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擇校:民辦好,還是公辦好?

擇校:民辦好,還是公辦好?

擇校:民辦好,還是公辦好?

編者按:

近來整理自己談教育的文章,發現這篇因故刪除的老文章,寫於2019年,今天來看,感觸更多,因為很多問題“不幸言中”。

我思考過擇校,但基本沒有擇校的經驗,在這裡談擇校,是因為很多家長朋友和我聊過這個話題,這裡做一個小結,供大家參考,說得不對或偏頗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海涵。

我非富非貴,沒有直接的過硬關係,孩子沒有多數民辦初中要求的天賦,也沒按照民辦初中的要求努力過,所以,基本沒有多少擇校機會,也從未主動做過任何相關的努力。

其實,順其自然地選擇公辦,也是一種“選擇”,並且是很早之前就做出的選擇!

我不認為,基於當下的綜合環境,選不選民辦初中,會讓孩子與孩子有天壤之別,尤其是在我做了兩年的國學教育之後。

原因有三點。

其一,立足長遠來看,若非主動學,一個人不可能取得多好或多大的成績。一旦主動學,一個人就會自學;一旦自學,就能充分查漏補缺、拓寬視野;主動學加上自學,必然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其二,相對於十年前或二十年前,優秀的教育資源更容易獲取,前提是家長要和孩子一起用心尋找、用心比較並用心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資源。當然,孩子的作用更重要。

其三,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過多、過早、過嚴、過分枯燥的開發,我認為都極不合適,絕非中庸之道。請注意我用的四個“過”字,值得深思。

當然,如果家裡有過硬的關係,孩子心理素質極佳,也的確具有民辦要求的過人天賦或綜合成績,當然可以去民辦,畢竟民辦有如下三個優勢。

其一,學習的氛圍,可能相對更好一些。為什麼用“可能”?因為我沒有去實地調研過,只是聽朋友們說,這裡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其二,教師的配備,可能會更好一些。為什麼用“可能”?教育是良心活,同時,適合孩子的才是好的,所以,是不是“更好”,必須具體考慮。

二十多年前,我的初中老師們,看起來光環很少,但讓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初一班主任王老師——

他見我走路一瘸一拐,就快速從二樓飛奔而下,幫我背到了教室,這一細節讓我今天想起時依然十分感動,時刻提醒我要關注他人,多給別人舉手之勞的幫助。

其三,其他方面的資源,可能會更多一些,也更容易獲取,至於是哪些資源,我也不清楚,家長要具體學校具體分析,並思考一個問題:相關資源是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這個問題很重要,孩子不需要的,再好的資源也無異於形同虛設。家長不要讓虛榮模糊了雙眼!

最後,我想說——

進不進民辦初中,不可能阻擋孩子進步的道路!

只有我們做父母的無知、愚昧、急於求成,才是阻擋孩子進步的道路!

尊重孩子天性,找到孩子興趣和優勢,一點點引導、一點點強化,讓其隨著時光流動,自然散發出芬芳,就像“涼拌”黃瓜一樣,佐料不是最重要的,黃瓜才是最重要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大學》這句話,非常精闢,我非常喜歡,送給所有心存敬畏謙卑且不斷為子女操勞的父母們。

以上是我的一點拙見,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