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當青春期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後,父母會陷入這兩個階段的桎梏中

當青春期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後,父母會陷入這兩個階段的桎梏中

兒子剛剛開始厭學,逃學,我是懵逼的,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一肚子怨氣只怪兒子和他爸爸。到了兒子徹底不去學校的前幾個月,我的焦慮無可比擬,表現在外面是加了很多青春期叛逆的群,在群裡大倒苦水,怨天怨地怨爹媽,比竇娥還怨。搜尋各種家庭教育的課程和老師,看到那麼多孩子都很快走出來了,我想都不想一頭扎進去了,當然聽得一頭霧水。

第一階段是被各種“怎麼辦”塞滿腦袋。“不上學,以後怎麼辦”“他不出門了啃老怎麼辦”“別人問我孩子怎麼不上學,怎麼回答”“怎樣才能讓他去上學”“別人都能上,他到底是怎麼了”,我也拿這些問題問過別人的,甚至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次晚上23點多了,兒子本來說好第二天去上學的,可就在晚上又說不去了,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然後就給當初化了500元一小時的心理諮詢師發了微信“兒子本來說好明天去學校,現在又在發脾氣說不去了,怎麼辦”。

我想這位老師可能和我現在的無奈是一樣的吧,過了好一陣子,那個老師才給我回應:“不要說什麼,順其自然”,當時我記得自己是有些生氣的,“我請教你,你就這樣敷衍我啊,我問你不就是想讓你告訴如何讓他明天去上學的方法呢”,但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就那樣硬熬到天亮,當然孩子也真如他自己說的沒去學校。

也許是沒有痛到底,也許是我還在幻想“估計過幾天他就去上學了”,這個階段是被焦慮充斥了頭腦的,心裡塞滿了“怎麼辦”,其實是我們的幻想在作怪,希望孩子很快去上學,希望家庭迴歸到以往“平靜”的狀態,希望把這段經歷抹去,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我沒有什麼問題,家庭也沒有什麼問題,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考入名校,大學畢業找個好工作,找個好老婆,我等著去帶孫子。

這一切都是幻境,美好的幻境!越早打破這個幻境,越早會進入覺醒歷程,孩子也會更早地走出當下的陰影中。當你的腦海中被這麼多的“怎麼辦”和幻境塞滿了,你如何才能冷靜地想想出現問題的根源呢?佛教上說,靜能生慧。當你心安靜後,智慧才會出現。而這個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會讓你知道如何面對現在的處境。

可是如何才能靜下來?所以這個階段有很多讓人放鬆,教人釋放焦慮的個體或機構會出現,什麼催眠療法,呼吸放鬆療法,大哭釋放情緒,有些機構現場的作用就是讓你哭出來,現場有催淚作用,當然這個是有一定作用的,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學會哭,無法感受自己的情感。

但我在這方面相當遲鈍,我被催眠過,沒成功(諮詢師以為成功了,而我自己知道我無法進入那種似睡眠的狀態,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醒著),呼吸放鬆也不能讓我徹底放鬆,我依然感覺不到自己的感情在哪裡。但別人都能進入狀態,我不敢說自己沒有進入這種狀態,因為那樣我就和別人不一樣了呢,不隨大流是一件很讓人害怕的事情。

第二個階段是“裝”。家長假裝放下了孩子不去上學這回事,假裝自己很淡定。不過,孩子是情緒的小雷達,他隨時隨地能夠吸附在空氣中的情緒因子,敏感地感知到你的“裝”,你假裝快樂,兒子說你不開心。這一點上我有深刻體會。

每天在下班後我都要在小區門口整理自己的情緒,把白天在工作中的煩惱和對兒子的焦慮以及對家庭矛盾的憂慮都盡力推開,我以為我做得很好,一回家,我都大聲地叫兒子的名字,笑呵呵的,一邊做飯一邊還唱歌,當然有時候我自己確實沒有感覺到唱著唱著我就沒聲了,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其實是我一個人在廚房裡默默地焦慮呢,而這樣的情緒飄散在家中,兒子一準捕捉到了。

後來兒子實話告訴我,他早就發現我在“裝”,我在合理化,很多消極的事情總被我以各種或牽強或強行合理化了。我獨自在消化自己的焦慮,往往很多時候是掩飾不住的。這個階段是承認了孩子出了心理問題,但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了,沒有切實可以讓我運用的方法。

這兩個階段,因為我們存在幻想,滿腦子是尋找方法的渴望,無論是看書,還是看文章,或者聽錄音,或者是去家庭教育的培訓機構,只想看到或聽到方法,你只告訴我:我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去學校?其他的對我沒用。執著於這個問題,所以我們靜不下來,也就不可能深入去思考出現現在這樣的狀況根源在哪裡。這屬於覺醒中茫茫長征路上的前期,還沒上路呢。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前提的痛,才會有接下來的覺醒中的痛並喜悅。

在【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知識星球上,上週我上傳了當我們的孩子出現一些問題時,我們如何去尋找問題的根源。本週的內容是:媽媽們如何走出如本文所描述的桎梏?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後,無論是作為父母還是心理諮詢師,都要從父母自身和孩子個體兩方面同步去推動改變,從而儘早走出心理問題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