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普通孩子眼中的自閉症同學是怎樣的?

序言

把孩子送進人群中

家長總是擔心和期待交加

隱隱不安於他身處不同群體中的境遇

那麼,在孩子同學們的眼中

究竟是怎樣看待他的?

普通孩子眼中的自閉症同學是怎樣的?

“媽媽,班上有位小朋友不太一樣”

“媽媽,什麼是自閉症?”樂樂放學回家忽然冒出了這麼個問題,媽媽很納悶兒,隨即猜想,是不是孩子在幼兒園聽說了什麼?於是發微信向老師詢問。

原來樂樂班上有位小朋友跟別人不太一樣:他總喜歡一個人,遠離小朋友;而且走路的樣子有點彆扭,講話不太清楚,聽別人說話也要對方重複聽好幾遍才能明白。

但是,這個小朋友認識很多字,是班上小朋友中認字最多的——他是個自閉症孩子。可能大人在討論這位小朋友時被樂樂聽到,他便記住了自閉症這個詞。

聽著老師對那位小朋友的描述,樂樂媽一邊在腦海中回放老電影《雨人》的經典片段,一邊心裡嘀咕:那位小朋友認字那麼厲害,是不是有著某種如雷蒙般的“超能力”?一邊又被骨子裡母親的小心謹慎提醒:畢竟是個“特殊孩子”,會不會對自家寶貝造成不好的影響?

作為還不夠了解自閉症的家長們,可能是好奇和擔憂摻半,那麼在其他孩子眼裡,自閉症同學是什麼樣子?

普通孩子眼中的自閉症同學是怎樣的?

孩子眼中的自閉症同學

孩子眼中的自閉症同學跟大人眼中的一樣嗎?他們能感受到這類同學的不同嗎?

我曾經在一個接納自閉症寶寶的幼兒園班級悄悄問過一些普通小朋友:“你覺得你們班×××怎麼樣?”

其中一個較小的孩子回答:“他老哭,還尿褲子、尿床,也不會講故事。”

我又問:“那你覺得他和別人一樣嗎?”

回答:“不一樣”。

我於是指著一個普通小朋友問他:“那他也老哭,也尿褲子,你覺得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嗎?”

回答:“一樣”。

還有一些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說,“我覺得他老哭,也不和別人玩。”“他不說話,但老是在我身邊轉圈。”

透過這次詢問可以發現,一些普通孩子是能夠意識到自閉症寶貝的不同之處的。但是,他們的言語之中僅僅是在表達這些孩子的不同,和他們在與自閉症寶貝相處的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卻絲毫沒有貶低、排斥之意。

在孩子們眼中,一切人事物都很簡單,自閉症同學有些舉動他們無法理解,但這些特殊性並不會成為他們相處的障礙,也不會影響他們交往的願望。

換句話說,在孩子眼中,這就是幼兒園本來的樣子。

普通孩子眼中的自閉症同學是怎樣的?

而相比孩子來說,家長們則要複雜的多,這類孩子是不是永遠會這樣?畢竟與普通孩子不同,會不會影響到自家孩子?

被誤解的真相

我們常說談虎色變,現在很多人提起自閉症都是一臉恐慌,自閉症真的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嗎?

真實的自閉症群體是這樣的:

1、半數自閉症孩子智力在正常範圍內

過去,當醫生給孩子作出“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診斷時,許多家長當場淚崩、癱倒在地,覺得孩子的一輩子完了。

現在,這個觀念應該改變了。

自閉症孩子雖然行為刻板、興趣狹隘、存在社交溝通缺陷,但也有自己的優勢。很多孩子記憶力良好,對科學、藝術等有自發的興趣並能以獨特的視角進行創作。有大概50%的自閉症孩子智力在正常範圍。而今年也有自閉症孩子超本科線111分的喜訊傳來!

2、去汙名化:非自閉“症”而是自閉“者”

普通孩子眼中的自閉症同學是怎樣的?

隨著“自閉症譜系”這一概念的提出,大約50%的輕度自閉症被確診。自閉症孩子的未來遠不像過去人們想象的那麼悲觀,相反,他們的未來充滿希望。

即便是低功能自閉症孩子,只要早發現,經過科學的干預,能力也會逐步提高。尤其是那些成年後才被診斷出自閉症人士, 他們

反對被稱為“自閉症,而認為自己僅僅是自閉者"。

3。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家長不要過度悲觀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家長無需過度悲觀,但也絕不可大意。一位自閉症專家表示:“我們堅持捍衛特殊兒童與眾不同的權利,但也強調對能力障礙兒童的全面認識和幫助,目標是要讓所有孩子都得到最佳結果。

”自閉症孩子出現一些早期症狀之後若能及時補救,家長帶孩子做科學的干預訓練,

保證一定的強度並持之以恆,會有很好的康復效果。

普通孩子眼中的自閉症同學是怎樣的?

從病裡角度講,自閉症是無法治癒的。自閉症是神經系統共濟失調,廣泛性發育障礙。所謂障礙就是這部分功能缺失或者缺損了。

自閉症孩子缺損的部分是以社交為核心障礙的部分,就像盲人缺失了視力,聾人缺失了聽力,他們的缺損無法重新生長出來,但是可以在如助聽器等輔助下完成感知聲音等功能。

同理,自閉症人士缺損的核心部分目前也是無法透過藥物、手術等治療手段治癒的。但是,我們透過科學系統康復訓練,可以讓孩子在認知理解、經驗等協助下,獲得社交功能。

其它能力如運動、精細、語言等隨著社交能力提升,可重新建立起模仿和互動技能,隨著孩子各方面能力越來越強,特別是針對性系統性思維訓練後,孩子認知上的理性邏輯思維分析推理彌補需要靠先天性的直覺社交的不足,獲得功能的補償。

因此,從功能補償上講,越來越多的自閉症人士透過科學系統干預,特別是早年的系統干預,

恢復和融入社會環境的程度越來越高,

成年後,相當一部分的自閉症人士可以實現生活自理,少數可以完成輔助性自立,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

4、自閉症家庭的壓力

雖然自閉症群體的情況逐漸趨於樂觀,但每個家庭依然要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的壓力。

普通孩子眼中的自閉症同學是怎樣的?

精神方面:

首先,家長需要面對孩子“終身無法治癒”帶來的絕望感和無助感,這一點透過康復機構的培訓以及家長自身的調整會有所疏解。

其次,要面對社會上的不理解和不接納。孩子的各種問題行為,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的異常舉動……這些對家長來說都是很大的心理負擔。

曾有一位自閉症孩子家長傾訴:“帶孩子出門向來都是自家開車,從來不敢坐公共交通工具,因為心會一直提著,受不了那些異樣的目光造成的打擊!”

經濟方面:

由於自閉症孩子需要人照顧,家庭中或許有人需要放棄工作,同時,自閉症孩子的早期的訓練費是很昂貴的。雖然現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標準的補助,比如北京市規定,有殘疾證的孩子0~6歲、7~15歲,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補助標準,但是如果要選擇非定點服務單位則不免費,這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文章來源:五彩鹿兒童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