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陰陽哲學探索系列之一百零三十九(以成與缺為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意思為最完美的事物給人一種似乎有殘缺的感覺,其用作是永遠不會衰竭。從這裡可以看出成與缺這是一對反義詞,可以與現代人口中經常使用的完美與殘缺相對應來理解即可。其中哪一個屬於陽性,哪一個屬於陰性,小編曾經依據對天地男女這兩對陰陽得出,陰性與陽性相比較,往往是範圍更廣時間更長不易變化這幾個特徵,依據這個特徵則不難發現,完美應該為陰性,而殘缺應該為陽性。

陰陽哲學探索系列之一百零三十九(以成與缺為例)

從上面這句話,可以看出,老子其實是在讚美殘缺的感覺。小編一直覺老子在道德經中是相對讚美陰性。從這一點來看的話,是不是小編的感悟與老子道德經內容相沖突了呢?小編覺得不應該這麼來理解,因為分辨陰陽應該有動態與靜態兩種方式來理解。老子的“大成若缺”肯定是一種靜態的方式來觀察,這種內容在以後的內容還經常看到,比方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屬於量變與質變的區別。陰性力量在一點上,或者說靜態來觀察時候,肯定是比較小,但是經不住日積月累,時間一拉長,陰性力量就會凸顯出來。

陰陽哲學探索系列之一百零三十九(以成與缺為例)

而老子道德經中的“大成若缺”顯然就是靜態的觀察,講的是陰性不斷積累最終變成陽性這樣的發展過程。而小編體悟出來的那種陰性感覺,往往是用在動態發展過程。其中差別極其細微,需要用心體會才能夠感受得到,不是語言所能夠表達的。

陰陽哲學探索系列之一百零三十九(以成與缺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