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朝臣子為何拍袖後才下跪?從叩首禮看封建王權的高度集中

清朝臣子為何拍袖後才下跪?從叩首禮看封建王權的高度集中

大臣上朝見皇帝

泱泱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基本約束力量。從周公旦的《周禮》到孔子的《禮記》,自古的“尚禮”國家,使禮儀制度充斥於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在古代官僚制度中尤為嚴苛。

隨著封建制度的不斷鞏固與加強,古代的君臣禮節也不斷地被細化、完善。“君尊臣卑”的思想傾向也越來越突出。古代以儒家禮儀為核心的君臣禮節,始終貫穿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古代君臣的禮儀核心為“君待臣以禮,臣待君以忠。”

一。 清朝大臣見了皇帝,為何要拍兩下袖子再行叩首禮呢?

1。保護手臂

直至清朝——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封建王權發展到的高峰期,獨尊的中央集中的權力與滿洲舊俗融合,君臣禮節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時的禮儀,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層面的體現,更是一種政治上的強化手段。

清朝臣子為何拍袖後才下跪?從叩首禮看封建王權的高度集中

滿清皇帝

滿清作為中國歷史上歷史悠久的遊牧民族,善騎射,以遊牧為生。這就對服飾裝備有了一定的要求,輕便簡易的服裝是最好能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其中袖子作為一個容易忽視但確實作用很大的服裝設計,是騎裝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其因旗裝上的袖口窄小形似馬蹄,故稱“馬蹄袖”。

作為一箇中國曆史上由少數民族所建立統治的政權,帶有濃厚舊俗的八旗制度也得到了延續。這八旗就是與滿清的文化服飾密切相關。滿族服飾以旗裝為代表,這裡的“旗”,就來源於“八旗制度”。“八旗”中的每一旗,他們的服裝顏色都是按身份等級、尊貴程度有一定的差異性來達到區分的目的,簡便的“旗裝”和特殊的“箭袖”都達成了這一要求。

據滿語所說,清朝大臣在面見皇帝時,往往要“放哇哈”。這“哇哈”就是“袖子上的馬蹄”,“放哇哈”是指先把馬蹄袖放下後再翻上去的整個過程,其次再行跪拜之禮。

清朝臣子為何拍袖後才下跪?從叩首禮看封建王權的高度集中

馬背上的民族

滿族人在清入關前號稱“馬背上的民族”,精於騎射,驍勇善戰,但因為日常生活在馬背上極易受傷,尤其是手臂,所以他們往往把上衣的臂擺做的很長,袖子的長度也適當加長,以起到保護的作用。而且,滿族入關前的生活環境,氣候苦寒,生存條件惡劣,袖子還能起到防冷保暖、御風避寒的作用。

後清太祖努爾哈赤帶後金入山海關,入主中原,一統天下,使八旗制度制度化、體系化,服飾習慣也帶入了中原,中原人留起了長辮子,下跪前先拍一拍袖子,其實,他們並不是拍袖子,而是把他們衣服上的“箭袖”放下來,拜完之後,再翻上去。而繁雜繁瑣的中原服飾,在日常的生活行動中較為不便。再者,跪拜時於袖子中藏進雙手,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手掌。

清朝臣子為何拍袖後才下跪?從叩首禮看封建王權的高度集中

大臣衣袖

2。忠於皇權

自古以來的政治生活中,強調從上至下的官吏兩袖清風、潔身自好,尤其是統治者或統治階層對於這方面的要求尤為看重。所以為了顯示自己的廉潔奉公、無私坦蕩,往往會在面前皇帝前拍拍袖子,表明自己的立場,嚴於律己,兩袖清風,向自己主子表明忠心,說明自己的袖子裡一分錢也沒有的含義。

還有,自古袖子就是一個很好的放暗器能夠輕易藏著東西的地方,清朝大臣跪伏於地,謙卑稱臣時拍袖子也是向皇帝表示自己沒有不臣之心,不會圖謀不軌,回忠心當牛做馬。

3。美學設計

清朝大臣這一簡簡單單的拍袖子的動作,還具有美學方面的作用。袖子下垂時,整體的官服會看上去簡潔整齊美觀,這對於服裝的美學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清朝臣子為何拍袖後才下跪?從叩首禮看封建王權的高度集中

清朝官員

二.繁瑣等級森嚴的君臣禮節

1。基本的尊卑禮儀

從古至今,尊卑等級都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這就對清朝大臣的禮儀談吐要求更甚,尤其是在面見皇室中人,否則一不小心,輕者罰俸處刑,重者丟官棄爵,性命不保連累家人。所以清朝大臣在覲見、奏對時步步小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清朝大臣御門聽政或殿內召對時,都是臣下持奏章跪至案前,聽旨宣答,而且動不動就是好幾個時辰。天子腳下,天威難測,長時間地保持畢恭畢敬,一些體力弱的年邁大臣都有苦說不出。清朝大臣面見皇帝時,“打千”“跪安”是最簡單的基本禮儀,一般發生在皇帝私下召見。

清朝臣子為何拍袖後才下跪?從叩首禮看封建王權的高度集中

大臣上朝

這時一整套的面聖禮儀為先用雙手依次拍打馬蹄袖,邁左腿右腿半跪的同時左手扶膝右手下垂,眼睛平視或低視,後向皇帝自稱奴才,稱其為主子恭祝聖安。

《尚書·費誓》中:“臣妾逋逃。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 另外,清朝君臣的拜會禮儀是要行跪拜禮,其中的大禮為三跪九叩。這是在正式場合、重要儀式或朝貢覲見時的必行之禮。

2。面對皇上時的自稱

與此同時,大臣的自稱也在向著極端的卑微發展。在清朝大臣中,不論是軍機大臣、大學士等高官顯貴,還是親王、郡王等皇親國戚,一律在皇帝面前稱奴才。《禮記·少儀》中:“臣,征伐所獲民虜也。”

清朝臣子為何拍袖後才下跪?從叩首禮看封建王權的高度集中

下跪自稱奴才

三。總結

清朝時期專制皇權不斷集中強化,君臣之間的禮節方式就是最好的體現,清朝的皇權能夠得到空前的強化,這源於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階層都打下了堅實深厚的基礎。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是以官僚制度為基礎,一個良好的官僚隊伍是一個社會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重要支撐,更是權力集中的執行者和依賴物件。“君為臣綱”始終貫穿著清朝大臣的思想道德意識之中,直接反映了君權的強化,更是封建制度發展到頂峰的加強與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