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迫於無奈,後世證明事實真相併不是如此

唐朝是我國曆史上的王朝之一,有著近300年的歷史。它的強盛與開發,至今還被中外的專家與學者稱頌。唐朝也是我國曆朝歷代最開放的王朝。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盛世,比如“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可惜唐玄宗因為後期昏庸,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這也是標誌著唐朝走向衰敗的主要原因。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迫於無奈,後世證明事實真相併不是如此

歷史上在唐太宗當政期間,四方來賀,周邊的大小部落與國家都對唐朝充滿了敬畏。唐太宗真的就是如此完美的一位君王嗎?其實,唐太宗一直有一個人生汙點,那就是至今大家津津樂道的“玄武門之變”,為了能夠登上帝位,將親生哥哥李建成與弟弟李元吉殺死。為了掩蓋事實的真相,史書上都極力的推崇唐太宗而貶低太子李建成,而他自己也給出了3個理由。可是卻沒有一個是真實的。

我們就來看看唐太宗為了讓世人知道自己得位合法給出的三大理由。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迫於無奈,後世證明事實真相併不是如此

首先我們先不討論起兵反隋是誰提出來了,如果單單以這一點就認為他有資格成為皇帝,未免太草率了吧。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情形,其實在李淵起兵之前,各州各縣已經有很多人早已起兵,如果最早起兵的人就可以成為中原之主,那麼這個理由似乎有點不合理。在古代戰亂年代,有實力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能夠推翻暴虐的統治者,結束混亂局面,給大家帶來幸福生活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皇帝。

其實,太原起兵最早之前也不是李世民提出來的,李淵其實一直都有反叛的心。雖然他與隋煬帝是親戚(隋煬帝是李淵的表哥),但是李淵和這個親戚其實有很深的隔閡。再加上李淵擁有

右關十三郡,兵力強盛,隋煬帝一直對他提防,而且李淵又是唐國公,一直有這個實力起兵反叛。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迫於無奈,後世證明事實真相併不是如此

其實真正提出起兵反隋的人是大唐的開國功臣唐儉,而不是李世民。而且提出起兵的時候,李世民也不過14歲,一個小屁孩能有什麼宏圖偉業。其實李淵一開始並沒有這種想法的。他身為唐國公,位高權重,沒必要去冒險,起初他還幫助隋朝平定叛亂,但是反叛的軍隊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越來越多。他深知此時的大隋氣數已盡,天下分裂的形勢已經形成,隋朝滅亡是必定的。所以經過深思熟慮,便在太原起兵。

二、李世民在反隋鬥爭中功勞最大,所以成為皇帝理所應當

現在我們從大多數的影視劇中可以知曉,李世民是一個帥才。而且他的手下猛將很多,有尉遲恭

、程咬金

、秦瓊等猛將。這些人都是他帶出來的人,所以對他也是忠心耿耿。後來都成為了他兵變的有生力量。其實,實際上這些人是在唐朝建立以後,李世民才認識的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迫於無奈,後世證明事實真相併不是如此

在開始反隋的時候,李世民也才14歲。就算李世民是神童,從小展現出過人的才華,但是李淵能放心將自己的千軍萬馬交給他指揮嗎?其實,在太原起兵的時候,一直是李淵親自帶領的,只是李世民跟在父親的身邊長期薰陶,確實進步很大。確實有擔當帥才的才能,但是他一直以來都是充當副手。真正的主將是他的大哥,李建成。

李建成其實是一位很有才幹的皇子,其實他的能力可能比起李世民還要強。不然的話,李淵也不會將李建成當成自己的接班人那樣來培養。而且,三軍統帥的位置一直是李建成的。在唐朝建立之前,真正領兵上戰場的一直是李淵和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

李建成經歷西河之戰以後,是唐王朝建立的轉折點。李淵是這麼評價李建成的:

“以此用兵,天下橫行也。”從他的評價中,李建成並不是影視劇中那麼不堪,其實他也是一位戰功赫赫的人,而且李淵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迫於無奈,後世證明事實真相併不是如此

雖然消滅了隋朝,建立了唐朝。但是,那個時候中原還是很混亂,還有許多的勢力。其中有兩股勢力最強大,那便是洛陽的王世充與河北的竇建德。因為李建成需要協助李淵處理朝中事務,所以征討王世充與竇建德的任務就交給了李世民。也是在征討他們的途中,李世民慢慢的培養起了親信。為後面發動兵變做準備。

三、“玄武門之變”的發動完全因為自保,太子想要加害李世民

歷史上,李世民與太子的矛盾也是有的,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想要成為皇帝,但是自己的哥哥李建成才是嫡長子,也是最有資格成為帝王的人。雖然他們有矛盾,但是李建成因為顧及到親情,從來沒有想過用不正當的手段除掉自己的弟弟李世民。

李建成成為太子以後,許多能臣謀士就替他出謀劃策,畢竟連秦王身邊都有能臣猛將,身為太子自然是有人輔佐。其中,後來被李世民稱為自己的明鏡的魏徵起初就是為太子李建成服務的。他起初一直建議太子儘快處理掉李世民,以免日後留下禍亂。而且弟弟齊王李元吉也很支援太子,他曾經對李建成說:願意為哥哥殺掉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迫於無奈,後世證明事實真相併不是如此

但是李建成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他於心不忍,畢竟是自己的親兄弟。他不希望因為皇位使得兄弟之間的感情破裂,希望能夠依然像以前那樣那麼友好。但是李世民可不是這麼想的,他暗中積極謀劃,為了帝位,不惜對自己的親生哥哥李建成痛下殺手。那個時候李世民羽翼已豐,即使李建成想要對李世民下手,但是為時已晚,那個時候李世民手握兵權,身邊還有一大批能臣猛將。

總結

李世民除掉李建成後,終於成為了太子,未來的儲君。沒過多久也成為了第二個皇帝。他知道自己獲得皇位的手段並不光彩,而且這次兵變必定會成為他人生履歷的一大汙點,所以他開始重視發展生產,輕徭薄賦,轉移世人的注意力,開啟了貞觀之治。雖然,給國家帶來了強盛,但是他仍然害怕後人知道真相,對於自己明君的形象不利。對於史書,他也多次篡改,想要透過自己能夠成為皇帝的3大理由來洗白自己,讓後人知道自己得皇位的合法性。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迫於無奈,後世證明事實真相併不是如此

雖然李世民多次篡改了歷史,但是真相還是被世人所挖掘出來,畢竟歷史的真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剖解出來,畢竟以殺害自己的親兄弟為藉口的三大理由,是自己編造出來的謊話,但是自古皇家多無情,縱觀歷史上的鐵腕皇帝哪一位不是為了皇位心狠手辣,只要給百姓帶來幸福和安居樂業的皇帝,我們暫且不去評論他的過錯。皇帝的仁德,為民著想也是那個時代百姓的福音。

如果大家喜歡,記得關注北陌南生,每天給大家分享一點歷史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