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時攻城戰,面對強敵為何不封死城門原因其實很簡單

電視劇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古代戰爭的畫面,但凡戰爭,往往都會看到攻城戰,那些士兵不顧生死,前仆後繼想破城門。

古時攻城戰,面對強敵為何不封死城門原因其實很簡單

城門如果被攻破就意味著防守失敗,那麼古代很多時候,明知道守不住城池。為什麼守軍不封死城門呢,為什麼留著這個薄弱環節給敵人攻打,其實背後有很多致命的原因。

很久以前,原始社會的人們開始從山洞到平原生活,為了抵擋突如其來的野獸,而用附近的木頭或者竹子做出初級的圍牆來進行防守,此時的城門只是為了給部落裡的人進出使用。

古時攻城戰,面對強敵為何不封死城門原因其實很簡單

到了奴隸社會,人們有目的的發動戰爭,就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夯土城池,這時候修城牆就是為了防衛敵軍的進攻。而一般選擇修築城池的地點都具有特殊性,剛開始是人群聚集地或者糧食主產區,隨著社會的進步,會靠近礦區或者可以輻射周邊的戰略要地。

此時可以進出城池的大門,因為要保證日常生活以及正常的商業活動,就必須要有靈活性,因此城門成了整座城最容易攻打的地方。

古時攻城戰,面對強敵為何不封死城門原因其實很簡單

而防禦者為了保護城門,往往會設計出懸門或者吊橋來增加攻擊的難度。規模更大的城池,還會修建甕城。對於城門本身使用的材質,則採取包上銅或鐵的方法增加抵禦力度。

城門越做越堅固,易守難攻,自然會有聰明的工匠發明更先進的攻城裝置,成吉思汗就帶著攻城車踏遍亞洲和歐洲的大部分城池。那麼如果防守方封死城門呢?那安全係數是不是增加了?

隨著社會的發現,一般古代的戰爭,如果到了要攻城的時候,那就是兵法所說的是必爭之地,城池的歸屬往往會決定戰爭的走向。

古時攻城戰,面對強敵為何不封死城門原因其實很簡單

作為防守方來說,如果封死了城門,等於不能出城求援,或者就算援軍趕到也無法讓大軍出城作戰,這是其一。

最重要的是古代的一座城中不但有士兵,還有生活在城中的老百姓,人數眾多,當封城之後,儲備的糧草往往不止供應給士兵,還有城裡的平民,當這些都吃完了,所有的物資都無法運進城內,後果可想而知。

古時攻城戰,面對強敵為何不封死城門原因其實很簡單

而面對攻城戰,防守方也要有武器,作為弓箭,火油,刀劍等消耗品,都需要有物資來生產,如果這些都沒有了,守著一座空城又有何用。那不等於坐以待斃那了嗎。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