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自閉症兒童難以越過的鴻溝——社交,Peter能否逾越(上)

大家好,沃桑採用的是21世紀最先進的大腦神經可塑性技術,理論基礎是幫助患兒啟用大腦皮層、建立新的神經網路,從而改善他們的語言、行為、情緒、認知以及社交等各個方面,讓他們恢復功能、迴歸家庭、走進學校、融入社會。

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小Peter的康復事蹟,主要談談他的社交功能。

自閉症兒童難以越過的鴻溝——社交,Peter能否逾越(上)

社交功能大概分成三個方面,一是可以被動社交,二是可以主動社交,三是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三的社交。

最基本的被動社交是呼名反應很好,比如呼喚他,他會跑過來看著你;如果看到手上拿著玩具,他知道你要跟一起玩;或者給他一個手勢,他知道是讓他穿衣服,會理解你的意圖,就是根據你的語言、手勢和肢體動作,能夠產生相應的迴應。

反之,則是沒有被動社交。主動社交是他自己發出來的想法,比如:“爸爸,陪我玩”、“爸爸你帶我去公園找小朋友”、“我帶了小汽車,我們一起玩吧”、“嘗一嘗我的零食吧”、“我要去爺爺奶奶家”等等,這些都是他主動要有的需求,是心理上的一種社交能力,說明已經上升到一種心理上的發育,才產生了這種行為和語言。

如果沒有被動社交能力的話,主動社交就不用想了,他不會主動的發動更高層次上的心理需求,去跟其他人產生社交活動。

自閉症兒童難以越過的鴻溝——社交,Peter能否逾越(上)

還有一種社交叫做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三的社交,閨蜜之間的聊天就是一對一或一對二社交;開班會或開年會就是一對多社交。這時候有的人在嘈雜的環境當中就不適應了,可能就會跑到角落裡去玩手機,不去跟其他人交流。

那麼,接下來就從被動社交(別人發起了社交的心理需求,他是否有迴應?)、主動社交(自己有沒有跟別人互動的心理需求?)和在複雜環境中的社交(在人多的環境當中,他有沒有適應這種環境的心理承受能力?)這三個方面來評估一下Peter的表現。

被動社交中,對於呼名反應和回答我問他中午吃了什麼等問題,這屬於他對語言上的一種互動,然後再喊他:“Peter你到我這裡來,”他會跑過來,如果我手上拿著削筆刀的話,他會說:“David老師我要削筆刀,”這時候說明他對你拿的物品和意圖開始感興趣。

反之,如果他對我手裡拿的或手指的東西不感興趣,他就會走開,這是他對下一步要發動的行為和語言,做出相應的判斷,感興趣的話會參與,不感興趣的話會走開。

自閉症兒童難以越過的鴻溝——社交,Peter能否逾越(上)

還有一點是和陌生人的被動社交。Peter的爸爸和弟弟過完年回珠海了,小區的保安就問他:“你弟弟哪裡去了?”他迴應說:“我弟弟回珠海了,”媽媽說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對別人被動發起的問句做出相應的迴應。

上次在外面看見我,也主動的說:“David老師你好,一路順風。”這也是他第一次在學校範圍之外的陌生環境對我主動打招呼。這說明當我們發起互動的時候,他會給予相應的迴應。明天,接著跟大家分享Peter的其他社交功能,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