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娘娘蔡少芬是一名優秀的實力派女演員,演過許多經典的形象,深深地刻畫在觀眾的腦海中,難以忘記。

如今蔡少芬已經47歲了,跟演員張晉不僅有了三個可愛的寶寶,而且夫妻感情十年如一日,恩愛程度堪比電視劇,真的是羨煞旁人呀!

現在的娘娘蔡少芬很少拍劇,偶爾上綜藝,大部分時間都放在陪伴孩子上。雖然娘娘普通話說得不好,但是育兒很有一套。

她在微博上發過一組女兒下廚的照片。

6歲的小女兒包子,個頭不過比灶臺高一點點,卻已經可以有模有樣地炒菜了。

切青椒、切肉、往平底鍋裡倒油、翻炒、加調味料、出鍋裝盤。

動作一氣呵成,最後拿著完成品拍照的表情裡,透露著滿滿的成就感。

這不是蔡少芬第一次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家務了。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給兩個女兒針線和破布,讓她們自己縫製出包包和毛絨玩具。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姐妹分工做小餅乾,一個打蛋液,一個裱花,最後做出的曲奇餅比外面賣的還好吃。

讓女兒吃完飯自己洗碗收拾,有意識地鍛鍊女兒們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維。

她曾在採訪中談到自己這樣做的原因:

“做飯是最簡單的鍛鍊,擔心她們受傷這種心理肯定是有的,但其實,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和修行。”

早在兩個女兒剛上幼兒園時,她就告訴她們:

“人生,是不斷地要付出、鍛鍊、吃苦!才會成熟、美麗、進步!當你努力不懈……人生才不枉過!”

蔡少芬的這種做法我挺贊同的。因為怕孩子吃苦、受傷,就把孩子捧在手裡什麼都不讓幹,真的會毀了孩子。

還記得天才少年魏永康的新聞嗎?

他2歲就認識2000多個漢字,4歲讀完初中,13歲考上大學,17歲就進入了研究所碩博連讀。

但在3年後,魏永康卻被中科院取消碩博連讀資格,並被退回原籍!

為什麼?

他從小就沒有幹過任何家務,除了讀書可以說什麼都不會,在高中的時候,還需要媽媽餵飯,在大學的時候,媽媽還幫他洗頭。他媽媽告訴他,你的任務就是學習,其他事情都讓她來完成。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結果長期以往,在他讀研究生的時候,沒有媽媽的陪讀,連吃飯都需要老師的提醒,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最後學校不得不把他勸退,勸退後還被媽媽說,為什麼你這麼沒用?

一個天才苗子,卻因為生活不能自理給耽誤了,多可惜啊!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為什麼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差?

多半問題都出在我們自己身上。

由於大人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擔心孩子做不好,亦或是過分心疼孩子,於是處處替他們代勞;即使孩子已經上了大學,對許多生活瑣事仍然不放心。

另外孩子的精細運動能力是一直在發展的,有些事情他們可能一時很難掌握,比如3歲的孩子對於扣紐扣和穿襪子、區別左右腳鞋子等經常會弄錯,要求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就完全能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不現實。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等到晚一點再去訓練他們。

恰恰相反,開始得越早,得到的鍛鍊機會越多,小朋友才可能儘早掌握這些未來需要的自理能力。

父母

可以做什麼?

1.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自理能力培養上,我們應該向鄰國日本學習。

日本孩子以“獨立”著稱,因為他們從小就特別重視對自理能力的培養。

在幼兒園,孩子們要把自己的個人用品分門別類地整理好並放在統一的地方,常此以往從小開始鍛鍊做事的條理性。

日本幼兒園是統一服裝,春秋換裝,上幼兒園時都要穿學校的套頭衫、短褲等。

到了幼兒園,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一種玩耍時的罩衣,鞋子脫下來,換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場玩的時候,自然再換自己的鞋子。

每天早上,都要重複一套換衣程式,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從不伸手幫忙。

日本幼兒園就是透過每天的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透過每天到校後,換衣服、放聯絡手冊,掛手絹等從2、3歲開始的訓練,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的習慣。

即便是隻有2、3歲的孩子,也是自己拿自己的揹包、挎包,父母不會幫忙。

自己穿衣吃飯、自己上下學、自己整理書包玩具,在強化了自理能力的同時,孩子們學會在沒有家人幫助的時候,遇到問題,如何解決,這也正是精神獨立的開始。

並且孩子掌握了穿衣脫衣,整理書包玩具等生活必備技能,入園後也能極大的緩解孩子的不適應和入園焦慮。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2.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動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做不了。2歲的孩子完全可以參與家務勞動。

2歲孩子能夠勝任的家務有:自己扔紙尿褲、扔垃圾、擦桌子、擦傢俱、整理書籍、整理玩具、準備碗筷等。

如果你想讓她幫你收拾飯桌,就只讓ta把吃剩的飯菜幫你拿進廚房就行了。

在讓孩子做家務之前,你可以讓他自己去選擇做什麼家務。讓孩子知道,他是被尊重的,他有選擇的權利。

另外要謹記“重在參與”。積極地參與比起結果來說更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襪子不夠乾淨,擦的桌子不夠亮,不要去批評他的工作,批評會挫敗孩子的自尊,更會降低他與人合作的意願。如果某項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須完成得盡善盡美,那這絕對不是一項適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仔細想想,你小時候做家務不也是從幫倒忙瞎添亂開始的嗎?孩子做的不夠好,你可以給他做指導和示範。口不擇言的批評只會傷害了孩子的勞動熱情。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3.給孩子讀一些關於獨立和行為培養的繪本

比如《0~3歲行為習慣教養繪本》,推薦給3歲以內的孩子們。

這是一套來自法國的行為習慣教養繪本,由研究兒童早期閱讀25年的教育專家讓娜·阿什比專為0-3歲幼兒創作。透過一正一反的對比情景,告訴孩子“這麼做更好”,讓孩子在親子共讀的溫馨氛圍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也讓家長透過這套書輕鬆教養孩子。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還有《阿立會穿褲子了》 也適合給3歲左右的孩子看。

阿立會穿褲子了,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件。但是,充滿了早期兒童學習和發展的觀念。

對成年人來說,穿褲子是不是一件根本不足掛齒的小事?可是,孩子學習獨立吃飯穿衣,可是一件件了不起的大事。用兒童的眼光去看生活,讓孩子懂得生活中小事的重要,讓孩子更加自立。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4.多多鼓勵孩子

稱讚是適於孩子的一種鼓勵方式。

當孩子笨拙地嘗試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子,做得好父母要及時稱讚孩子:寶寶能自己穿衣服了,寶寶長大了!

當孩子偶爾受挫時,也要接受孩子懊惱的情緒,及時送上鼓勵:這個釦子好像有點難扣,寶寶沒扣對不開心了對不對?沒關係,媽媽陪著寶寶再試一次,這次一定能扣好!

當孩子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時,父母還要經常告訴孩子,對他們的幫助多麼感激。這種真誠的感謝會令孩子更積極地成為做家務的好幫手。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從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逐步培養起來的。而自理能力是獨立自主的基礎。從自己吃飯、穿衣,到自己拿報紙,倒垃圾,再到自己去上學、買東西……隨著孩子生活技能的增強,他也會越來越有自主性。

對爸爸媽媽來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要“該出手時就出手”,更要“該放手時就放手”。

父母要明白,只有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才能充分發掘他的各種潛能,走上社會後也會更加遊刃有餘。所以,千萬不要事事代勞,把探索、學習、思考和選擇的機會還給孩子,為他今後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