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課程思政示範課學生作品展示NO.20 | 《奪冠》:致敬永遠的女排精神

2019級文化產業管理 何穎翹

電影《奪冠》上映於2020年,由陳可辛導演執導,我們製作有限公司攝製,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等領銜主演的運動片。

電影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次奪得世界冠軍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這一段過程中幾代中國女排人的不懈奮鬥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得故事。強大的製作團隊和演員陣容,承載了幾代人共同記憶的女排故事,國家隊現役女排隊員的本色出演等等這些元素都讓這部影片成為了一部出彩的作品。

課程思政示範課學生作品展示NO.20 | 《奪冠》:致敬永遠的女排精神

陳可辛執導下得《奪冠》情感自然流暢,讓人在觀影時能產生很強的代入感和共情感。《奪冠》帶我們重溫的是一段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的歷史,三十幾年的跨度,涵蓋了家庭中的幾代人,是女排精神的傳承,更是中國社會的變遷。導演陳可辛在採訪中表示:“中國的改變在哪兒,這是電影最重要的主題之一。裡面包含了不同年代的價值觀,觀眾可以跟小孩、父母、爺爺奶奶一起重溫這幾十年的變化。”我們可以用一部電影的時間,用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再去感受那一份熱情、燃燒的女排精神。

由於體育題材的特殊性,片中大部分的運動員和教練的角色都是由真實的運動員和教練扮演。為了最佳呈現與還原80年代老女排的樸素、堅韌,製作團隊找來了老女排訓練的漳州訓練館物料,用這些老女排流血流汗的物料在北京複製出了一個“新”的訓練館。走入這個場館中,就像進入了時光隧道,電影的道具團隊把每個細節都做了標籤,80年代的水壺、本子、口哨、排球等等所有道具都擺在裡面,毫無違和感,讓人看了很是感動。電影中這些誠意滿滿的小細節讓觀眾更能體會到製作團隊的用心和時代變遷中的致敬情懷。

“中國女排”四個字因為時代原因,在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每一次的輸和贏都牽動著十幾億國民的心。在過去的40多年裡,中國女排有過高峰與低谷,也有過成功與失敗,但中國女排始終有一種信念感,用女排總教練郎平的話來說就是:“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在時代的變遷中,女排精神得以一代又一代地延續和傳承下來,成為中國人心中堅忍、熱血和永不言棄的符號。

課程思政示範課學生作品展示NO.20 | 《奪冠》:致敬永遠的女排精神

在今天,我們依然需要女排精神。如同電影中郎平所說,他們這一代人是苦過來的,沒有什麼訣竅,也沒有什麼捷徑,成績就是一點點拼出來的,冠軍就是靠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堆出來的。雖然40年過去社會已經飛速向前發展,但吃苦耐勞的女排精神仍不落後於這個時代。我們國家從落到到強大,從封閉到開放,靠的就是獨立自主地克服一道又一道難關,是自力更生,是艱苦奮鬥。女排的精神之所以能夠影響幾代國人,就是因為女排精神和我們的民族精神高度相融。《奪冠》不僅向我們的女排成員與女排精神致敬,更是以電影的形式向外傳遞中國文化的視窗,讓國內外的觀眾都能感受到大氣磅礴的中國精神。

女排精神永不會過時

,它只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地吸收新的要素,充實自我。女排精神早已成為我們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埋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