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 小樓聊心理

作者

| 小樓心理課

前幾日,我在《半島晨報》裡看到一個很悲傷的故事,49歲的陳女士,是一名高中數學老師。

教了幾十年的高中數學,原本所有知識點都瞭然於胸,後來慢慢出現異常。

原本1個小時能備好的課,需要3個小時,沒有備課筆記本她連講課都無法完成;曾經力求完美的她,竟出現了多次錯誤批改作業的問題。

後來迫於無奈,學校將她調去教壓力小一點的副課,但她完成得也非常吃力。

而她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

崗位調整的事情,她覺得是領導在故意針對她;曾經和丈夫相敬如賓,現在她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離家出走,身邊的人都心力交瘁。

2年後,忍無可忍的家人將她帶到醫院檢查,最後確診為早髮型阿爾茨海默症。醫生告訴他們,其實有些人在30多歲就已經被發現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還沒到退休年齡,就患上老年痴呆,代入一下就很絕望。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症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那天我無意間看到一個新聞,原來,我國最年輕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居然不足40歲!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40歲?看完這個新聞,我下意識就想到了自己的年齡,突然就慌了……

阿爾茨海默病,又名老年痴呆,現在患者居然都突破40歲了,本中年人的焦慮雷達滴滴作響。

在臨床上,將65歲作為與一個特殊的時間界線,在此之前發病,就屬於早髮型痴呆,之後發病的稱為晚髮型痴呆。

相比較而言,早髮型痴呆比晚髮型痴呆更糟糕,

疾病的進展速度也要比晚髮型要快。

而且早髮型痴呆還有個“大問題”,

它的症狀非常不明顯

。不一定是常見的記憶力衰退,還有可能是行為異常,語言表達障礙,視線模糊等等。

我還看過一個早髮型男性患者,到醫院看病時已是中度痴呆,但之前完全沒記憶力衰退的表現,整個人看起來很正常。

唯一不同的就是,過去幾年他會把人家曬在外邊的內衣褲偷回家,因為實在是太丟人了,家裡人也不好意思往外說。

後來才知道,這種奇葩行為居然是

不典型阿爾茨海默病(額葉型

)在作祟。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而我自己,雖然一直沒把年齡當回事,但身體隨著年齡增長那些無法避免的損耗,還是有困擾到我。

這幾年我媽媽特別擔心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隨著歲數增加,她見到了身邊越來越多的人被這種疾病擊倒,那些曾經很聰明、很成功的人,突然就變了,精神退化的速度,比身體退化的速度更快,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就能讓一個人“判若兩人”。

她說得多了,我也不由得跟著擔憂了起來。

在我看來,阿爾茨海默症最可怕的在於,

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病因,可在我國患者已經超過千萬。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因為這個病實在太過狡猾,而且治療方法也不成熟,許多患者在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無法挽回。

面對如此難搞的疾病,我們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當然不是。

雖然目前病因還沒確定,但人類一直在與老年痴呆作鬥爭。

過去幾十年,神經學對阿爾茨海默症的病因研究最為突出,還提出過一個假說。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老年痴呆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在一期TED演講中,神經學家Lisa Genova生動解釋了神經學上關於阿爾茨海默疾病的研究。

根據假說,在神經學上,阿爾茨海默的問題出在

突觸上

啥是突觸呢?

我們的兩個神經元聯結,聯結的部分就叫做突觸,下圖紅圈圈起來的地方。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突觸是人體的核心部分,類似於國家首都一樣的存在。

它是神經遞質釋放的場所,是訊號傳達、交流的場所,我們平時思考、感受、視聽、慾望、記憶等行為,就得在突觸裡完成。

如果突觸出了問題,那可真是要完蛋。

壞就壞在,

突觸也是阿爾茨海默症發病的地方。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在突觸裡進行資訊溝通的過程中,不僅會釋放穀氨酸等神經遞質,旁邊的神經元還釋放一種叫β澱粉樣蛋白的小肽。

(記住!兇手的名字)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順帶提一嘴,雖然目前在分子層面關於老年痴呆的原因還爭論不休,但是大部分神經學家都相信β澱粉樣蛋白是老年痴呆的“罪魁禍首”。

一般來說,β澱粉樣蛋白在新陳代謝時會被清除掉,

我們大腦的“看護”神經膠質細胞,專門處理這些“壞東西”。

但有時候,我們的看護忙不過來,而且β澱粉樣蛋白釋放太多,無法完全被清理掉,就會堆積在咱們重要場所突觸那裡。

久而久之,這些β澱粉樣蛋白就會堆積成一種叫

“澱粉樣斑塊”的黏糊糊的聚合體……

這個澱粉樣斑塊的形成,可能在你剛出生時就已經慢慢積累了,等它達到臨界點,將我們的“看護”小神經膠質細胞,累得半死之後,

會釋放一些堵塞神經元的物質,之後,就會出現記憶、認知、語言等問題。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那問題就來了,沒到臨界點,我們沒症狀,可到了臨界點,已經發生反應了,那還有補救的機會嗎?

沒有機會了。

這也是很多老年痴呆症難以治癒的原因,這是不可逆的。

所以目前很多治療方法,也是停留在預防性上。

在到達臨界點,產生連鎖反應之前,阻礙澱粉板斑塊積累,才是有效預防的手段。

唯一的好訊息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可以影響澱粉斑塊的積累的。

我們能透過生活上的小事,來避免達到臨界點。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具體該乾點啥?

過去幾十年,大家的研究重點都在β澱粉樣蛋白上,所以,針對這個方向,也有了不少相關的研究。

首先,掐滅源頭,幹掉β澱粉樣蛋白。

要知道,β澱粉樣蛋白之所以積累,是因為咱們的“看護”神經膠質細胞沒清理乾淨。

所以,預防老年痴呆的方法之一就是,別累著咱們的看護,給它足夠的時間幹活。

這就涉及到咱們的

睡眠

了。

在進入深度睡眠時,看護神經膠質細胞才能沖洗我們大腦中的腦脊液,清除掉積累在突觸上的代謝廢物。

更重要的是,

缺少睡眠,還會增加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

缺覺,既增加了垃圾物質的堆積,又減弱了看護的清理能力,約等於“雪上加霜”。

深度睡眠是大腦的強效淨化,一定一定要好好對待睡眠這件事。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另外,

微量元素 Omega-3也可以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

Omega-3進入人體後,在酶的運作下,會形成DHA和它的衍生物神經保護素DI,保護咱們的大腦細胞。

它的作用更多是給咱們的看護,也就是神經膠質細胞補充能量,讓它更能幹。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另外,找多點突觸當“備胎”。

先說結論,我們是可以讓突觸的功能變強的。

如果我們能定期參加刺激心理活動,那會讓我們擁有多餘的神經聯結,然後有更多的突觸,哪怕部分突觸被損害了,依舊有充足的後備聯結。

增加突觸的具體做法是,

學習新事物,每當我們學習新東西,大腦就會建立並強化新的神經連線,產生新的突觸。

所謂“手裡有糧,心裡不慌”,也是這個道理,不要放棄學習,給自己多製造些新的突觸。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最後,還有一些老年痴呆患者去世後,驗屍出來結論:有80%的阿爾茨海默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

有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在這種病的動物模型試驗中,也可以減少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

通俗地說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也能預防老年痴呆。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

美國作家大衛·申克將阿茲海默病稱為一場“漫長的死亡”:

就像稜柱體,將死亡折射成一道各部分原本緊密結合的光譜:

自主權之死、記憶之死、自覺之死、性格之死、肉體之死。

而海爾茨海默病特有的悲傷與戰慄,就源於受害者的“自我”在肉體死亡之前很早就已凋敝。

大概就是生不如死的感覺吧。

年輕不懂事的時候,我還愛給自己算,自己想活到多少歲。

但生命中的意外這麼多,如果是遇上這種讓人無能為力的事情,那活著還真就成了受罪。

雖然老年痴呆大部分和遺傳息息相關,但如果按照β澱粉樣蛋白堆積的理論,我們的突觸總有一天會堵塞,老年痴呆不就成了大腦的宿命,也就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無論如何,希望大家還是要多瞭解一些健康知識,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好好睡覺,健康飲食,該運動運動,該補充能量補充能量。

年齡越大,越感覺,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其他都是浮雲。

家人崩潰!數學女老師被迫離開講臺,醫生說,有人40歲前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