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內歸因,外歸因,怎麼樣過好這一生?「心理學了44」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諮詢師整理

劉熹微 | No。44

一、歸因的定義

歸因是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分析,推論出這些行為的原因的過程。

歸因不僅是一種心理過程,也是人類的一種普遍需要。

內歸因,外歸因,怎麼樣過好這一生?「心理學了44」

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人們為了有效地控制和適應環境,往往對發生於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社會行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做出一定的解釋,即認知整體在認知過程中,根據他人某種特定的人格特徵或某種行為特點推論出其他未知的特點,以尋求各種特點之間的因果關係。

二、行為原因的分類

(一)內因和外因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際關係心理學》中,從通俗心理學(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歸因理論,該理論主要解決的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內歸因,外歸因,怎麼樣過好這一生?「心理學了44」

海德認為人有二種強烈的動機:

一是形成對周圍環境一貫性理解的需要;

二是控制環境的需要。

為了滿足這兩種需要,普通人必須要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歸因,並且經過歸因來預測他人的行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滿足“理解環境和控制環境”的需要。

因此,普通人和心理學家一樣,都試圖解釋行為並且從中發現因果關係,只是普通人的歸因並沒有什麼科學方法,他們更多地依靠理解和內省。

普通人的這種歸因活動被海德稱為樸素心理學,與之相應,海德也被稱為樸素的心理學家。

海德認為事件的原因無外乎有兩種:

一是內因,比如情緒、態度、人格、能力等;

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壓力、天氣、情境等。

一般人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傾向於性格歸因;

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傾向於情景歸因。

在許多情境中,行為與事件的發生並非由內因或外因這樣單一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兩者的影響,這種歸因叫做綜合歸因。

(二)維納的三個維度

1972年,維納(B。Weiner)在海德歸因理論與阿特金森(J。W。Atkinson)的成就動機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歸因理論。

維納基本同意行為的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他還提出一個新的維度,即把原因分為暫時的和穩定的兩種。

心理學家維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並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

內部歸因與外部歸因;

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

可控制歸因與不可控制性歸因。

他又把人們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六個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和外界環境。

例如,如果我們認為甲工作做得出色是由於他的能力強或任務容易等穩定因素造成的,那麼就可以期望,如果將來給予同樣的任務他還會做得出色。

如果我們認為其成功的原因是由於他心情好或機遇好等暫時因素造成的,那麼就不會期望他將來還會做得出色。

1979年,他又提出了另一個重要維度,即控制點。

他認為,努力、注意、他人幫助等因素是受個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

而能力、運氣、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是不可控因素。

在這六個因素中,最重要是前四個因素,結合下圖更加直觀清晰。

內歸因,外歸因,怎麼樣過好這一生?「心理學了44」

三、控制點理論

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社會學習理論家的朱利安·羅特(Julian Bernard Rotter)於1954年提出的一種個體歸因傾向的理論,旨在對個體的歸因差異進行說明和測量。

不同的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和各自的目標出發,對這一概念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內歸因,外歸因,怎麼樣過好這一生?「心理學了44」

其中,心理學家格洛佛(Glover)在其20世紀70年代出版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提出的

控制點指的是一個人感到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的位置在哪裡——內部的或外部的

這一觀點最有代表性。

內歸因,外歸因,怎麼樣過好這一生?「心理學了44」

羅特發現,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

對某些人來說,個人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取決於個體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努力程度,所以這種人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的發展與結果進行控制。

此類人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內部,稱為

內控者

對另外一些人,個體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是個人不能控制的各種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們相信社會的安排,相信命運和機遇等因素決定了自己的狀況,認為個人的努力無濟於事。

這種人傾向於放棄對自己生活的責任,他們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外部,稱為

外控者

內歸因,外歸因,怎麼樣過好這一生?「心理學了44」

由於內控者與外控者理解的控制點來源不同,因而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也不相同。

內控者相信自己能發揮作用,面對可能的失敗也不懷疑未來可能會有所改善,面對困難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他們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是符合社會期待的。

而外控者看不到個人努力與行為結果的積極關係,面對失敗與困難,往往推卸責任於外部原因,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企圖尋求救援或是賭博式的碰運氣。

他們傾向於以無助、被動的方式面對生活。

顯然這種態度與行為方式是不可取的。

內歸因,外歸因,怎麼樣過好這一生?「心理學了44」

個體對自己的控制點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對控制點的不同認知會影響個體的情緒、期望、動機和行為,從而對其生活、工作、學習、健康等產生間接的影響。

四、歸因原則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人們對他人的行為歸因時主要遵循三個原則:

(一)協變性原則。

海德認為,人們通常認為,任何特定的行為都是由許多原因決定的。

按照協變性的原則,應該在許多不同的條件下尋找特殊結果和特殊原因的聯絡。

凱利指出,歸因時,應根據所把握資訊的三種特性即區別性、一致性和一貫性的高低,對行為進行客觀刺激物(存在)、行動者(人)或情境這三方面的歸因。

當行為反應的區別性、與他人的一致性和行動者本人的一貫性均高時,可對這種行為作客觀刺激物即存在的歸因;

如果只有一貫性高,就可對行為進行行動者本身的歸因;

如果只有區別性高,則行為反應可能源於某一特殊的情境。

(二)打折扣原則。

凱利認為,

某一特定原因在產生特定結果中的作用,假如有其他似是而非的原因也存在的話,應該打折扣

”。

也就是說,在有一種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況下,我們的歸因不要做得太自信,不要輕易把結果歸因於某個特殊的原因。

例如:防範措施嚴密的大樓晚上失竊,如果當晚樓裡只有一個人,那麼這個人的嫌疑就很大;但是如果當晚樓裡有三個人,那我們們在假定誰是最大嫌疑人時,就要謹慎判斷了。

(三)不變性原則

不變性原則是指:

假如某特定原因總跟特定結果相聯絡,前者不存在時後者也不出現,就可把後者歸因於前者

也就是尋找某一特定結果與特定原因間的不變聯絡。

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許多條件下總是與某種結果相聯,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應的結果也不出現。

這就可把特定結果歸結於那個特定原因。

不變性原則的思想方法是科學的,用這種方法可找到某種行為或其結果的關鍵原因。

五、影響歸因的因素

(1)社會視角的影響

由於人們在歸因上的社會視角不同,因而對行為原因的解釋也有明顯的不同。

2)自我價值保護

個體在歸因過程中,對有自我捲入的事情的解釋,帶有明顯的自我價值保護傾向,即歸因向有利於自我價值確立的方向傾斜。

韋納等人認為,我們對成功和失敗的解釋會對以後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

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缺乏能力,那麼以後的考試還會期望失敗;

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運氣不佳,那麼以後的考試就不大可能期望失敗。

這兩種不同的歸因會對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

3)時間因素。

隨著時間的流逝,歸因越來越具有情境性,人們會將過去很久的事件解釋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為主體、刺激客體的原因。

影響歸因的因素還有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外界環境等。

歸因偏差

人們在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歸因時,並不總是即合情理又和邏輯的,因此出現歸因偏差。它包括認知性偏差、動機性偏差和性別偏差。

動機性歸因偏差

(attribution deviance of motivation)歸因者的某種動機因素造成了歸因時對資訊資料認知加工的偏差。

主要表現有兩種:

(1)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內在原因,如自己的能力、品質、人格、努力等;

(2)把自己的失敗歸於外在因素的作用,如壞運氣、惡劣的環境、無法克服的障礙等。

心理學家指出,能力或努力等的內在歸因比外在歸因(如工作難度小或機遇等)更能予人一種積極的感覺。

反之,將予人以消極的感覺。

動機性歸因偏差很大程度上源於人們尋求積極感覺的需要。

人們對自己的失敗可能完全歸於外部原因,就是出於自尊心、自我防禦動機導致的歸因偏差。

消除的方法就是要觀察者儘量以獲取的資訊資料為依據,採取“公正”和“中立”的立場。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諮詢師整理

劉熹微 | No。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