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關注】熊孩子的惡作劇隨處可見,但這些熊孩子你一定也有過!

近幾年,熊孩子的惡作劇隨處可見。時不時的我們就會聽到一兩件“熊孩子”的光榮事蹟。

【關注】熊孩子的惡作劇隨處可見,但這些熊孩子你一定也有過!

“熊孩子”的各種危險行為也頻頻見諸報端。比如前段時間報道的洛陽的一個熊孩子在觀影時不斷拍打銀幕,致院方損失近2萬元;在中央美院今年的畢業展上,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前來欣賞這場“視覺盛宴”,雖然為現場增添了新鮮活力,但也帶來了一些不文明觀展行為——有的孩子直接用手觸控展品、穿著鞋隨意在展品上踩踏、直接扯下展品裝置……美術館內,被抹花的油畫、被拉扯變形的藝術裝置隨處可見,令人觸目驚心。

【關注】熊孩子的惡作劇隨處可見,但這些熊孩子你一定也有過!

這些可能都算是“小”問題了,更為可怕的是,一些未成年人實施校園暴力、霸凌事件時有發生,有些行為甚至已經超出欺凌程度,惡劣到s人越貨的程度。如2012年4月,湖南省衡陽縣西渡鎮突發一起特大命案,一名12歲的男孩用水果刀將姑媽一家三口s害。2019年10月20日,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s害……在網路空間,“熊孩子”從一個褒義詞至少是中性詞被進一步標籤為貶義詞。可是每個孩子天生並不熊,就算熊也不是一天養成的,但在“熊孩子”的背後或隱或現都會有幾個“熊大人”。

網路上對“熊孩子”的圍攻,其實更多的是對現實世界中“熊大人”對孩子教養不當的憤慨。出問題的是孩子,病根卻在大人身上。一些家長不僅做不到言傳身教,而且對孩子的頑劣視而不見,甚至採取放任的態度,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調皮是孩子的天性等等,對孩子不文明行為進行無原則庇護。

【關注】熊孩子的惡作劇隨處可見,但這些熊孩子你一定也有過!

孩子天性頑皮,但這種頑皮是有限度的,家長們要學會教導孩子這種度的把握,否則,是在害孩子。古有訓“養不教,父之過”。孩子“熊”,作為其成長最為重要的家庭環境自然有不可推卸責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在孩子正式步入社會之前,簡單的是非對錯,規矩原則,禮貌教養,多半是從家庭中透過觀察和模仿習得。

【關注】熊孩子的惡作劇隨處可見,但這些熊孩子你一定也有過!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為人父母者就有權利也有義務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及至孩子上學,繼而走入社會,家庭教育始終都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石,在大教育體系中佔據重要位置。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擔培養人這個艱鉅而複雜的教育工程。”

【關注】熊孩子的惡作劇隨處可見,但這些熊孩子你一定也有過!

毫不客氣地講,如果“熊孩子”屢惹事端,家長卻不管不問,一味縱容或包庇,而不去立即糾偏矯正,長此以往,孩子自然會滋生一種僥倖心理,甚至將錯事當好事,未來的日子就可能有更多次的闖禍,最終越陷越深陷,一發而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