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諮詢師整理

劉熹微 | No。68

發展心理學主要內容

(一)一生全過程心理發展年齡階段特徵;

(二)闡明各種心理機能的發展程序和特徵;

(三)探討心理發展的內在機制;

(四)研究心理發展的基本原理。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一、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一)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功能

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四種功能:描述、解釋、預測、控制

1、描述

描述指揭示並描述研究物件的心理特點與發展的狀況,這是在深入探討心理發展規律之前的描述心理現象的研究。

2、解釋

解釋指對心理發展現象、特點、形成原因、相互關係和發展變化的說明,如闡明智力隨年齡增長而發展變化的規律等。

3、預測

預測指以研究得出的發展規律為依據,透過推論,對研究物件以後的發展變化及其在特定情況下的反應做出推斷。

4、控制

控制指以研究的科學理論為依據,創設並操縱教育環境和條件,促使研究物件產生理論預期的改變或發展。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上述四種功能具有層層遞進的關聯。

正確的描述是合理解釋心理現象的基礎,只有合理的解釋,才能產生準確的預測。根據正確的解釋和預測,才能進行符合預期目的的有效控制。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二)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特殊性:

發展心理學是專門研究個體心理和行為如何隨年齡增長而發展變化的。關注的是個體從出身到死亡全過程的心理發展和變化歷程,它體現的是心理發展的過程性和動態性,可簡稱為發展性。這是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核心特點。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從新生兒到老年人都是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物件,研究物件的年齡跨度大是發展心理學研究的顯著特徵。

因為年齡差距大,在具體研究方法的選擇上,需要考慮不同方法的年齡適應性而採取一些特殊方法,以便獲得客觀的研究結果,如運用習慣化正規化和優先注視正規化研究新生兒和嬰兒的認識能力。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二、發展心理學研究的設計方式

發展心理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研究心理的動力和制約因素

研究心理發展的過程,這是發展心理學研究設計的獨特方面,關注的是心理發展的變化過程。

(一)橫向研究設計

優點是具有適用性和時效性

適用性:只要注意抽樣的代表性和各年齡組變數的一致性,就可概括出每一年齡階段發展的特點,並能聯結成整個發展趨勢。

時效性: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能較快獲得大量研究資料和研究結果。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缺點是具有人為的聯結性和可能存在組群效應

人為的聯結性:這種研究方式得出的心理發展趨勢是用不同的年齡組的被試者的發展特徵,來代表同一批個體在不同年齡的發展特徵。所以得出的發展趨勢具有人為的聯結性。

組群效應:橫向研究設計所關注的年齡效應可能與組群效應相混淆,組群效應是指橫向研究可能將受到不同的社會環境影響而造成的差異當成隨年齡增長而引起的發展變化。

(二)縱向研究設計

優點:

(1)能夠系統地瞭解心理發展的連續過程

(2)能夠揭示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缺點:

(1)時效性較差(耗費時間及人力和物力)

(2)被試容易流失

(3)可能出現練習效應和疲勞效應(因多次重複測試)

(三)縱橫交叉研究設計

先對不同年齡組進行橫向研究,後對被試者進行縱向跟蹤研究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三、發展心理學研究方法新趨勢

(一)跨文化比較研究

1.探討發展的相似性的跨文化比較研究

2.探查發展的差異性的跨文化比較研究

(二)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性研究

1.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

發展心理學研究與心理學領域內其它有關分支學科的協作。

隨著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心理學研究者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兒童心理發展的維度是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各種各樣,只從本學科角度是不可能完全準確地解釋和預測個體心理發展的,必須同時運用心理學各分支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開展研究。

例如,國內外關於兒童閱讀的研究,許多兒童閱讀研究中心或有關研究課題的進行,都邀請了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計算機心理學等分支領域的有關專家組成研究集體,對兒童閱讀水平、能力發展與培養等各個側面進行分析和研究。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2.跨領域的綜合性研究

發展心理學研究所涉及的許多課題,除需與心理學內各分支學科加強協作外,通常需要與心理學領域以外的學科加強合作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發展心理學研究在方法上出現的綜合化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調採用多種方法去研究、探討某一心理發展現象。

研究表明,綜合採用談話、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可以對不同方法所得的結果進行相互比較和驗證,提高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比如,在研究早期爬行經驗對嬰兒認知、情緒和社會性發展的影響時,研究者們就綜合運用了自然觀察、父母訪談、問卷調查、實驗室實驗等方法。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2、強調和大量採用多變數設計。

過去,研究者較多地採用單變數設計,因而難以揭示個體心理發展各維度之間的複雜關係。隨著統計方法和手段的進步,近十多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注意採用多變數設計,以揭示個體心理發展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絡和影響個體心理發展的各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3、強調採用綜合設計方式。

如前所述,在個體心理發展的研究中,縱向研究設計和橫向研究設計是兩種最常用、最基本的設計型別,二者各有其優缺點,若像傳統研究那樣獨立運用其中之一,都存在不少侷限性。因此,在發展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將二者交疊在一起而構成聚合式交叉設計。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第四,注重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結合起來。

發展心理學研究者在繼續重視定量研究方法的同時,開始注重運用各種定性方法(如參與觀察法、口頭報告法)。

這樣,既加深了對個體心理發展的過程、不同年齡被試心理活動特點、性質的認識,同時又獲得了較為全面、客觀的資料、資料,挖掘出了資料、資料的深層含義。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四)訓練研究和教育實驗越來越受重視。

隨著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深入和理論的發展,研究者們越來越重視不同社會文化背景對個體心理發展的影響,從而尋求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不同年齡的個體行為表現或心理發展的類似性和差異性,即探討哪些心理發展規律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存在,哪些心理發展規律是在各種文化背景下普遍地、一致地起作用。

在發展心理學領域開展的跨文化課題很多,如兒童生長髮育和智慧發展的研究、兒童閱讀和數學成就的研究、兒童情緒發展的研究、兒童同伴關係和家庭中親子關係的研究等等。

有關人類個體發展的跨文化研究,極大地豐富了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對於解釋人類心理、行為的起源及其發展過程、弄清影響個體心理發展的各種因素及其重要程度、探討個體心理發展的規律及其適用範圍、建立發展心理學理論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家長看看,不易被忽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了68」

擴充套件資料

發展心理學理論

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

創始人弗洛伊德,此學派比較有影響力的人物除了弗洛伊德外,還有埃裡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發展心理學理論

他認為存在於潛意識裡的性是人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決定個人發展的永恆力量。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認為人隨著年齡的發展,與社會接觸越來越頻繁,就逐漸產生超我,超我抑制本我的隨意性,自我是現實中的我。

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性慾發展階段理論,根據力比多的發展而分為

五個階段

1。口唇期(0-1歲)

2。肛門期(1-3歲)

3。前生殖器期(3-6歲)

4。潛伏期(6-11歲)

5。青春期(11歲或13歲開始)

二、埃裡克森的心理發展觀

埃裡克森師承弗洛伊德女兒,與弗洛伊德的理論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他不僅考慮到生物學的影響,也考慮到了社會文化的因素。認為逐漸形成的自我在人的發展中起主要作用。提出了

發展八階段理論

嬰兒前期(0~2)歲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

嬰兒後期(2~4)歲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羞恥感;

幼兒期(3~6)歲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童年期(6~11)歲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青少年期(12~18)歲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成年初期(18~25)歲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

成年中期(25~50)歲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繁衍感,避免停滯感;

成年後期(50歲以後)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厭惡感;

行為主義

(behaviourism)

行為主義強調客觀研究,創始人是著名心理學家華生,在心理發展這一塊比較有代表的人物除了華生之外,還有斯金納和班杜拉。

華生

華生是一位環境決定論者,否認遺傳的作用,他的理論誇大了環境和教育的作用。

斯金納

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行為,強調塑造、強化與消退、及時強化等原則。

斯金納把他的理論很好的應用到了實際生活中,他發明了在當時風靡一時的育嬰箱,沿用至今的行為矯正也是基於他的理論。

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他提出了教學機器和教學程式的設想,這些理論至今依然受到教師們的青睞。

班杜拉

班杜拉理論中最基本的一個核心就是“觀察學習”,他認為觀察學習包括幾個過程:注意過程、保持過程、運動再現和動機過程。兒童在觀察中形成自我評價的標準,進而調整自己的觀念,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他認為社會成員都受一種社會標準的引導。班杜拉專門研究了攻擊性、性別化、自我強化和親社會等行為。

維果斯基

維果斯基的理論注重探討了思維與語言、教學與發展的關係問題。

他提出了

文化—歷史發展理論 :

人的發展之所以與動物不同,主要因為工具的使用和文化的傳承,控制自然和控制行為是相互關聯的,因為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改變了人自身的性質。

心理機能從低階像高階的發展,是受環境和教育的影響。維果斯基歸納了心理機能從低階向高階轉化的表現:

1。心理活動的隨意性。

2。心理活動的抽象概括機能。

3。各種心理機能之間的關係不斷地變化、組合,形成間接的、以符號或詞語為中介的心理結構。

4。心理活動的個性化。這些表現起源於社會—文化的發展、語言符號中介的應用、高階心理機能的不斷內化。

維果斯基認為教學應該走在發展的前面以及存在最佳學習時間,因此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概念。

皮亞傑

發展心理學裡影響最大的就是皮亞傑的理論,圍繞皮亞傑理論所展開的新的大量研究被稱為新皮亞傑主義。

皮亞傑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主要研究人的認知、智力、思維、心理的發生和機構。皮亞傑認為,心理、智力、思維,既不是起源於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於後天的經驗,而是起源於主體的動作。

他認為,支配心理發展的因素有四:

1、成熟;2、物理因素;3、社會環境;4、平衡。

並把人的心理發展分成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

(sensorimotor stage,0-2歲)

2.前運算階段

(preoperational stage,2-7歲)

3.具體運算階段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歲)

4.形式運算階段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歲至成人)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諮詢師整理

劉熹微 | No。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