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文/銀花 (文章原創,歡迎光臨)

有了孩子後,我曾有一段時間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完美媽媽,能給孩子最完美的養育,因此時常陷入焦慮。

但是透過學習和反省,尤其是近些年看到不少學業優秀、乖巧懂事的孩子,在最好的青春年華,要麼抑鬱,要麼選擇了不歸路。

這讓我有個感慨:

完美媽媽/爸爸與幸福孩子,兩者之間可能並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

3月5日,留學美國埃默裡大學學霸張一得,在美國自殺並去世的訊息,讓無數追隨一得爸爸教育的人不敢相信,也無比痛心。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一個為兒子放棄一切的完美爸爸

一得他爹老得本名張嶽,在一得1歲時,遭遇了婚姻變故,成為了一名單親爸爸。

為了更好地養育孩子,時刻陪伴孩子並讓孩子感受到“愛”。

離婚後,他辭去了公司高管的職務,賣掉了廣州市中心的房子,帶著兒子一得回到了廣州鄉下生活。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父子倆的生活來源以及一得上學的學費,全靠“老得”開墾、種菜、賣雞賣魚、撿破爛,以及好心人不時的幫助。

在鄉下的生活,老得絲毫沒有放鬆對兒子的教育。

17年間,老得非常用心地陪伴兒子,為兒子所做的一切,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比如,他用大蒜、蘿蔔、姜等刻成的字母,累計達到了25萬;

“十年裡每天為兒子做的菜,從未重複”;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為了讓兒子行走於天地間,生活在自然中,他用自己的雙手建了一個農場;

為了記錄孩子的成長,17年間,他用壞了5個相機,為兒子拍攝了20萬張成長照片。如果17年按天計算的話,每天就要拍32張照片;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老得還出版了兩本書,一本叫《詩一般的生活,詩一般的父子》,是記錄孩子成長的書;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另一本書叫《一得他爹的童話故事》,全書卡點2001個字,有11個小動物,共有7部分組成,合成了兒子一得的生日:2001年11月7日;

他還為兒子建立了“成長博物櫃”,博物櫃裡記錄著張一得從小到大每個重要時刻。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裡面有張一得人生中的第一雙鞋、第一個玩具、各色各樣的獎盃和證書……

老得對兒子無條件的愛,細緻且完美,無論你覺得有多麼不可思議,但的確很少有父母能夠做到。

一個優秀到耀眼的少年

所有父母的心目中,張一得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到閃耀。

在父親的教導下,一得3歲時就完成了小學課程;

從小學到中學,上的都是私立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高中三年獲得了國際學校的全額獎學金,小小年紀就擔負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高三時就能擔任同聲翻譯,併為碩士研究生修改、翻譯英語論文;

獲得過國際精英英語辯論大賽前八的好成績。

之後,又以118分(滿分120)幾乎滿分的託福成績考入了美國埃默裡大學,一個被稱之為“美國南部哈佛”的名校……

但除了學習成績,他也有豐富的興趣愛好,並且還特別有愛心。

曾作為球隊隊長的他帶領校隊挺進足球賽四強,在國際腳踏車賽事中獲得名次。

他喜歡騎摩托車,並考取了摩托車駕照,只想成為為救護車保駕護航的人,並接受了系統的急救培訓,考了紅十字會義務急救證書。

一得如此優秀,離不開老得的教育。

如果悲劇沒有發生,這將會是一個勵志的故事,老得的育兒經驗或許會成為無數父母學習借鑑的榜樣。

我寫這篇文章,更多的是反思,說實話,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覺得老得特別不易,也特別偉大。

一得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面對一得的離開,相信最傷心的人就是他了。

父母的教養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

悲劇發生後,老得在《致挨默裡大學Dave的同學們》的信中(Dave是一得英文名),這樣寫道:

從小,我尊重他,遠勝過尊重自己。

以致不時地與他轉換角色,他當爸爸,我當兒子,由他作主,打理著家裡的一切。

記得他在12歲的時候,給我寫了一封信,信裡說,‘爸爸,你要學會對我say no’。

我回他,‘兒子,估計爸爸這輩子,是沒辦法學會這個了’。

所以,他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地尊重、認同、接受。

包括這一次,他最後的這個決定。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張一得擁有一個完美的爸爸,一得在老得的教導下也成為了那個完美的小孩,可一得在高中時卻病了。

在一得留學申請文書,他曾這樣寫道: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的視角,和大人的視角,是千差萬別的。

老得的田園生活、老得實施的教育方式,其實並不是一得想要且喜歡的,尤其是高中到了國際學校以後,身邊的人非富即貴,這讓一得感到沮喪和無助。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心理學家朱迪斯·哈里斯寫道:

父母的教養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社會化不是家長幫助完成的。

家庭教養對孩子的社會化和人格發展沒有長期影響,在孩子的社會化和人格養成的過程中,父母不起決定作用,孩子的社會化過程是透過他們自我歸類的心理群體——亦即是同輩群體完成的。

也就是說,一個孩子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不僅僅有

「原生家庭」

影響的部分,同時還有自我歸類的「

同輩群體

」影響的部分,而影響最多的還是後者。

完美的父母並不是孩子自我成長的重要契機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被訓練,被要求與眾不同、優秀、努力、上進、自律……

這種外在的鞭策和訓練,或許會讓孩子獲得“普世價值”。

留美學霸自殺離世,完美父母不等於幸福的孩子,別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聯絡刪除)

但未發展出本真自我的孩子會漸漸生出無力感,當無力感長久存在,就會變得無助,抑鬱也就來了。

童年就是要肆無忌憚,相比孩子的優秀,給孩子安全感,才是給孩子生命底色。

作為父母該怎麼辦呢?

只要做真實而不完美的父母就夠了。

讓孩子偶爾體驗到父母的侷限,父母的無力,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本來就是真實的世界啊。

當孩子學會了接納真實且不完美的父母,他也就能逐漸學會接納真實且不完美的人生!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使命來到世上的,父母無需完美,孩子更無需完美,接納便是愛與自由。

高階育嬰師,二孩職場媽媽,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