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保持好奇心和興趣就是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原來,我誤解了內驅力

關於內驅力這個詞頻繁被專家和自媒體提到,也被廣大家長所熟知。但是到底什麼是內驅力?內驅力都包含什麼?在培養孩子的內驅力上,如何有步驟的在實際生活中去操作?

一問到詳細的內容,很多家長仍舊一臉茫然。

也有一部分家長會說:“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保持興趣,就會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這話雖說正確,但是並不完整。

我們看到,有的孩子對一件事剛開始有興趣,家長也會讓孩子去學習,但是在過程中孩子學著學著就沒興趣了。就這樣,一個興趣來了,一個興趣又走了,孩子的興趣往往都是三分鐘的熱度。

因此,內驅力,並不僅僅是保護孩子的興趣這麼簡單,接下來的兩篇文章,我會就上面提到的幾個問題來談一談。

保持好奇心和興趣就是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原來,我誤解了內驅力

三種內驅力

著名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最早提出了內驅力理論,並定義了三種內驅力的型別。

1、認知內驅力

認知內驅力,就是我們常說的保持孩子的興趣引起的內驅力。孩子天生擁有好奇心,如果孩子的這種由感興趣引起的認知學習是正向反饋的,也就是孩子學到的東西感覺到很好玩,很有趣,那麼,他就有繼續學習和探索的慾望,內驅力也就會不斷的提高,並且會驅動著自己繼續深入的學習。

反之,如果孩子剛開始很有興趣,比如3、4歲的孩子整天在問為什麼的時候,父母因為忙或者不耐煩,對孩子置之不理,或者打斷孩子的提問,直接指派孩子去玩玩具;孩子感興趣的東西,父母覺得學了也沒有用,禁止孩子學習,反而是孩子不喜歡的東西,父母認為有用逼迫孩子去學習。這樣的孩子,好奇心和興趣感就會慢慢的消失,在早年便喪失了認知內驅力。於是,上學以後,就會對學習提不起精神來,甚至還會出現厭學的現象。

保持好奇心和興趣就是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原來,我誤解了內驅力

2、自我提高內驅力

認知內驅力,是完全來自一個人內心和自我的興趣,而提高內驅力則不同,它是來自外界環境的正面反饋,也就是別人對自己的讚揚、肯定和認可。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羅森塔爾來到一個學校,把學校中18個孩子的名單拿給校長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不過實際上,羅森塔爾

根本沒見過這些孩子。

這18個人不過是他和助理隨機找到的6個班,然後再隨機抽取的班級上3個人。

但是非常神奇的是,在半年後,羅森塔爾再次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發現,

這18個孩子每個人都有非常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樂於和人打交道。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為什麼羅森塔爾這樣一個“謊言”,就能讓孩子變得如此之好呢?因為羅森塔爾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刻意編織的“權威性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作用,因此,老師對於名單上的學生就有了更多的欣賞和接納,給與了更多的正向鼓勵。

孩子們在老師對自己的正向反饋中,激發了他的自我提高內驅力,讓孩子的內心生出一股想要把自己變得更好的動力,以獲得更多老師和外界的認可和讚美,同時,也會讓孩子生出強烈的榮譽感和自信心。

可見,平時父母多讚美孩子,多認可孩子,是促進孩子自我提高內驅力的必備外界環境。

保持好奇心和興趣就是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原來,我誤解了內驅力

3、附屬內驅力

附屬內驅力,是指一種依附於某些條件的內驅力。

中國抗挫力訓練總設計師海藍博士曾經講過“引誘”她的女兒看書的故事。她的女兒上一年級了,但是看的書還總是繪本,對於文字特別多的書有些畏懼,感覺那是大人看的書。為了讓女兒喜歡上看文字書,海藍博士買了一個女兒最喜歡的獨角獸玩具,挑選了一套特別有意思的故事書,拿出其中的一本告訴女兒:“如果你把這本書讀完,你最喜歡的獨角獸玩具就送給你。”

女兒看到夢寐已久的獨角獸,當然十分想得到,於是點頭答應。擔心女兒在看書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能堅持,海藍博士還特意把獨角獸放到書架的高處,讓女兒一抬頭就能看到,但是卻玩不到。

就這樣,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女兒把一本書讀完了,痛快的玩了一下午玩具。而讀書呢,因為選的是故事書,又是一套的第一本,女兒讀了之後感覺十分有趣,又要求媽媽給買後來的故事。就這樣,女兒的閱讀習慣培養了起來之後,海藍博士再也沒有為女兒的閱讀操過心。

海藍博士的這一招,其實就是利用附屬內驅力來讓女兒看書的。

保持好奇心和興趣就是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原來,我誤解了內驅力

孩子,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內心會生出一種求認同,求獎勵的心理,為了得到這些,孩子才會去完成目標。

這一點,曾經被很多育兒專家批評,認為是一種不當的育兒方式,不利於孩子發展第一種內驅力:認知內驅力。

在現在主流的關於內驅力的解讀上,大多數都是重點追捧認知內驅力,肯定自我提高內驅力,反對和批評附屬內驅力。

曾經,我也認為附屬內驅力不值得提倡,因為一旦外部獎勵消失了,孩子的內驅力也就隨之消失。況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外部的獎勵也會越來越大,終有家長拿不出足夠吸引孩子的獎勵之時,這個時候,家長又該何去何從呢?

但是從實際的育兒生活出發,凡是對於內驅力有著完整和正確解讀的父母,都不會單獨使用一種內驅力的方式,而是根據孩子的特性和年齡段,三種內驅力混合和側重使用。

就像海藍博士一樣,在剛開始誘導孩子閱讀時,使用的是附屬內驅力,但是之後對於閱讀這方面,這種方式再也沒有、也沒必要使用了。因為孩子已經有了認知內驅力,她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很有趣,就會自發的想要看第二本、第三本。

因此,孩子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我們很難把這三種內驅力區分的太清楚。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這三個層次的內驅力通常是需要混合才能起到最好的作用的。

保持好奇心和興趣就是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原來,我誤解了內驅力

我是諾媽育娃記,80後全職寶媽一枚,一手帶娃一手碼字,致力於做科學育兒的踐行者和分享者,如果您喜歡,感謝您的關注,讓我們一起探討育兒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