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黛玉寶玉互認對方為知己,寶玉又在黛玉面前山盟海誓,看哭多少人

“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怎麼會跑出個金鎖來呢?”

這是黛玉聽到寶玉對襲人、湘雲說的一番話後,內心深處的獨白。

黛玉寶玉互認對方為知己,寶玉又在黛玉面前山盟海誓,看哭多少人

這一段話說出了黛玉自入府以來所承受的所有心理負擔:

包括剛來時怕因為不懂大戶人家的規矩而被人笑話;怕自己沒有後臺被人看輕;到後來的和寶玉青梅竹馬地長大,芳心暗許。

本來一切漸漸好像都恢復了正常,賈母寵愛她,寶玉愛護她,這裡可以成為她一輩子依靠的第二個家。

沒想到這時來一個薛寶釵,再出來一個金玉良緣的言論。

來一個薛寶釵不夠,再來一個帶著金麒麟的史湘雲。

愛情上的艱難更加喚起了黛玉內心深處的孤獨與自憐。

對寶玉、對未來也就更加不自信了。

但旁觀者清,寶玉對她其實也是掏心掏肺的真心,只不過當時的封建禮教加上兒時年紀還小,不允許過於袒露心跡。

再者,在當時的環境下,沒有婚姻自由,更別提什麼愛情。

黛玉寶玉互認對方為知己,寶玉又在黛玉面前山盟海誓,看哭多少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數都是結婚後再談感情,要是不喜歡,反正女的相夫教子,在家恪守封建禮教,男的可以三妻四妾、金屋藏嬌。

這些都導致寶黛二人只能互相試探。

都唯恐自己過於逾越,要麼把對方嚇跑,要麼太自輕自賤。

尤其是黛玉,沒有家人撐腰的她即使思想覺悟再高,對愛情有多麼嚮往,她都不能提前“露餡”,就像現在戀愛觀中所說的,先說“愛”的那個人在一開始就輸了。

在第三十二回,黛玉終於等來了寶玉的真情告白。不僅是當面,更是在別人面前承認自己對黛玉的感情。

對黛玉來說,寶玉當眾承認對她的感情對單獨對著她承諾更加重要。

因為她忌憚的就是寶釵、湘雲這兩人。

“金玉良緣”這一說快要成為她的心魔了。

黛玉寶玉互認對方為知己,寶玉又在黛玉面前山盟海誓,看哭多少人

寶玉在史湘雲和襲人面前說出對黛玉不一樣的感覺,就等於當眾宣佈站在黛玉這邊了,這對黛玉來說是莫大的安慰。

而且還是在對方扎堆說黛玉壞話的情況下。

當時襲人挑頭和湘雲一起拿寶釵和黛玉比較,一個勁地抬高寶釵,貶低黛玉。

寶玉不僅出言維護黛玉,更說出黛玉是自己的知己,只有黛玉懂他;還下了逐客令,讓湘雲到其他地方涼快去。

到這裡,黛玉才真的徹底明白寶玉的心思。

但按理說,一向提著心過日子的黛玉如今聽到寶玉在外人面前的親口承諾,總該放心了。可黛玉聽完這一席話,反而突然看開似的,對這段感情不抱任何希望地離開了。

前一秒黛玉還在糾結史湘雲的麒麟。知道寶玉得了個麒麟要送給史湘雲,她擔心二人真的會有什麼隱情。

下一秒誤會全消,發現寶玉心裡只有她的時候,她反而悵然若失,更加心痛了。

林妹妹轉頭出來,邊走邊想,邊想邊落淚。

黛玉寶玉互認對方為知己,寶玉又在黛玉面前山盟海誓,看哭多少人

不清楚寶玉的心思前,黛玉是擔心自己所託非人,怕寶玉的心不在她這裡;可如今知道了,卻又悲嘆自己命不久矣。

“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雲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症。我雖為你的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的知己,奈我命薄何!”

此時的黛玉已經多少有點感覺到自己命不長。有一種苦苦等到愛情開花,卻眼看著它快速凋謝的感覺。

黛玉不禁悲從中來。

這時,寶玉正好出來,看到黛玉在前面一面走一面拭淚,他趕緊跑上來問。

這裡又有一幕非常感人的場景。

寶玉見黛玉氣不順,悶悶不樂的樣子,他先情不自禁地為她擦眼淚,又滿懷深情地對黛玉說:“你放心。”

然後再次讓黛玉寬心,說她這個病就是因為不夠放寬心弄的,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會一天比一天重了。

黛玉寶玉互認對方為知己,寶玉又在黛玉面前山盟海誓,看哭多少人

黛玉聽到這話,如轟雷掣電,竟比自己肺腑裡掏出來的還要懇切。此時內心有萬句言語要說,卻不知從何說起,只是怔怔地望著寶玉;寶玉此時亦是同樣的心情。

兩人就這麼無言地對視半天,黛玉只咳了一聲,眼淚便直流下來了。

這一段看哭了多少寶黛粉。兩人這是一種怎樣的愛而不得的心情啊!

在當時,曹雪芹能寫出這樣滿懷深情又充滿現實意味的情感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這也是《紅樓夢》能高於古代其他經典小說的原因之一。

曹雪芹寫《紅樓夢》受《牡丹亭》的影響很深。前八十回有9次提到牡丹亭,光《遊園驚夢》就提到了四次。

但即便撇開那些大格局,光從“愛情”這一脈來看,《紅樓夢》都是高於《牡丹亭》的。

雖然二者都向往自由,嚮往愛情,但《牡丹亭》是達不到的一種願景,就跟童話、神話故事差不多;而《紅樓夢》立足神話,卻又高於神話,它始終沒有離開過現實。

這也就給了我們更多借鑑、學習和感受的地方。

黛玉寶玉互認對方為知己,寶玉又在黛玉面前山盟海誓,看哭多少人

《牡丹亭》讓我們享受,《紅樓夢》不僅給予我們享受,還給了我們教訓和啟迪。

要讀《牡丹亭》、《西廂記》;此生,更要讀一讀《紅樓夢》。

-END-

你好,我是麥子,專注經典文學、名著解讀。關注@麥子驛站一起品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