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近代著名地方史學者劉大鵬對晉祠在山西名勝中的地位,有一個一錘定音似的結論,他在專著《晉祠志》中斬釘截鐵地說:“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這讓讀過這部晉祠專門志書的太原鄉親,在內心一直為劉大鵬使勁鼓掌。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 不同版本的劉大鵬《晉祠志》

應該會有人對太原土著劉大鵬筆下的晉祠表示不服,但劉氏定論也不是基於鄉愁偏愛的無原則選擇。只要靜聽李白、司馬光、歐陽修、范仲淹、元好問、于謙等各代頂級文人遊歷晉祠後發出的讚歎,就會明白劉大鵬遵循著說老實話、做老實人的準則。清代“平生載酒”“萬卷書留”的大學者朱彝尊,是古代文化名人中來遊晉祠次數最多的人,他從康熙四年(1665年)首遊後,於康熙五年(1666年)二月和八月、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和秋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又來數次,這位被康熙皇帝特准在紫禁城騎馬的人物,25年間千里迢迢六遊晉祠,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眷戀?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 晉祠全圖

可以肯定的是,一生都對中國古典經史保持好奇的朱彝尊,對這片悠遠故祠的今日容顏和往日時光同樣充滿好奇。吸引朱彝尊挑剔目光的,不僅僅是“綠水碧波繞回廊而鳴奏,紅牆黃瓦隨樹影而閃爍”的綺麗景緻,晉祠名號屢屢隨社會更迭出現變遷,並導致晉祠空間佈局和祭祀人物發生變化,才是讓浙西才子魂不守舍的歷史之魅。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實際上連絕大多數太原人都不知道,從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首次記錄在《水經注》時起,1400多年以來,晉祠的名號發生了12度更迭,竟高達9個之多!

《水經注》裡的太原晉祠,名字還是供奉指向明確的“唐叔虞祠”,但到東魏學者祖鴻勳寫《晉祠記》時,就更名為文化內涵更宏大也模糊起來的“晉祠”。到北齊,按《魏書·地形志》的說法,“晉陽西南有懸甕山,晉水出焉,東入汾,有晉王祠”,晉祠變成了“晉王祠”,但史書未見唐叔虞獲封“晉王”的相應記載。這個名號用到天統五年(569年),崇尚佛法的北齊後主高瑋一高興,晉王祠隨即被“大崇皇寺”的名稱取代。這個名號,應該不是唐叔虞被加封為皇帝,而最可能是因為高瑋去了趟晉祠而已。但由“祠”變“寺”,使原本供奉三晉人文初祖的祠堂,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伽藍油彩。這年高瑋駕幸太原時,除了給晉祠另起新名,他還下詔把“幷州尚書省”改為“大基聖寺”。不知道那時尚書省的大小官員,上班時是否都披著一件斜襟袈裟。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 唐叔虞

到李淵、李世民父子建唐,時代彰顯出大國氣派、強邦氣度、盛世氣象,因此很可能在隋代就遭棄用的“大崇皇寺”,祠門上重新掛起寫有“晉祠”兩個大字的硬木匾額。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蒞臨太原,他這次可不是以興兵前跪拜祈願的隋朝叛將,而是以登基後威加四海的帝王身份重返晉祠。他在太原的一個重要活動,就是撰寫《晉祠銘並序》並勒石存記,以此告慰唐叔虞庇佑大唐立國的垂天之靈。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 唐太宗手書《晉祠之銘並序》

唐太宗此舉,可能讓後來五代後晉的石敬瑭得到一些啟發:既然跪拜“唐叔虞”可以建“唐”,那把叔虞封為“興安王”,改晉祠為“興安王廟”,後晉豈不是可保“國運興隆”“安如磐石”?但天福六年(941年)石敬瑭這樣做了也未能挽回後晉頹勢,甘當契丹“兒皇帝”的他次年鬱郁病死,過了5年,他建立的後晉也土崩瓦解。有趣的是,石敬瑭還追封肇始太原的河神臺駘“昌寧公”,說明後晉政權曾幻想從兩位先賢身上尋求精神支撐,但沙陀人顯然只是把叔虞和臺駘當成隨風輕揚的政治幌子。

北宋時期,晉祠遭遇3次改稱,更為重要的是,趙宋集團出於難以告人的統治目的,把祠內祭祀的主角由唐叔虞換成從天而降的聖母。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宋太宗毀掉晉陽城時,晉祠應該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為了安撫怒火中燒的太原百姓,應該在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宋太宗下令重建晉祠,4年後工程告竣。汾州趙昌言奉命寫了篇《新修晉祠碑銘並序》,可知此時不用“興安王廟”而重拾晉祠之名。天聖年間(1023-1032年),宋仁宗趁此前懸甕山“山摧”砸毀晉祠建築,開始在叔虞祠正殿原址興建憑空而來的“聖母”殿,叔虞祠被移到較偏的位置另建,並透過追封叔虞為“汾東王”的伎倆,把三晉奠基者貶為汾東小地主。崇寧三年(1104年),宋徽宗索性把晉祠更名為“聖母祠慈濟廟”,唐叔虞也從供奉主角降為配角。正和元年(1111年),宋徽宗進一步抬升聖母地位,加封“顯靈昭濟聖母”;正和二年七月“改賜惠遠”,晉祠又被稱為“汾東王廟”和“惠遠廟”。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趙宋幾代帝王“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的頑強折騰,目標其實十分清晰,就是對桀驁難馴的太原百姓實施“去叔虞化”,模糊晉祠的初始崇拜,偷換晉祠祭祀的主題,最終清除太原威脅大宋統治的文化基礎。實事求是說,他們做的很有成效。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晉源史話 ——晉祠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文化包容的元朝,“晉祠”和“汾東王廟”願意叫什麼就叫什麼。至明,新添“廣惠祠”和“晉源神祠”名號。這個時期晉祠最大的變化,是根據朱元璋“忠君孝親、治人修己”的治國理念,聖母邑姜成為享受祭祀的唯一。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時,雖改稱晉祠舊名,但唐叔虞依然不能與其母並立,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清朝,導致晉祠祭祀文化生出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