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學生作品展示NO.627 | 無名之輩的紀念碑

作者:20級法語系蘇若冰

近一個世紀以來,電影界誕生了無數以二戰為題材的佳作,當人們以為這一題材再難有新意時,《波斯語課》橫空出世,用一個絕妙的故事擊中了無數人的心靈。

《波斯語課》以1942年為背景,講述了猶太人Gilles為逃避被屠殺的命運,謊稱自己是波斯人,納粹軍官Koch因此將他留在身邊,向他學習波斯語。對波斯語一竅不通的Gilles借登記被屠殺者名單的職務之便,將受害同胞的名字杜撰成一個個詞彙,每天教授給Koch。如此三年有餘,直到集中營被搗毀,他共教授了2840個“單詞”。

學生作品展示NO.627 | 無名之輩的紀念碑

這部影片將交叉蒙太奇的手法運用到極致,以強烈的戲劇衝突表達了對納粹罪惡的諷刺和對被迫害者的同情。其中典型的一幕,是軍官Koch在屋內對Gilles朗誦自己用所謂的波斯語作的詩,他用那些猶太人的名字歌頌著生命、和平,氣氛一派祥和,而鏡頭一轉,一牆之隔的集中營內,數百猶太人正被凌虐,緩緩走向死亡。當鏡頭再度對準Koch陶醉的臉,觀眾們很難不在尖銳的矛盾中,體會到這個納粹軍官的虛偽至極。誠如他所言,他只是負責後勤,從未親手殺害過一個猶太人,他有自己的夢想和脆弱,期盼著與家人團聚,但他絕非無辜,他犯下的是沉默的幫兇的惡。

學生作品展示NO.627 | 無名之輩的紀念碑

《波斯語課》的成功,還得益於其環環相扣的構思。Koch作為軍官,每天都要過目死亡名單,但他從未發現那些“波斯語”正是脫胎於一個個死難者的名字。但凡他認真地注視一眼,Gilles的做法都將暴露,但他沒有。Koch直到在集中營被搗毀時妄圖逃亡波斯、卻發現機場的波斯人聽不懂他的“波斯語”時,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看似脆弱的邏輯實則建立在黑暗的人性上,恰恰揭露了施暴者的自大,他們視他人生命如草芥,罔論尊重,最終也將因狂妄而滅亡。

學生作品展示NO.627 | 無名之輩的紀念碑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座獻給無名之輩的豐碑。姓名是一種符號,代表著人的個性。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困在集中營裡的猶太人失去了姓名,他們沉默地勞作,又沉默地消失,沒有人在乎他們從哪來到哪去。他們的消逝如水蒸發,了無痕跡,但這不代表我們被允許遺忘他們。主角Gilles以再造語言的方式,永遠留住了同胞的姓名,留住了對納粹惡行的控訴,留住了對這段歷史的記憶。而事實上,主角也是“無名之輩”,Gilles只是一個用以自保的假名,影片從頭至尾,主角都未曾說出自己的名字。電影的深意至此又有提升,不僅是控訴和慈悲,更是對無數無名之輩的致敬。

學生作品展示NO.627 | 無名之輩的紀念碑

《波斯語課》講述的不僅僅是猶太人的故事,更是全人類的故事,一批人將一批人推向死亡,而他們中的一部分頑強地生還。

我曾讀過這樣一段話:“人類該有一種真正的‘世界語’,它以一切苦難者、無辜者、殉道者的名字作為詞根。”其實,像《辛德勒的名單》《夜與霧》《浩劫》《波斯語課》等反思戰爭的佳片,何嘗不是這樣一種“世界語”呢?歷史無言,而電影有聲,時刻警醒著我們勿忘慘痛的歷史,停止互相戕害,珍愛眼前來之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