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網上衝浪,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本以為是個青銅,沒想到是個王者”的人驚豔全場。

這種人一般話不多,但能力超強,不容小覷。

胎盤,拿的就是這種人設。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胎盤和胎盤幹細胞只相差三個字,但卻有著天壤之別。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胎盤也蛻變成了胎盤幹細胞。曾經的醫療廢物,成為許多疑難病症治療的新突破口。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胎盤幹細胞具有強大的

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

,還可以

調節免疫功能

,分泌多種激素、細胞活性因子,生成多種有應用價值的酶和膠原蛋白,擁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胎盤幹細胞憑藉自己的這些技能,可以用來進行研究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例如:

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代謝疾病、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

等疾病。

在幹細胞這個大家庭,胎盤還是個資歷尚淺的小萌新。

但是,卻憑藉自己實力贏得諸多關注。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時間倒流幾十年,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幹細胞居然可以治病!

生病不是應該打針吃藥嗎?幹細胞是啥?為啥可以治病呢?

科學家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讓這個聽起來有點荒謬的想法逐漸成為現實。

胎盤幹細胞有不少著名的案例。

因為胎盤免疫原性低,使用時無需配型,老人小孩都能用。在這裡,我們就選取桐桐和戴主任的案例進行說明。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2016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曾使用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名14歲少女的早衰症。

桐桐媽媽在生下弟弟時,特地採集了胎盤。這份來自弟弟的胎盤幹細胞立即成為了拯救桐桐的珍貴資源。經過治療,桐桐的急速衰老症狀得到有效緩解。這也是全球首位使用胎盤幹細胞治療早衰症的案例。

如今5年過去,桐桐也平安成長到了19歲,幹細胞帶給桐桐,無疑是重生的力量。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同年,江蘇大學附屬醫院也進行了一項全國首例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治療研究。

有意思的是,接受治療的患者不是別人,正是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風溼免疫科的退休醫生戴主任。經過7個月的治療,戴主任的骨關節軟骨已得到了很好的修復,關節的滑膜炎症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此項臨床研究,為胎盤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相信未來,也會造福更多的骨關節炎患者。

因為胎盤幹細胞的助力,戴主任的退休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重點來了,要讓胎盤煥發第二春,處理方式就尤為重要,處理不當,問題真的很嚴重。

媽媽們,你們的胎盤是怎麼處理的呢?

最直接的

,生完寶寶,胎盤交給醫院當垃圾處理。

最噁心的

,莫過於把胎盤洗洗燉來吃了。可能胎盤都沒想過,這輩子還有這種死法。

最浪費錢的

,就是信了奸商的邪,把胎盤做成胎盤膠囊當補品。

最科學的

,還是把胎盤交給幹細胞庫的工作人員儲存起來。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沒錯,想在未來使用到幹細胞資源,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儲存它。

有人可能就在想:每年花800儲存一個胎盤?是我瘋了還是科學家瘋了?

在從前,許多寶寶出生後,大多數胎盤都毫不猶豫被丟棄,導致人們將終生錯失了寶貴的胎盤幹細胞資源。

在現在,一部分家長選擇了儲存,一部分家長還處於觀望狀態,但幹細胞儲存業務越來越受歡迎,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

21世紀是幹細胞治療的時代,全球範圍內,幹細胞庫的數量都像雨後春筍一樣,紛紛冒出。

根據GrandView Research 的最新統計報告,預計2028年,全球的幹細胞市場規模將達到184億美元。2021年到2028年預計復活年增長率為8。8%,增長速度十分驚人!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既然胎盤幹細胞如此有醫療前景,到底該怎麼存呢?難道就像菜市場買肉一樣,直接凍進去就好了?

當然不是!

在四川省幹細胞庫瞭解到,儲存胎盤並不是那麼簡單粗暴。想要進入到專業的幹細胞庫,胎盤也需要經受重重考驗。採集、檢測、製備、凍存,每一步都需要高科技重重把關。

寶寶出生後,把胎盤儲存起來?有人說我瘋了……

四川省幹細胞庫是由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備案批准的集幹細胞資源儲存、科研開發、產業化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幹細胞資源庫,是國際細胞治療協會(ISCT)會員,通過了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三標管理體系認證、全球先進輸血和細胞治療聯盟(AABB)認證)。

許多四川的家長都選擇把幹細胞凍存在這裡,為家人的健康再加上一重保障。

臨床研究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胎盤幹細胞時代向前發展的步伐。相信未來,胎盤幹細胞會給更多的疾病患者帶去希望。

這種珍貴幹細胞資源,有且只有孕媽才擁有,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拋棄它哦~

文 | 新生命

圖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