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孩子的起跑線,近幾年漸漸成為了父母的焦慮線,生怕孩子如果落後了後面追不上。

但是,起跑線摔倒的孩子就一定會輸嗎?

前幾天,在北京青少年短道速滑聯賽中小女孩馬子惠的表現,給出了答案。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比賽剛開始她就摔倒在地,大家紛紛感嘆“這孩子慢了拿冠軍難了”結果哪知她以最快速度起身,追了上去。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眼看著被落下的距離也越來越短,馬上就是最後一圈了,在所有人惴惴不安的情緒下,馬子惠憑藉自己的努力拿下冠軍之位。

她的經歷迅速走紅,很多人因此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即便輸在起跑線,或許也可以贏在終點。

馬子惠的事件令人深思,父母做到這幾件事,可能比贏在起跑線更重要。

起跑線不是衝刺線

不必太早焦慮

父母擔心不是沒有根據,拿現在小學課程來說,也是在不斷重新整理難度,如果孩子一開始就落下了,後面就不好說了。

其實焦慮適可而止就好,有時候面對短暫失敗的堅持很重要。

馬子惠媽媽接受採訪時說:“我看她往前追那一下,心裡就踏實了。不管這個比賽結果如何,她有這個往前追的心思就行。”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孩子摔倒她雖然跟著擔心,但是她不怕孩子當下輸在起跑線上,她更怕孩子直接選擇放棄。

但是馬子惠沒有讓媽媽失望,她做到了這一點。

在接受採訪時也說:“累的時候我可以咬牙堅持。這是我自己選擇的道路,只要是我喜歡的東西我就得堅持下去。”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也正是媽媽對於起跑線和結果的不焦慮,生活中傳達出的不言敗、為選擇負責的精神,感染她在失敗的起點重新站起來,奔向屬於自己的成功。

所以,比起焦慮起跑線,我們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堅持。

起跑線不是衝刺更不是終點,在奔跑的過程中不論結果如何,只要憑藉這份堅持,孩子就有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可能。

起跑線不是家長的KPI

要尊重孩子的節奏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家長,才小學就要求孩子每天做完作業繼續做練習題,週六週日讓孩子泡在輔導班。

總想著別人家的孩子這樣可以考出好成績,自家的也可以,忽略了孩子間的

差異性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選自電影《起跑線》

有的孩子天生喜歡讀書、坐得住板凳,所以枯燥的題海戰術也相對好接受。

而有的孩子思想更活躍一些,想象力也是天馬行空,加上活蹦亂跳的性格反而不適合這樣的戰術。

但不代表他們不能越來越好,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節奏。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曾經聽過這樣一段話:

“有的人21歲畢業,到27歲才找到工作;

有的人25歲畢業,但馬上就有了工作;

有的人沒上過大學,卻在18歲找到了所熱愛的事業;

有的人一畢業就找到好工作,賺了很多錢,卻過得不開心;

有的人在16歲就清楚自己要什麼,但在26歲改變了想法。”

雖然他們一開始在學習上被落下了,但不代表他們會輸。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適合其他孩子的節奏,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

或許當父母慢下腳步找準孩子的節奏,適當切入方式方法輔助,才可能會帶來更好的成長。

畢竟,走向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

想要贏在終點

父母先做到無欲則剛

有一種特別奇怪的現象,就是當我們迫切想要做好一件事,或是急於達到一種目的,焦急之下恐難如願。

反而那些讓我們相對放鬆的事,可能更容易實現。

就像父母輔導孩子一樣,越希望孩子快點完成,吵吵嚷嚷、焦急,孩子越做不好。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所以急是沒用的,與其每天焦慮、催促、慌慌張張,不如先放平心態,停下急忙趕路的腳步和孩子共同梳理出明確的目標。

一旦目標確定了,孩子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以全副武裝的向前趕路了。

當家長帶著孩子持續的為目標努力,盡力做自己該做的事剩下只管的聽天命就好。

讓孩子堅定的戰勝自己的選擇,想要的或許都會在不經意間席捲而來。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沒有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只有做不到這三點的父母

哲學家詹姆斯·卡斯說過:“人生是一場無限遊戲。”

雖然起點的的輸贏已定,但是終點如何還是未知。

父母只能陪伴孩子走過一程,卻走不完一生,與其帶著孩子焦慮,不如幫助他們梳理出可走的路,堅定信心不言敗的支援他們走下去。

這樣孩子才能在未來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考驗,實現屬於自己的價值。

·END·

本文為藍莓果教育集團創始人梅老師的個人公眾號“藍莓媽媽”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