孩子的付出,怎麼能不讓人難過呢?

人們很容易對結果給出負面反饋,但只有少數人對過程給出正面反饋。父母經常斷章取義地比較結果,卻忽略了過程中的努力,這會讓孩子感到委屈。

誰說不能誇別人家孩子?優秀孩子是比出來的,家長要學會正確比較

只比弱而不比強

電視劇《小歡喜》中的主人公方一帆雖然成績並不理想,但卻是一個熱心腸且善於思考的陽光青年,他總是在朋友們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安慰大家失落的情緒,是這群小夥伴中的小太陽。

在眾多網友的留言中大聲疾呼,真想方逸凡這樣一個熱心腸的朋友!但是他的媽媽從來沒有看到過他的長處,只是抓住他的成績來說事,最後逼的他放棄了高考…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曾提出"習得性無助"的概念,即人們因為反覆的失敗或懲罰而對現實感到絕望和無助。

如果父母總是拿自己孩子的弱點和別人的長處比較,孩子很容易變得絕望、無助,甚至弄巧成拙:我是沒用的,無論我做什麼,我都不如別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可以被利用的優勢將會不斷喪失。

父母眼中的"差距"可能會轉變為孩子的優勢。如果父母能改變看待問題的視角,或許會突然豁然開朗,發現一個截然不同而又美好的視角。

誰說不能誇別人家孩子?優秀孩子是比出來的,家長要學會正確比較

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給你的孩子貼上標籤

也許每位家長都曾在某個時候對他們的孩子說過:”你為什麼這麼懶?你看別人家的誰誰誰回家做作業從來不需要父母去催!“,”整天就知道無所事事,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勤奮努力!“”只會浪費錢,你看別的孩子多節儉!“。

當父母的期望沒有達到的時候,他們經常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試圖在比較中羞辱他們,從而試圖讓孩子知恥而後勇。然而,”標籤“比較往往是武斷的,會因為偏見而導致孩子誤入歧途。

"一旦人們被貼上標籤,他們可能就在自己心中貼上了烙印,從而成為標籤上的那個人。"美國心理學家貝克爾說。

盲目的比較和批評並不能讓人清醒。相反,它會使情緒管理能力不成熟的兒童揹負負面標籤,在”不良行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只有用積極的引導取代消極的和極端的標籤,我們才能找到根本原因從而解決症狀。

誰說不能誇別人家孩子?優秀孩子是比出來的,家長要學會正確比較

如何進行正確的比較?

先拿孩子和自己比較

不要總是拿你的孩子和別人比較,首先試著讓你的孩子和你自己比較。

近日,杭州”鐵桿媽媽“潘潔辭掉工作,自己創業,業餘時間用於學習。今年,她以MBA研究生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實現了自己的北大夢。

如果有”別人的孩子“,那麼潘潔可能就是”別人的媽媽“!而潘潔的秘訣之一就是成為兒子的”對手“。自從她決定考研以來,她和兒子一直在一起學習:”只要我不出差,我幾乎每天都要和孩子們競爭背單詞。我背10個,他背5個,然後再互相抽查。“”當孩子覺得我和他都是為了夢想在努力時,他就不會放鬆,“她說。

兒子在採訪中說:”我的夢想是上清華大學。我會盡力的。我媽媽是我的榜樣。“

許多家長想用”比較“來刺激孩子的自我提高甚至是羞辱,但他們只知道如何與其他孩子比較。事實上,把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比較是一劑良藥。

黃磊曾經說過:所謂”嚴厲的父親“不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而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對父母來說,嚴格要求自己,和孩子們互相促進才是明智的。

誰說不能誇別人家孩子?優秀孩子是比出來的,家長要學會正確比較

靈活的比較和鼓勵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取得好成績,不要認為他是愚蠢的。相反,你應該告訴他,他會慢慢成功的。這讓孩子們能夠接受暫時落後的現狀,而不喪失追趕的信心,明白成功或失敗不是一時的事情,並展望長遠的未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認知模式,有自己的靈性觸角,這是上帝的禮物。關鍵在於這些優勢能否得到利用。

教育家馬卡連科說: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尊重孩子間的差異,挖掘屬於孩子自己的秘密武器,總比用別人的長處攻擊自己強。

學會接受你的孩子

如今,隨著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被各種各樣的輕蔑所束縛。父母也可以把這種焦慮帶到他們自己的家裡,甚至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他們的孩子看作是他們價值觀的附屬品。

”我做不到,所以你必須替我完成!“和”當我這麼做成這樣的時候,你不能比我做得更糟!“”別人能做到,你也必須做到!“。這些話是父母焦慮的反映,也是自己慾望對孩子的束縛。

嘴說的是”這是為了你好“,心說的是”我要你怎麼樣“,人生的常態更多是平凡的,對孩子來說也是如此,所以我們不應該把觀念強加於孩子。

海明威曾經說過:”

真正的高貴高於他過去的自我。我們應該盡力控制自己對孩子們的不斷比較,冷靜而深刻地反思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併為孩子的穩步進步感到高興,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有一個成功的堅實基礎。

誰說不能誇別人家孩子?優秀孩子是比出來的,家長要學會正確比較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