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什麼樣的父母,能帶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經常有家長向我問起寶寶安全感的問題。

寶寶性格內向,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寶寶特別的黏人,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今天咱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正本清源的聊一聊孩子的安全感。

1、什麼是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

而對於小朋友來說,這種需求主要被滿足於與父母的互動中,心理學中把這種互動關係稱為

依戀關係。

安斯沃斯和他的同事發明的陌生情境實驗是測評依戀關係的著名實驗。

什麼樣的父母,能帶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這個實驗分為三步:

第一步,母親帶著孩子進入一個有很多玩具的房間並鼓勵孩子探索。

第二步,幾分鐘後,一名陌生人進入與母親交談並嘗試接近兒童。

第三步,母親短暫離開房間後返回。

研究發現兒童在這個實驗中的表現可以分為三個型別:

1、安全依戀型。

這一型別的孩子,只要他們的母親在場,他們就顯得很自在,他們會獨立的探索環境,偶爾回到母親身邊。

儘管當母親離開時,這些兒童也會心煩,但他們在母親回來時會馬上回到母親身邊並尋求接觸,多數的北美兒童,約有2/3都屬於安全依戀型。

2、迴避型。

這一型別的兒童並不尋求接近母親,而且在母親離開後,他們似乎看起來並不難過,此外當母親回來時,他們似乎在迴避他對母親的行為十分冷淡,大約有20%的兒童屬於迴避型。

3、矛盾型。

這一型別的兒童對母親表現出一種既積極又消極的混合反應。剛開始時矛盾型的兒童緊緊挨著母親,他們幾乎不去探索環境,他們甚至在母親離開前就顯得有些焦慮,而當母親真的離開時他們表現出巨大的哀傷。

然而,一旦媽媽回來他們卻表現出矛盾的反應,一方面尋求和他接近,另一方面又踢又打,顯得十分生氣,大約有10~15%的兒童屬於矛盾性。

4、混亂型。

這一型別的兒童表現出不一致,矛盾和混亂的行為。當媽媽回來時,他們會跑到他身邊卻不看他,我最初顯得很平靜,後來卻爆發出憤怒的哭泣,他們的混亂行為意味著他們可能是最沒有安全依戀的孩子,大約有5%~10%的兒童屬於這個型別。

並且在後續的觀察中發現,在15個月時表現為不同依戀型別的孩子,在8-9歲時依舊有著明顯的不同。

具體表現為: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和別人相處的更好,在學校更受歡迎。

非安全型的孩子更容易焦慮、緊張、憤怒,不容易和他人相處好。

這個依戀型別會持續到成長的各個階段,包括青春期。

甚至有研究表明,這個依戀關係還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和伴侶的關係。

所以依戀關係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和父母或者其他照顧者建立了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更自信、更勇於探索、也更受他人歡迎。

2、如何培養安全感

研究顯示,在父母對孩子的身心需求敏感、能做出積極、迅速的反饋的家庭中,孩子和家長之間形成安全型依賴的比例是最高的。

反之,在忽視孩子需求、武斷、對待孩子觀念前後不一致的家庭就很難建立起健康的依戀關係。

同時,依戀關係具有代際傳遞性,即那些和自己的父母建立起了安全依戀的人,更容易和自己的孩子建立起安全依戀。

上面是從整體上來說,再給大家一些具體、可操作的建議:

1、照顧者的穩定

帶過小孩兒你就會知道,除父母之外的人同小朋友建立關係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過程。

所以一旦和小朋友建立了依戀關係,

就不要頻繁的更換照顧者。

2、父母情緒的穩定

照顧孩子的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就仨字兒:看心情。高興時就有求必應,心情差時就混合雙打。

要是最親近的人都是喜怒無常的,孩子怎麼可能獲得安全感呢?

3、生活環境的穩定

換一個環境雖然對成人來說不算什麼大事,但對孩子來說,他們的小房間不見了,喜歡的朋友不見了、喜歡的老師也不見了。

孩子被迫要去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這對他們來說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影響,

所以應該儘量避免頻繁的搬家或者轉學。

4、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和睦

在一個家庭成員總是在爭執或者冷戰的家庭中,是不可能培養出有安全感的孩子的。

有大量的研究都表明,生活在家人長期不和睦、冷戰、暴力行為家庭中的孩子。

他們與他人的社交,自己與配偶的親密關係,甚至和自己孩子的親子關係,都更容易出現問題。

所以家庭成員應該給孩子一個

團結、和睦、親密、穩定的生活環境

做到這四點,孩子就會在我們的滋養中慢慢獲得安全感,變得獨立、自信。

相關書籍推薦:

我是早教老師皮特,一個7年一線工作經驗的早教老師,正面管教家長講師,關注我,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