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元式催眠:當媽媽把對爸爸恨“傳承”給了孩子

在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對於父母都有偏愛的一方,對另一方的愛會弱一些又或者是討厭乃至厭惡,有時候這種厭惡是很隱蔽的、不易察覺的。

我之前接了一個個案就是這樣,孩子偏愛媽媽,厭惡爸爸。孩子媽媽結婚的時候心裡就對爸爸有怨氣,所以一直以來都會不停的跟孩子抱怨她爸爸的種種缺點:脾氣不好,不能賺錢,不會說話,不知道顧家,家族背景也不好,抱怨自己這麼多年有多委屈,要不是因為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可能早就跟爸爸離婚了等等。讓孩子從小就有了一個印象:媽媽婚姻不幸福,都是爸爸害得,媽媽很可憐也很辛苦。於是在孩子心底暗自和媽媽成為了同盟,這些年和爸爸的關係也一直疏遠。後來孩子慢慢長大,父母也離婚了。孩子由於受到創傷產生了心理問題,不能正常的學習生活,不能正常吃飯睡覺,自己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於是孩子來到我這裡諮詢。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們首先用催眠技術釋放掉積壓在心裡的不良情緒,然後調節睡眠。經過幾次的療愈,發脾氣的的次數減少了,睡眠時間也從一天2個小時延長到四五個小時。在情緒和睡眠都有所改善的情況下,我們開始進行後續的更深層次問題的療愈。

在和案主做談話引導的過程中,案主回憶起一些事件,自己忽然意識到:在父母的一些糾紛爭執中,父母都有錯,而案主自己卻想都沒想就站在了媽媽的那一邊。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因為媽媽經常抱怨,只要他們發生矛盾,案主就會站在媽媽的立場上,把爸爸當成敵人。

案主開始反思:爸爸真的有媽媽說得那麼糟糕嗎?或者,媽媽又有她說得那麼無辜嗎?回想從小到大的經歷,爸爸除了有些不善言辭,大部分時間對她都很好,甚至是寵愛的程度。但媽媽的抱怨,以及爸爸對待媽媽的態度,又讓案主的確覺得他很討厭,好像那些好都不存在了。案主沒辦法承認心底對爸爸的那些愛,不然就背叛了媽媽。但是她內心實際是很愛很愛爸爸的。而且案主現在做事的思維都是: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會想要是媽媽,媽媽會怎麼決定,即使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也依然會按照媽媽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去處世。

這種現象在家庭裡很常見,心理學家們把它叫做“三角關係裡的同盟”,簡單說就是爸爸、媽媽、孩子形成的三角關係裡,兩方結成同盟對抗另一方,於是夫妻之間的矛盾就進入了親子之間。通常是父母的一方透過向孩子抱怨、攻擊另一方來結成這種同盟的。中國式家庭裡抱怨的角色大多是媽媽,因為媽媽和孩子更親近,在家庭中也有更多主動權。

“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不要像你爸那麼沒出息。”“你爸就是這麼欺負我的,媽媽只有你了。”如果你也是在媽媽的抱怨中長大的小孩,一定對這些話不陌生。媽媽們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把孩子當成情感容器,來減少自身的焦慮。另一方面孩子又可以作為聯合起來對付對方的武器,從而讓她們在負面的婚姻中更容易堅持下來,畢竟大多數抱怨的媽媽是不想離婚的。

所以,當媽媽把對爸爸的這些抱怨和恨都傳承給了孩子,孩子就開始記恨爸爸,同情媽媽,甚至下決心要拯救媽媽,甚至影響更嚴重。但其實,媽媽的很多抱怨可能和事實是偏離的,但它們卻已經毀滅了孩子心中父親的形象。還會讓孩子會因此陷入衝突當中,即使記恨父親,在內心深處,孩子從未真正停止愛父親。

這種衝突使得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暴躁,容易對身邊的人發火。他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愛恨交加,卻不太理解自己的憤怒從何而來。女孩的話,她長大後的親密關係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因為媽媽的抱怨在女兒心底埋下了“男人每一個好東西”“婚姻是女性的墳墓”的種子,她們要不對男人和婚姻極度悲觀,要不就是竭力尋找一個“完美男人”,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不再重蹈媽媽的覆轍——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而且現在對父親的恨意,很容易轉化為將來親密關係中對伴侶的恨意,如果沒有及時的覺察,大慨率又會成為下一個抱怨的媽媽。

如果你也是在媽媽的抱怨中長大的小孩,現在還可以做些什麼?

如果媽媽依舊在向你抱怨:你可以制止媽媽的做法,堅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立場。你需要對任何模糊邊界、侵犯邊界的話語和行為有所警惕。你要重新審視你和父親的關係真相。以你的眼睛、你的心去揭示你與父親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隻聽媽媽的抱怨。也許你會發現,父親沒有那麼糟,媽媽在他們的關係中也存在很多問題。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媽媽的婚姻質量確實不高,她們無法得到丈夫的有效支援,甚至承受傷害。但這份傷痛不應該由孩子來承擔,他們有且只有一個父親,無論如何,內心都無法停止愛他。

我的案主最終透過元式催眠療愈解開了心結,療愈了創傷,增強了內在力量,並且學會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她自己選擇了原諒父親,和父親做了和解。也表示會幫助母親走出內心的陰霾。

其實,一個邊界清晰的媽媽即使承受不幸,也會把希望留給孩子:“可能他不是一個好的丈夫,但那個人是你父親,我沒有權利去幹涉你們之間的關係。”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比起爸爸不愛媽媽,更痛苦的是,他們不得已要討厭父親,他們“失去”了父親。所以,請媽媽們不要再把對爸爸的恨“傳承”給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