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那些古詩詞中的意蘊全都來自這種能力,孩子學會後作文不成問題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時常會感到力不從心。語文這門學科並不像數學,理科的知識都在課本上,理解了就會做題。語文知識的教授除了最基本的內容以外,也需要學生自己的感悟和體會,特別是作文,需要對這個世界有著強烈的觀察力和認知力。

每次批改評價學生的作文,我都很是頭疼,我總說他們不會觀察生活中的細節,觀察力是寫作必要的能力。

弗蘭西斯·培根說過:“詩歌使人巧慧”,是很有道理的。翻開唐詩、宋詞,這種例子幾乎比比皆是。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六個名詞的疊加,直接勾畫出了一副蕭瑟的景象,將詩人內心的悲涼展現地淋漓盡致。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江上春水盪漾,好動的鴨子在江水中嬉戲遊玩。

那些古詩詞中的意蘊全都來自這種能力,孩子學會後作文不成問題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三十個字,詩人就在這幅江春破曉圖中,生動地描述了潮汐運動、晝夜交替、春冬更新的自然規律。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把早春的景物和氣候描寫得十分細膩動人,刻劃了這些景色和物候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是一篇很有科學性的早春物候篇。

這些獨屬於古詩詞中的意蘊,都是因為詩人對事物細緻入微的觀察,即使沒有華麗的修辭手法和詞藻,也能夠打造出千古名句。

學生寫作文也當如此,多些觀察,便能夠把文章中描寫的事物、事件、人物、感情,刻畫的更加生動具體。

那些古詩詞中的意蘊全都來自這種能力,孩子學會後作文不成問題

因此我始終強調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訓練孩子觀察力的書籍,裡面會有各種小遊戲,來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比如找不同等等。電子產品也有很多訓練觀察力的app,提供了很多好玩的親子互動遊戲,孩子適當地玩這類遊戲也可以提高一定的觀察力。比如小象腦力APP ,其中針對觀察力的訓練就制定了很多兼具趣味和科學的小遊戲。

那些古詩詞中的意蘊全都來自這種能力,孩子學會後作文不成問題

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嘗試記憶練習,孩子能觀察到的細節將會越來越多,記憶也會越來越好。還要讓孩子學會專注,容易分心的孩子沒法仔細地觀察某一樣事物,因此,要提高孩子的觀察力,必須同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也能讓孩子在學習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