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提問比建議更有效

親子溝通中,比建議更有效的溝通方法是多提問。

提問:

1。 這件事你是怎麼想的?

2。 如果這樣做的話,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3。 在這所有的備選方案中,你覺得最喜歡的是哪個?

4。 還有沒有更大的可能?

當這四個問題提出來之後,就能幫他捋清思路,找到他的責任感。

一個人做事最重要的動力來自他要有對現狀的認知,還要有責任感。

父母幫孩子認知現狀,讓他肩負自己的責任,他才能把這件事做好。

如果我們用告知的方法告訴他「你應該這麼做,你應該那樣做」,他既不會建立認知,也不會建立自我責任,他會覺得「反正是你讓我這麼做的」。

如果他沒有做好,那最後怪誰呢?怪父母。

而且,他更有動力做不好,因為父母的建議如果總是對的,那不就是他自己是錯的?更顯得他沒面子。

他會想「這件事在你看來,給個這麼輕鬆的建議就做好了,顯得我多笨」。

孩子潛意識在起作用的時候,就會刻意把事情做壞。做壞了之後再對父母說:「你告訴我應該做的事,我做了,但是並不管用。」

在管理公司的時候,如果不能讓員工自己建立責任感,那麼其他的方式導致的結果經常就是:告知無效,批評無效,吼叫無效。

所以,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提問來調動孩子,讓他清晰地意識到現狀是什麼,讓他意識到未來會有什麼樣的選擇。

父母如果能學會提問,而不是用告知的方法,對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會有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