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如何面對“輸不起”的孩子

貝貝和迪迪在舞蹈班學習舞蹈,以前都是貝貝一個人領舞,這次老師讓她們兩個一起領舞。貝貝鼓舞撞傷了迪迪,導致了舞蹈無法繼續排練。

很多孩子的家長可能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當孩子感到受冷落或發現自己比別人差、自己的地位受到別人的“威脅”時,會產生“嫉妒”。

嫉妒是人類的天性,正常的嫉妒激發人的上進心,讓一個人更優秀。但是嫉妒心理過強則會導致失去前進的動力,或者惡性事件的發生。

嫉妒是一種針對人的情感,大約在一歲半時產生,導火線往往是其他人的出現,使自己失去了受寵的地位。孩子在同伴交往、師生交往中,在大家庭生活、集體生活中,常因弟妹的出生、他人受到表揚,而產生嫉妒情緒。一般,幼兒嫉妒的行為表現為:撒嬌、哭鬧、不吃東西、破壞玩具、尿床、精神恍惚、喪失遊戲興趣、能力倒退等,同時還會伴隨發怒。心理學研究表明,一般在3~4歲之間和青年期是嫉妒情緒出現的高峰期。孩子到了3歲左右,自我意識變強,滿足慾望的要求較高,但這時遭到挫折、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機率又比其他任何時候都多,更容易產生嫉妒情緒。

因此,儘管成人的嫉妒更多歸因於待人不夠寬容,但幼兒的嫉妒卻是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的表現,是成長的“另類標誌”。

我們該如何面對孩子因為輸不起而產生的“嫉妒”心理呢?

我有個八字真言可供大家參考:“接納,同情,巧妙轉移”,我們透過這八個字,三步走的方針可以改善孩子“輸不起”的嫉妒心理。

首先,家長要接納孩子的嫉妒心,理解孩子的小小煩惱,允許孩子稍稍發洩。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做共情,即體驗別人的內心世界。對孩子,家長更該更多地放低姿態,去接近、去傾聽,去體驗。比如,父母可以先問:“平時都是你一個人領舞,現在迪迪和你一樣,也在前面領舞,你是不是感到很難受?”委屈的貝貝可能會哭一會兒,那麼媽媽不妨抱她一會兒,等她平靜一些,再問她:“貝貝希望自己是班裡最好的,是嗎?”家長理性的態度和接納的舉動可以幫助孩子釋放內心的焦慮。

要實現共情,還有一個辦法是談自己的類似經歷和感受:“媽媽小時候是游泳隊,一直遊得很棒,後來有個轉隊來的女孩比我強很多,當時我也很難受。我們都希望自己在隊裡最優秀。”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納,負面情緒“嫉妒”得以常態化表達而不是被壓抑或貶低,為進一步面對挫折事件奠定了良好的親子溝通基礎。

其次,正面評價孩子,引導嫉妒情緒向積極方向轉化。貝貝只看到了結果的變化——獨自領舞變成和同伴一起領舞,就認為大家對自己的評價發生了變化。家長可以先告訴貝貝:“你有很多優點,我們和老師都覺得,你樂感、節奏感好,不僅會唱歌,舞也跳得好,在家都是自己穿衣服、脫衣服,還會幫爸爸媽媽做事。”越是具體、客觀的鼓勵,越能幫助貝貝積極認識自己。再告訴貝貝,迪迪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領舞是她努力的結果,兩個人一起領舞可以讓更多的小朋友看清楚。這樣可以改變貝貝只比較結果的片面思維。

最後,從長期來說,引導孩子建立理性的競爭意識,合理看待強弱和輸贏才是關鍵。我曾借一個案例,詢問身邊的家長如何選擇。

9歲的伊麗莎白第一次參加所在城市游泳隊的面試,她有些緊張,儘管她身材修長,柔韌性好,有活力,看起來很適合從事游泳訓練,而且她也很喜歡游泳。之前,她有自信能透過面試,甚至想像著自己被授予絲帶獎牌的情形。但在面試現場,她努力了,也沒有贏得第一,到了晚上,沒有收到錄取資訊,她失望極了。

我曾經對身邊的家長做了一些調查,“如果你是伊麗莎白的父母,你會做些什麼”。

1.告訴她,你認為她是最棒的。

2.告訴她,是別人奪去了本該屬於她的榮譽。

3.告訴她,游泳並不是那麼重要的。

4.告訴她,她有能力,下次一定會贏得第一。

5.告訴她,她並不一定能每次贏得第一。

結果顯示:選擇第2種做法的最少,大概家長都覺得案例中並沒有提及任何不公平競爭的資訊。有部分家長選了第3項,告訴孩子不要在乎“輸贏”,似乎這樣可以暫時讓孩子忘記煩擾,然而將來若面臨類似的競爭,難道都說“不是那麼重要嗎”;而且孩子那麼喜歡游泳,卻被告知這不是很重要的,不是很殘忍嗎?有一半以上的家長選了1或者4,目的是鼓勵孩子,讓孩子更有自信,但若下一次還不能贏得第一,又該怎麼回答孩子呢?

現在,許多家長喜歡誇孩子“聰明”、“有天賦”、“你是最棒的”,孰不知這樣的表揚雖然讓孩子很受用,卻無法教會孩子面對競爭中可能的失敗。既然是最棒的,怎麼可能輸呢?當孩子面臨自己不擅長的任務或是可能失敗的競爭時,孩子更容易放棄,因為最簡單的邏輯是,不參與競爭就不會失敗。

案例中,伊麗莎白父母當時是這麼迴應的:

“伊麗莎白,我知道你的感受。你的期望是那麼高而你又做的那麼棒,可是失敗了,的確很失望。但是你知道嗎?你並不一定能贏得第一。在游泳上,有很多女孩兒鍛鍊的時間都比你久,也比你用功。如果你真的想贏得第一,那麼你就得努力去鍛鍊。”

幾年後,伊麗莎白透過努力贏得了州游泳比賽的冠軍。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德維克發現,父母的表揚方式會影響孩子對能力與努力關係的看法,經常被表揚有天賦的孩子更易形成“能力固定觀”,即他們認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再努力也無法改變。他們表現好的時候會自信滿滿,一旦不如意或不如以前突出,就想放棄或怨天尤人。就像貝貝那樣,最初面對一起領舞的迪迪,她可能覺得迪迪真討厭或埋怨老師沒“眼光”,當發現不能一個人領舞,索性不想再參與領舞,甚至不惜撞傷迪迪來維護自己的地位。

但是,如果父母經常將孩子的努力和能力表現相聯絡,孩子更易形成“能力增長觀”,孩子將努力視為啟用能力的必要手段,表現好是因為自己的努力,表現不如意也從是否足夠努力上找原因,這樣“抗挫折能力”自然就上升了。

社會比較是難以避免的,然而孩子的稟賦各有不同,教育環境也各異,我們建議父母減少結果的橫向比較,更強調孩子自身前後水平上的縱向比較,讓孩子更多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依賴於外在權威的評價,這樣,將來能面對自我的不足,更有自信在努力中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