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1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位父親教育兒子的影片,沒看完,早已感動得淚如雨下。

給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現場描述下:

滿含憤怒的爸爸正在教育犯了錯的兒子,他壓制怒火,冷靜地問:“爸爸教你了沒有?”

兒子手拿鞭子,弱弱地回答:“教了。”

“教了是吧,教了些什麼?”爸爸一邊說一邊脫下自己的外套。兒子似乎在答《三字經》的內容。

突然爸爸話鋒一轉:“這一次你的責任是爸爸的錯,爸爸沒教好你,爸爸替你受這一次罪。”

說罷,爸爸趴跪在地上,對兒子說“打!”兒子低下了頭。

爸爸又繼續說:“讓你打你就打,這是我的錯,爸爸沒教你。”“打,快點,動手”!

在爸爸一聲聲地催促下,兒子哭了。

“子不教,父之過,是我沒教好你才讓你變得越來越壞,既然爸爸沒教好你是爸爸的錯,爸爸錯了就要接受懲罰。”

一旁的兒子不敢動手,早已泣不成聲。

說罷,爸爸拿過鞭子,朝著自己的背上一鞭一鞭地打,邊打邊說:“我太沒用,我沒教好我的兒子,我的錯,我的錯……”越打越使勁,越打越痛心……直到鞭子一截一截斷掉。

兒子全程看著爸爸替自己接受懲罰,早已愧疚地哭成了淚人。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子不教,父之過,爸爸這麼用心去教你,你非常讓爸爸失望……”聽到這一句話後,不禁潸然淚下。

只有為人父母者才會懂得“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幾個字的分量;也只有當了爸媽的才能懂得嚴中有愛的那種心痛和不忍心……

因為父親要做好兒子的榜樣,因為他深知言傳身教的力量並努力在踐行著這樣的教育,不得不讓人敬佩這位用心良苦的父親。

孔夫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倘若自己都沒有做到,那孩子又怎會聽從父母的教誨?

謹記,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父母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是孩子的樣板和自然入心的教材,並且這樣的言傳身教真的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2

2

有一個淘氣的小男孩把玻璃瓶子摔爛在小區的水池裡面,他媽媽竟然蹲在水中徒手撈了半個多小時,孩子在一旁也看了半個小時。

媽媽在撿玻璃的時候,手指被刺破她也一言不發,就這樣默默地撿了半個多小時。

就在這半個多小時裡,孩子在岸上站得筆直,時而侷促,時而擔憂地一直望著媽媽,一直到每一塊小碎片都撿上了岸。

經過這半小時,這個孩子也許還會犯錯,但一定不會再輕易犯錯了。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類似的事情在天津地鐵車廂也發生過:

一位男乘客在地鐵內肆意剝起了大蒜,蒜皮撒了一地。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在周圍乘客頗有意見時,一名身著校服的女孩默默蹲下,把地上的蒜皮都收在手中,帶出車廂,整個過程不到5秒鐘。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問起女孩為什麼這樣做,女孩說:

“我其實沒有想太多,就覺得整潔的車廂裡有垃圾很難看,影響城市形象。正好馬上下車了,所以很快蹲下去撿,平時我爸媽就是這樣教我的。”

3

上海地鐵8號線上被人拍到了感人的一幕。

爺爺奶奶帶孫女一起乘坐地鐵。孫女額頭上貼著退燒貼,看著應該是生病。

當孫女噁心想吐的時候,爺爺脫下身上的外套讓奶奶給孫女接著,防止孩子吐到車廂裡,並且還一直向周圍的乘客解釋道歉。

這些,小孫女都看在了眼裡,也會把修養和善意記在心裡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同樣是在地鐵上,武漢的一位叫葉子的同學放學回家時,發現地鐵卡里餘額不足,沒法乘坐地鐵。

於是他向地鐵工作人員借來手機打電話給媽媽,但是媽媽正在家裡帶二寶,爸爸還沒下班……最後工作人員直接幫孩子購票並送他上車回家。

事後,媽媽寫了一封長文感謝信,並且在信封裡放了四個硬幣,讓孩子帶給了工作人員。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葉子媽媽在信裡說:

“他這一個小小的舉動,溫暖了我們的心,這樣的人值得學習,也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鮮活的榜樣。”

可也正是她的細心溫暖,她的知恩圖報,也給孩子樹立了榜樣,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

4

錢鍾書的父親告訴他,做仁人君子比做名士要緊。

錢鍾書出生後出嗣給伯父錢基成,伯父上午帶他上茶館、聽說書,四處閒走,下午才授課,鍾書玩得開心。1920年,伯父去世後,由錢基博直接進行教育,錢鍾書慢慢開始潛心讀書。

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鍾書十六歲時,還曾被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此時的錢鍾書正讀中學,沒有溫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了小說的世界。等父親回來考問功課,錢鍾書過不了關,於是捱了打。此後,他才真正奮發讀書,為日後治學打下了“童子功”。

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後,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說,“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隨後一封信則表示:“現在外間物論,謂汝文章勝我,學問過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稱汝篤實過我力行過我,我尤心慰。”希望錢鍾書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望汝為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為胡適之、徐志摩。”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錢基博對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保持距離,埋首國學,他這樣告誡錢鍾書,不過出於一個儒者的文化立場。“用我們今天的話,他是一個保守主義者。”在《家世》一書中,學者餘世存寫道。

梁啟超也透過自身為榜樣告訴子女:求學問不是求文憑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

“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兒子在一旁手拿皮鞭……真相看哭無數人!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迴圈互動著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

“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餘,梁任公沒忘了誇一誇女婿、兒媳。

教育家雅思貝爾斯說過一句話: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多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真正好的教育,其實就藏在爸爸狠打自己的淚水裡,藏在媽媽受傷又笨拙的雙手裡,藏在為人父母你我的言傳身教裡。

希望我們都能以自己正確而溫暖的言行影響著我們的孩子,最終讓他們成為健康、正直而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