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還記得雙減政策剛下來後的一天,我去接兒子,到了校門口,發現所有的孩子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兒子走到我身邊就大喊:沒作業了!我們以後晚上都沒有作業了!”

上面這個故事,來自一位哭笑不得的家長。確實,天下小學生苦作業久矣,“雙減”後孩子們都開心了。然而家長們卻忍不住要發愁:“雙減”可不是“躺平”啊!

面對越來越複雜的未來社會,孩子要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提高綜合能力才能有更多的選擇,可他們年齡畢竟還小,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怎麼辦?

到底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孩子從心裡感受到知識的樂趣,產生學習的動力,並且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我一直覺得,赫德學校的“全課程”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之一。

前不久,我在

上海赫德

看到了一群上學上得像過節一樣歡天喜地的小學生:他們學數學有“乘法節”,閱讀有“童話節”,學習中國文化時把故宮整個“搬進”了校園,2年級的孩子上的是“魔法學校”,5年級的一整層樓都佈置得像“小王子元宇宙”……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我也在赫德看到了一群思維有深度、有創造力的小學生。2年級學背“九九表”,孩子們就需要對比中、英、印三國的不同乘法表,還能創造出自己的乘法表,5年級的孩子則針對《小王子》進行批判性閱讀和哲學探討,他們寫的小論文、小說、散文貼滿了走廊。

李振村先生提出的“全課程”這條小學教育的創新思路,在全國的赫德學校紮根以後,一直都在發展、更新,我們每次探訪赫德也總是會有新的發現。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上海赫德的小學部,看看“全課程”能否給“雙減”後的家長們一些啟發。

想了解更多上海赫德相關資訊

參加學校小學開放日活動

#01

小學課程能有多“好玩”?

這一年,上海赫德2年級的孩子上了一所“魔法學校”。

2年級正是從橋樑書過渡到“整本書閱讀”的關鍵年齡,全課程為他們選擇了《香草女巫》作為人生第一本“整本書”,而為了幫助孩子們完成這個大任務,從一開學,教室就變成了“魔法世界”:

走廊上擺著女巫的香草筐,牆上貼著城堡和飛天掃帚,而孩子們每天要做的讀課文、給課文畫思維導圖、做語文練習這些基本任務,也都變成了魔法咒語、魔法地圖、魔法元素……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他們要透過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來贏得積分,收集尖帽子、斗篷、魔杖等“魔法裝備”,等到了學期末,集齊全套裝備的孩子,就能參加一個巨大的“魔法派對”!

“孩子們都學得可有動力了,哪一天我如果沒有及時整理積分,他們都會忙不迭地來催我。” 2年級的語文組長李老師忍俊不禁地告訴我。

其實“收集魔法裝備”的過程經過老師嚴密的設計,每個完成本學期學習任務的孩子都能集齊。

不過在此基礎上,孩子們還在努力“打破舒適區”,做更多的練習和閱讀以贏得“魔法寶石”,好在魔法派對裡換取抽獎、表演才藝的機會。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1年級的“勇闖拼音國”活動,精彩度也不相上下,老師把班裡孩子名字的拼音都設計進了“拯救變成青蛙的王子”的故事情節,結果孩子們在學習拼音時不僅沒有畏難情緒,反而充滿期待;5年級乾脆把整個樓層都擺上了小王子的相關元素:這裡是玫瑰園,那裡是小狐狸,展示板上貼著孩子們自己創造的各種奇妙星球,漫步其中像是進入了“小王子元宇宙”……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當然也不止於語文。2年級要學習乘法,正是一般孩子哭著背“九九表”的階段,可上海赫德的一個孩子某天突發奇想:“乘法這麼重要,我們為什麼不給它專門成立一個節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節日真的成為了現實:乘法節的日期定在了“雙十一”,參加這個節日時,孩子們都要給自己設計跟乘法有關的創意裝扮,還擺起了數學遊戲攤,設計了一大堆原創乘法遊戲和同學一起玩,節日高潮則是《小問號過乘法節》,這是數學老師和戲劇老師合作,共同指導孩子們表演出的一齣戲劇。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很多年後,孩子可能已經忘記了每一節課上了什麼內容,但他的腦海中會留下一種印象:我們過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乘法節,其實數學也是很好玩、可以慶祝的。我希望他們能夠把喜愛數學、不懼怕數學的感覺保留下來。”上海赫德的數學學科帶頭人雷老師告訴我。

而當我在上海赫德逛了一天,和1年級到5年級的老師們都聊了個遍以後,又發現,這些有趣的學習活動不僅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和動力,還能讓他們學得更多、理解得更深。

#02

小學生為什麼能學得這麼“深”?

全課程有句話:無體驗、不學習,只有當知識與孩子的真實生活關聯時,習得的知識才是鮮活靈動的。孩子們在參加乘法節、“小王子元宇宙”這些有趣的活動時,看似在“玩”,其實是在

“具身學習”

如果說普通的學習只是“脖子以上的學習”,具身學習則強調:

你的身體就是你的大腦。

“手腳並用”地學習,不僅效率提高,更能發生“質的飛躍”。

當孩子在“小王子元宇宙”裡漫步時,看到玫瑰鮮豔的顏色、美麗的姿態,會幫助他對書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得更透徹,當他製作乘法遊戲、表演數學戲劇的時候,可能對剛學過的數學概念記憶得更加深刻。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上海赫德另一個讓孩子學得“深”的秘密,在於避免灌輸性、碎片化的學習,而是在學習中給孩子“

構建意義”

比如閱讀。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上到小學3年級的時候,需要在閱讀能力上做一個“升級”——從低階的解碼能力(也就是識字)升級到高階的綜合理解能力。

欠缺高階閱讀能力的孩子,不僅可能出現“小學3、4年級退步現象”,將來也可能不會“終身學習”,在人生的競爭中落伍。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上海赫德1年級的語文組長楊老師是“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獲得者,這位“作家老師”柔聲細氣地告訴我,赫德正是透過共讀整本書、提問和構建大量的故事情境的方式,幫助孩子在有足夠識字量的基礎上,做到“邊讀邊想象畫面邊思考”的自動化閱讀,理解故事的意義,順利完成閱讀的“升級”。

“即使是1年級的小朋友,在識字的學習中,我們也會竭力避免‘碎片化’,而是用字源識字、象形識字、情境識字等方法把一個字變成一幅畫、一篇童話、一個故事,更引入講述漢字意義的繪本,讓1年級孩子也在全語言中學習生字,讓每一個生字帶著活潑潑的氣息向孩子們走來。”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學數學、科學時,則要透過探究式學習,讓孩子真正理解“為什麼”。

雷老師在教2年級的孩子學“九九表”時,就會帶大家思考:“九”為什麼這麼重要?還會向孩子們展示其他國家的乘法表:英國的乘法表一直到12X12,印度的則要到19X19,那麼,中、印、英三種乘法表你喜歡哪一種?以及:如果你都不喜歡,能不能發明出自己的乘法表?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左:三個國家的乘法表;右:有的孩子用舉例的方式說明最好的乘法表是中國的,更有孩子“發明”了自己的乘法表

“重點在於孩子回答出的那個‘為什麼’。”

雷老師給我一一解釋:大部分孩子還是選擇了中國乘法表,但他們需要認識到,並不是因為“九”很重要,而是因為所有的乘法計算最後都能歸結到九以內,這樣就

把未知轉換為已知,解決複雜的問題;

也有孩子選擇其他國家的乘法表,只要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就可以,因為

他們要面對的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世界,很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另外,還真有孩子“發明”了自己的乘法表——其實就是把大九九表去掉一半的小九九表,歷史上已經有人這樣做過了。

但孩子因為覺得這是自己獨創的,會記憶和運用得特別好。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乘法節”上孩子們創作的數學繪本

上海赫德的數學沒有大量的刷題,卻透過這樣開放式、激發孩子思考的問題,讓他們逐漸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數學世界。

還記得我之前曾經被他們的初中生能寫數學小論文、甚至在數學教育雜誌上發表文章的事所震驚,現在看來,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03

孩子們學得“怎麼樣”?

全課程非常“浪漫”,但也非常精確,很看重孩子學習的效果。5年級語文組長劉老師告訴我,全課程其實“每時每刻都在評估”。

但這種評估並不是來自老師的A、B、C打分。分數當然很重要,但對於赫德來說,孩子會認字了、會做乘法了、會寫作文了……這些只是最基本的學習目標。

赫德要推動孩子去反思:我的變化在哪裡?比如5年級共讀《小王子》這本書時,孩子在學期開始和結束時,都要回答:《小王子》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剛開始讀的時候,孩子想到的可能只是一幅司空見慣的小王子和玫瑰的圖景,到了讀完的時候,他可能就寫出了一篇關於《小王子》的文章。

一開始,孩子是不懂什麼叫做“反思”的,他們會把反思理解為認錯,為此,老師們設計了詳細的評價表,讓孩子們在一項學習活動後填寫:我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麼嘗試解決的?是否解決了?下次可以怎麼做得更好?就這樣“學會如何學習”,提高元認知能力。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上海赫德的評價表

當然,也有一些改變,是一張小小的評價表所涵蓋不了的。

劉老師給我講起去年的“故宮600週年”活動,當時,4年級的孩子要排演一個關於故宮文物的戲劇,他挑了4個寫作能力比較強的孩子來統籌這整件事。

這4個孩子一開始很興奮,也很自信,因為在寫劇本之前,他們人均已經寫了兩三千字的小說,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沒問題了。但在寫的過程中,孩子們全體‘崩潰’了不止一次。

比如他們發現,要寫出一部有故事情節、又符合史實的歷史劇,實在太難了,別的不說,作為小學生,歷史資料根本看不懂。於是劉老師就給他們做‘腳手架’——幫他們把時間線捋順,把大事件整理出來,讓他們在基礎上寫故事情節。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後來,4個孩子作為導演,要面試演員、跟演員排戲,結果“演員”們排戲時太過興奮,又把“導演”整崩潰了……

劉老師說,“整個過程對於孩子們來說當然挺痛苦的,但他們在做到這件事以後的滿滿成就感,也是看得見的。

“四位‘導演’中有一個女孩子小A,她是剛從傳統學校轉過來的,以前特別要強,希望自己能比別人做得好。但來了赫德以後,她發現同學們除去學習都各有所長,也不是隻要成績好就一定會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因此,在這個全新的環境裡,小A其實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方向。

“經過這次活動,小A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了這麼一件大事,不光是自信心大增,也真正在班集體裡找到了認同感。從此,這個孩子在學習中就有了一種‘胸有成竹’的感覺,前不久,她還主動參加了‘班級代言人’的競選,並獲得了成功。”

這些沒被雙減影響的孩子,是怎麼做到學科紮實的?太羨慕了!

△故宮文化戲劇的精彩劇照

「寫在後面的話」

這幾年,差不多是看著上海赫德“成長”起來的,我一直覺得它是一所很有後勁的學校。

“後勁”源於幾位頂尖的教育家,李振村、常麗華、俞秀紅、北師大“發現數學”創始人胡趙雲……一直守候著各地的赫德學校,又在總部有教師培訓基地,已經在赫德待了5年的雷老師告訴我,每個寒暑假都在“忙著接受培訓,或者忙著培訓別的老師”。

最新的教育理論方法、老師們的原創好點子,都在這樣的交流合作中匯聚、碰撞,最終誕生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精彩的小學課堂。

今年也是“全課程”來到上海赫德學校的第5年。第一批在全課程中浸潤長大的孩子,已經結束小學生活,步入了初中。

他們未來在高中、大學乃至更遠的人生中,又會展現出怎樣的“後勁”呢?我們拭目以待。

想了解更多上海赫德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