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簡裡裡:拿回屬於你的身體|《呼吸·後退一步》

簡裡裡:拿回屬於你的身體|《呼吸·後退一步》

我過了三十歲才開始運動。這幾年運動為我帶來的好處不消說:我的體脂降了,心肺功能大幅提高,精力充沛起來,也在熱汗中能夠體驗到身體所帶來的快樂和愉悅——它甚至使我在日常生活所遇及的繁雜中真切地感到希望感。

而這一切在我二十歲的時候儘管頭腦中知曉,但常置自己的身體不顧:我沒辦法擁有自己的身體,也沒辦法變得更健康——我對我自己的身體沒有控制權。

你的身體屬於誰?

前段時間我和《春潮》的楊荔娜導演聊天,我們談及母女之間的控制權。在春潮中,姥姥搶了媽媽的位置,做了孫女的“母親”,她閹割了媽媽,奪走媽媽最重要的女性身份之一。姥姥要透過傷害媽媽,令媽媽感到自我的挫敗和一無是處,來接受控制。

我這麼講,你一定以為這是個極端的表達。但母女/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愛中混雜很多很多的動力和情緒。其中有善意有嫉妒,有愛有恨,有文化創傷的烙印,也有個體被裹挾中的不切實際的盼望期待和失望。

它大體和三方面有關:

社會和文化對於父母及孩子(個體以及關係)的期許

父母自己的人格特質,健康與否

家庭歷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我講個自己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每當我媽媽出差,將我寄養在我姥姥家一段時間的時候,我的飲食和體重增長就是我姥姥的戰利品。

我姥姥會用力地讓我吃,得意洋洋地向我媽媽宣告,我這段時間長胖了多少——以此來表達她比我母親更加稱職。而我媽媽則會在日常非常氣惱地不斷叮囑我:女孩子不要吃太多;不要長胖、不要聽信你姥姥的。

這其中並沒有什麼是真正關於我的。但它以我的身體表達了出來。至於她們之間為何湧起衝突,這些衝突是關於什麼的,多和她們和家族漫長的歷史和經歷相關;這些歷史先落腳在她們的肩膀上,再透過她們母女兩代的衝突、對於控制權的爭奪、自我表達,落在了我的“體重”這件事情上。

我回憶起我童年,一直到12歲我去了寄宿學校,開始每天和同學一起去食堂,我才有清晰地意識,吃飯是怎樣一回事。而真正到了快三十歲,我逐漸處理了我和母親之間的關係,其中的渴望、衝突、憤怒、愛意;我才慢慢將對於我自己身體的控制權拿回來:我開始能夠掌握自己的身體,開始讓自己長得更像我自己希望的樣子。

胖瘦的心理意義:心理獨立

孩子是父母最珍貴、最重要的一部分。

當我們被和父母關係困擾的時候,身體是我們有力的工具之一,幫助我們來表達忠誠、順從或對抗。

比如一個內心沒有安全感,渴望控制孩子的父母,不會希望孩子長大。無論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當孩子擁有自己的想法、出現身體上的性的特徵(如月經初潮、身體開始出現曲線),這對於父母意味著喜悅,但也意味著分離、失去和不可抵抗的衰老。

當父母的痛苦感出現(有時以恨意來表達),孩子就面臨這一個難題: 我要忠誠於父母,還是我要成為自己。乖孩子就會討好和認同父母的感受,忠誠在身體層面可以表達為:不能發展出性的特徵;我還胖乎乎的沒有攻擊性,我還是媽媽的小女孩/小男孩。

有的時候是以相反的方式呈現:我傷害我自己、偏要以難堪和醜陋來令你感到憤怒和挫敗;以此來表達我對於你控制的反抗。

《春潮》裡面郝蕾有段自白,大意是:我就是要讓你看到我活得不像個人樣。我要讓你覺得挫敗不堪,我要讓你知道你是個糟糕的母親,你想要一個順從的、漂亮的女兒,你永遠不得如意。

總之我的身體不屬於我。

我的身體屬於被你(和你的期望)控制之下的關係,由其中洶湧的情感和痛苦感來決定我的身體應該有什麼樣貌。

擁有自己的身體

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自己的身體。

人們依照社會對於我們身體的期許、父母家庭帶給我們的內在感受和在其中建構的對於自我的認識;陷在其中的矛盾和衝突之中,選擇忠誠或反叛,依此來刻畫自己的樣貌和身體的形狀。

而美本身,是當你擁有你的身體,當你的心理獨立,當你的身體屬於你。

這要麼來源於你成長過程中被給予了安全的成長空間。我的意思是——你所處的社會文化、你的父母家庭有能力處理他們所必須經歷的痛苦感(兒女成為獨立個體中所體驗到的喪失感、失望感等),並不將對於自我的不如意投射給你,要求你成為他們期待的樣子,來滿足和治癒他們的內在痛苦感。這樣你有機會建立對於自我的認識、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看起來是怎樣的風格。

要麼來源於,你成長中即便遭遇痛苦和控制,你在人生這片荒蕪之中,經歷了殺戮和哀傷並獲得了力量。你從心理層面成長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忠誠”或“反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於自我的建立——這其中包括你的身體。

當你知道你想成為誰;而不經受他人情緒和期待的裹挾——你剛開始會有點惶恐不安,經歷不確信和自我懷疑,但你會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越來越舒適;你不再反覆自我批評、害怕他人的眼光;你知道自己將是什麼樣子,你能夠為自己做出安排和努力。

拿回你的身體。

這是簡單心理創始人簡裡裡刊載於《呼吸·後退一步》的專欄文章。

《呼吸》是創刊於英國的正念雜誌書。

《呼吸·後退一步》是由簡單心理、中信出版集團、心碼文化聯合出版,簡裡裡特約策劃的新書。

簡裡裡擔任03期《呼吸》大使,和心理學家李松蔚老師一起,聊聊“後退一步”的哲學,分享私人呼吸清單。

我們還邀請到一些好朋友共創內容。

比如主持人陳魯豫、歌手鍾立風、NEIWAI內外創始人劉小璐、松贊酒店總顧問蔡景暉、氣味圖書館創始人婁小芝、運動達人趙依儂、演員王菊、環保達人丫丫、脫口秀演員周奇墨。

“人需要一個安全的角落,離開他人的評價和語言,聽自己頭腦中的聲音,感受自己的身體。《呼吸》的內容每一篇都很輕,顏色和圖畫都很美。每次我翻它的時候,都覺得像捧著一汪湖水,很輕盈。”

也許焦慮和無力感是這個時代的特徵,那就Breathe and make time for yourself (深呼吸,為自己創造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