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翼而飛”的兒童膽囊結石

一提起膽結石,很多人就會把它和中老年人聯絡在一起。其實,兒童患有膽結石的也並不少見。臨床研究表明,膽結石越來越年輕化、兒童化,甚至1-2歲的幼兒也會患上膽結石。

近日我院肝膽胰外一科,收治兩名兒童膽結石患者,大的11歲,較小的年僅2歲,都是由不明原因腹痛於當地醫院就診,臨床診斷為急性胃腸炎、腸繫膜淋巴結炎後給予抗生素抗炎治療,後患兒腹痛明顯減輕,繼續用藥一段時間後患兒再次突發腹痛、噁心、嘔吐。在當地醫院治療效果不明顯,後轉至我院,查體發現右上腹壓痛、墨菲氏徵陽性等,系典型膽絞痛臨床表現,再次行超聲檢查示:膽囊內團狀高密度影,考慮膽囊結石伴膽囊炎。

“不翼而飛”的兒童膽囊結石

為什麼這麼小的年齡會患有膽囊結石呢?肝膽胰外一科徐立友主任分析,如今兒童患有膽結石日漸增多,主要原因是兒童進食肉類、甜點、精製食品過多,而不願意吃粗糧蔬菜,以致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相應增高,加之學習緊張、情緒不穩定、活動時間較少,胃腸道蠕動緩慢,不利於膽汁排洩,膽囊內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也隨之升高,容易促發膽結石的形成。再一個原因就是由於現在各種疾病的發病率高,兒童使用抗生素越來越廣泛,研究發現部分抗生素或抗菌藥物成為兒童膽囊結石形成的因素,如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等,由於該類藥物有部分經膽汁以原形排出,高濃度的藥物可在膽囊內與鈣離子、膽酸結合,產生泥沙狀的沉澱物,同時兒童膽道系統比較細長,不利於膽汁排出,容易導致膽汁淤積,為膽囊結石的形成提供了環境。停藥後,膽酸池又恢復平衡,重新溶解膽固醇結石,隨膽汁逐漸排入腸道,以致結石消失,故稱之為假性結石或可逆性結石。

“對於一個2歲的孩子來說,膽囊結石是相當危險的,一方面膽囊受到了傷害,如果放任不管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髮育!”徐立友主任解釋道:“因患者年齡小,多項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在選擇治療方案的時候必須慎重,避免不必要的手術,針對結石的成因,進一步追問病史可發現,患兒均有長時間使用相同的藥物頭孢曲松抗感染治療史,而且隨著用藥時間增加,疼痛反而越來越頻繁,所以患兒很大機率是膽囊“假性結石”,首先停用該類藥物,根據孩子的體重給與適合劑量的利膽、解痙鎮痛等藥物對症治療。”

經過治療後的7天,患兒再次複查超聲,結石已完全消失。父母得知孩子結石已自行排出,而不需要手術時,深深的鬆了口氣,放下了心中的石頭。

“不翼而飛”的兒童膽囊結石

並不是每個得膽囊結石的孩子都會那麼幸運,大多數時候膽囊結石不會自發性溶解,對有症狀的膽囊結石,均主張採用手術治療,由於兒童、青少年患者,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膽囊決不能將一切了之。膽囊切除後,由於其功能的缺失,導致患兒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長髮育。肝膽胰外一科自建科以來,採用“微創內鏡保膽取石技術”,治癒過數十例兒童結石,既取淨了膽囊結石,又保留了有功能的膽囊,達到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

徐立友主任還提醒各位家長,兒童膽結石不像成人膽石症那樣容易受到重視。首先,由於兒童不會或者很少能夠正確地訴說症狀,所以家長、醫生都難以做出正確判斷;其次,兒童膽石多數屬於隱匿性膽石症,只有在做腹部檢查時,偶然才能發現,很容易導致延誤治療的發生。生活中一旦發現孩子有右上腹痛、噁心嘔吐、厭食等這些情況,或又有出現黃疸、無端哭鬧甚至抗炎治療後症狀加重時,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看是否患有膽囊結石病,爭取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