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關於操作記錄的思考,我總結了這些

導讀:操作記錄無論是在工具性產品或 B 端產品設計中都是很常見的。在各類產品中都有涉及這個模組,便於追溯使用者歷史操作行為。在產品多樣化的今天,操作記錄使用於什麼樣的產品?在設計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本文對此做了思考。

關於操作記錄的思考,我總結了這些

操作記錄

在系統中,將使用者操作前後系統資料發生變化的行為,以及某些重要或敏感資訊的瀏覽行為進行記錄。

在面向不同的使用者群體時,比如:面向管理員和麵向用戶,操作記錄的資訊內容會不同,在本文中,以面向管理員的操作記錄為主進行探討。

面向管理員的操作記錄:需要記錄操作者的名字以及操作時間與操作物件和操作事件,知道這個是“誰”操作的,以及使用者的操作,新增、編輯、刪除的行為記錄,如有重要資訊,則資訊的檢視記錄也應進行記錄。

每個操作記錄的資訊都可以歸入以下三個類別(系統功能相關的操作成功的資訊、錯誤資訊、操作失敗資訊)

錯誤資訊:

表示一些重大的錯誤,失敗的程序,系統故障等,比如 504 報錯、500 報錯

操作成功資訊:

除查詢以外的,可以使系統資料操作前後發生變化的行為資訊,以及重要資訊的瀏覽記錄

操作失敗資訊:

使用系統功能操作過程中,未成功的資訊

目的:

快速定位問題,及時解決。

在作業系統的時候,只知道當下我們眼前的這個問題解決了,然而我們並不知道這個操作背後的會不會有其他的潛在問題。

對系統而言,每個模組及功能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操作的變化會引起一系列相關業務/資料 發生相應的變化。針對 A 的操作,可能會影響 B,但是需要結合其他的條件,才會出現情況的發生。

因此,對於間接發生的問題而言,事故發生的時候,時間往往是滯後的。

這個時候透過操作記錄查詢引起這個事故的源頭問題,進而設計解決方案從根本上進行解決。

例如:在某 B端系統中,由於某管理員在品類管理中,將某品類 A 進行設定為禁用,那麼業務員在填寫單據時, 就無法再選擇品類 A 進行關聯了。在許可權分配時,發現 A 品類無法進行選擇,分配給某使用者。在操作記錄中,經過檢視,發現這個品類已經被禁用了,所以許可權分配的時候也

沒有辦法選擇到。

一、如何設計操作記錄?

從以下 2 個方面進行思考:

1. 什麼樣的行為可以觸發操作記錄?

2. 操作記錄主要記錄什麼?

1. 什麼樣的行為可以觸發操作記錄?

在系統中,根據使用者使用產品的行為來設定觸發操作記錄的條件。在 B 端產品中,使用者對系統中的資料進行新增、編輯、刪除這些行為時,需要進行操作記錄。新增帶來的問題,即使用者在新增資料過程中因為疏於檢查、思考不嚴謹造成的業務資料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問題。

記錄資料的新增的目的

是,當系統出現問題時,可透過檢視該資料是在什麼時間新增的,在操作記錄中快速定位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對使用者行為的監督,減少問題的發生。

例如:採購業務員在系統錄入採購資料時,預算金額 30000000 元,錄成了 300000 元,疏於檢查就提交了採購單據,在後續執行過程中發現財務部門的資金沒有到位。透過創單日期,在操作記錄的查詢到對應單據的建立者,詢問當時的具體情況。

後續解決方案:

1。使用者在填寫單據後,點選提交後,提示使用者認真檢查;

2。預算金額中使用者填寫的數字增加分位符:300,000,000 元;

3。預算金額中允許中文填寫:3 千萬元

記錄資料編輯的目的

是,資料新增後,單據的相關人員在後續的執行與操作過程中會對該資料進行編輯,使資料在時間的推移過程中不斷的發生變化,當現存資料與實際業務存在偏差時,需要檢視該資料什麼時間被誰修改,找到對應的操作人員,詢問修改的原因及當時的場景,對業務進行處理。

記錄資料刪除的目的

是,當有重要的資料被人為誤操作刪除時,透過操作記錄可以快速查詢刪除的單據進行恢復。

系統中問題的產生來源於系統資料的變動,即使用者的操作;沒有操作行為時,系統本身是不會產生問題的,故需要將引發系統資料變化的操作行為作為觸發條件並進行記錄。

使用者的操作“新增、編輯、刪除”與操作結果“新增一條新的資料、資料編輯前後的值不一樣、刪除一條資料”這些行為是符合條件的,並且是具體的,可控的。對系統而言,判斷條件是明確的。使用者在對系統中的資料進行新增、編輯、刪除這些行為時,需要對使用者操作行為進行記錄。

2. 操作記錄主要記錄什麼?

對於不同的產品而言,產品的操作記錄記錄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但總結起來為:誰在什麼時 間做了什麼事情。大致可以分為 3 個內容:操作時間、操作物件、操作事件。

記錄使用者操作行為的時間、事件、以及操作物件。便於追溯使用者的行為記錄,遇到問題,可 以快速透過操作者、時間、事件進行定位、以及追溯問題產生的背景,查明原因。

操作時間

:記錄使用者操作行為的發生時間,即系統中資料發生變化的時間。能夠幫助使用者在出現問題時根據操作時間,縮小查詢範圍,快速定位。

操作物件

:記錄“誰”在系統上進行了操作,即引起系統資料發生變化的操作者。能夠在出現問題時,快速找到資料的操作者,進一步瞭解資料的具體資訊。

操作事件

:記錄使用者做了什麼操作,包括具體的操作動作(新增、編輯、刪除等)以及被操作物件(某條單據中具體更改的某些欄位或者操作)。檢視引起問題具體的欄位或者數值,對問題進行深究。

舉個例子

在充電樁業務後臺管理中,對使用者操作前後系統資料發生變化的行為進行記錄。如:在 2020 年 11 月 9 日的上午 10 點,小董在費率管理中修改充電費率。

關於操作記錄的思考,我總結了這些

當住戶在錦繡花園小區的充電樁充電時,發現原本 5 元可以充滿,現在需要支付 7 元才能給電動腳踏車充滿電,透過使用者意見反饋,反饋了這一問題。管理員透過使用者反饋判斷可能與小區充電樁設定的充電費率有關,透過問題發生的時間,以及使用者所在的小區,在操作記錄快速找到了關於該小區費率相關的操作記錄。與案發時間最近的一次修改記錄中,透過檢視詳情中費率值的修改:由“每小時 0。5 元”修改為“每小時 0。7 元”確定了問題的產生原因。進而,向該問題的操作者小董,瞭解修改費率的原因,是該區域的代理商重新與小區物業簽訂了費率。

二、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操作記錄的本質是當系統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定位問題;幫助使用者回溯事件背景,找出緣由;在一定程度上也對使用者操作的行為起一定的監管作用,使其在操作過程中更加謹慎。

故在設計系統操作記錄過程中,應以“記錄什麼”為重點,進行思考,設計符合當前業務場景的操作記錄模組。

本文由 @鯨魚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