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那些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們,內心都承擔了什麼?看完瞬間淚目了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01 “驕傲了一輩子,58歲,我卻成為了一個沒有尊嚴的免費保姆!”

這是果爸一位親戚的故事。

宋嬸是一位老師,她這輩子最大的驕傲,便是自己教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有些十多年前畢業的學生,每年過年,還是會過來給宋嬸拜年。

教書育人一輩子的宋嬸,也有一個出色的兒子,兒子也找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妻子。在別人看來,這都是天作之合。

去年,宋嬸的小孫子出生了,兩家人都甚至歡喜。然後,便迎來了一個現實的問題:誰來帶孩子。毫無疑問,已經退休的宋嬸,是最佳人選。宋嬸看著床上的“小粉糰子”,也欣然答應了。

但是,噩夢,也隨之而來。

那些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們,內心都承擔了什麼?看完瞬間淚目了

孩子發燒,宋嬸給孩子蓋被子發汗,兒媳說:“媽,虧得你是老師,孩子發燒捂汗,容易引起驚厥啊!”

給家人做飯吃,宋嬸口味偏甜,兒媳說:“吃甜容易發胖,你一個老師能不知道嗎?”

早起給兒子兒媳準備早餐,切菜的聲音吵醒了兒子:“媽,你一大早弄這麼大動靜,我們還怎麼睡?”

宋嬸也反駁過兒媳,但是換來的,都是兒媳和兒子的爭吵。無奈,最後宋嬸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那些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們,內心都承擔了什麼?看完瞬間淚目了

當老師幾十年,宋嬸一直是驕傲的,她帶出的班級,在全校都是數一數二的。本以為退休之後,能夠享受“桃李滿天下”的愉悅感,卻不想,陷入了這柴米油鹽的生活中,成為一個不被尊重的免費保姆。

02 那些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們,內心都承擔了什麼?看完瞬間淚目了

在之前,果媽是挺不能理解宋嬸這樣的老人的。幫子女去照顧孩子,本來就已經很辛苦了,還被子女責備,那還湊子女跟前幹啥呢?子女那麼能耐,讓他們自己照顧啊?嫌棄老人照顧得不好,又何必讓老人過來?

那些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們,內心都承擔了什麼?看完瞬間淚目了

果媽自己就是如此,果媽的婆婆也不會照顧孩子,小到每頓飲食的營養搭配,大到孩子的早教啟蒙等。既然不會,果媽就自己帶娃,沒什麼大不了。

只是,現實是,像宋嬸那樣的老人,數不勝數。

遭子女嫌棄,成為一個免費保姆,這樣的老人,內心都不快活。只是不快活,又為何委曲求全,換一種方式去幫助孩子呢?比如,請保姆、給錢。

但看到下面這個圖,果媽似乎明白了。

那些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們,內心都承擔了什麼?看完瞬間淚目了

畫面中,應該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這時候,寶媽要給女兒餵飯。既然餵飯,自己當然暫時吃不了飯了。

但是,寶媽的媽媽,卻也拿著飯碗,給寶媽一口一口地喂著。

看到這裡,果媽淚奔。

這位老人,她不過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女兒,只顧著照顧孩子,自己卻吃不上一口熱乎飯。因此,哪怕自己不吃飯,也不能讓自己的寶貝姑娘餓了肚子。

從姥姥,到寶媽,到孩子,這份愛,就這麼一直從上往下傳遞著。

那些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們,內心都承擔了什麼?看完瞬間淚目了

那一瞬間,果媽明白了,為何老人受盡委屈,心中萬般不甘,卻為何還依舊堅持著幫子女帶娃。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她們愛自己的孩子,愛到其他的一切,都不再重要。

保姆,永遠比不上親人的貼心;

錢,也不能讓自己孩子的勞累消失。

折中的方法便是,老人親自去帶孩子,減輕子女負擔,哪怕被嫌棄、被責備,但只要孩子好,自己委屈一些,又何妨?

這,便是愛的力量,中國式父母的愛,真的非常隱忍,雖然有些“畸形”。

那些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們,內心都承擔了什麼?看完瞬間淚目了

03 隔代育兒,是進步還是退步?

昨天,和一個接送孩子的奶奶聊了會兒天,孩子奶奶嘆了口氣說:只恨自己沒本事,只能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其他的學習什麼的,一竅不通。

果媽也不止一次看到,老人因為自己什麼都不懂,而格外自責。

在不少老人眼裡,自己是孩子成長途中的“累贅”,什麼都不會,讓老人自卑、難受。

不只是老人如此覺得,很多旁觀者、家人也會覺得,

老人帶娃,是一種社會的退步

,因為老人無法給到孩子更好的教育,能夠給孩子更好教育的父母,卻忙著上班,忙著享受。

也有人說,隔代育兒,是一種進步。

那些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們,內心都承擔了什麼?看完瞬間淚目了

因為老人年紀大了,幫著帶娃,年輕的勞動力便出去做貢獻。這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家庭,都是一種貢獻。

其實,果媽覺得,這並沒有什麼進步、退步之分,有的,只是子女、老人的想法、分寸之分。

老人順應時代,願意慢慢改變育兒觀,子女體諒老人,回家多幫老人分擔家務,多陪伴孩子,這才是一種真正的進步,老人即便辛苦,也不會有太多委屈。

開心果媽媽寄語

當過全職媽媽,果媽深知,帶娃有多辛苦。

果媽一個年輕人都有如此的感覺,更何況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呢?

對於老人而言,帶娃最辛苦的,不是每天沒得休息,更不是跟在孩子後面精力不夠,而是付出那麼多的同時,還被子女嫌棄。心理上的不快,遠比身體上的不快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