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最“特殊”的非遺繪畫,不用畫筆和顏料,傳承人只傳“美女”

中國最“特殊”的非遺繪畫,不用畫筆和顏料,傳承人只傳“美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藝術五花八門,特別是藏於民間的各種藝術種類更是豐富多彩,但很多極富特色的技藝都正面臨斷絕和消失的可能。堆錦製作技藝,在“揚州486”非遺集聚區我第一次看到這種藝術形式。

中國最“特殊”的非遺繪畫,不用畫筆和顏料,傳承人只傳“美女”

堆錦技藝,與傳統中國畫區別在於,這是一種全新的繪畫形方式,採用黑白單色或彩色的錦絲,都是天然的動植物纖維、羽毛、人造纖維、彩棉著色棉等,在紙張上按照原先的草稿,依次手工拼貼塑型,並用膠水貼上固定,對畫者造型和彩色能力要求頗高。完成後作品兼具油畫的色彩,國畫的味道,既有浮雕的立體效果,又有寫意畫的意境,且易儲存不褪色,是家居裝飾的佳品。

中國最“特殊”的非遺繪畫,不用畫筆和顏料,傳承人只傳“美女”

揚州堆錦技藝傳承人李仲華從事這項技藝30年,師從堆錦技藝大師,原中央美院院長張世椿教授。他介紹:新中國成立後,張世椿老師歷經十多年探索和創新,實現了從質材工具、技法到藝術境界的全方位拓展,創作出這種獨特的繪畫形式。張世椿當年在北京藝術博物館舉辦“絲錦畫展”時,曾引起著名藝術家劉海粟、李可染、古元、林默涵等專家學者的關注並紛紛題詞,被譽為“當代帛畫”。

中國最“特殊”的非遺繪畫,不用畫筆和顏料,傳承人只傳“美女”

李仲華說:“在我11歲時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張世椿先生。”當時張世椿先生下放到揚州工藝廠工作,後來他在揚州國慶路開了一個工作室,從事堆錦畫創作,李仲華常去玩,不知不覺就愛上這門獨特的藝術,並開始學習這門技藝,冷板凳一坐就是3年。

中國最“特殊”的非遺繪畫,不用畫筆和顏料,傳承人只傳“美女”

李仲華剛參加工作,他曾在一家印刷廠工作,工作穩定。但是出於對堆錦畫的痴愛,讓他最終下定決心辭職專心從事這一項技藝的研究和創作。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他創作時將絨線等材料融合在畫作中。傳統的絲錦畫以人物和動物為主,經過多年的研究他又增加了一系列的新元素,讓作品更具有意境美。

中國最“特殊”的非遺繪畫,不用畫筆和顏料,傳承人只傳“美女”

在“揚州486”非遺集聚區李仲華的工作區,掛著許多他的作品,多以山水和動植物為主,近看畫面有些粗曠,遠觀則栩栩如生,神似中國寫意畫。而這種極像中國畫的獨特技藝,最大的亮點是作畫不使用筆和顏料,是用各色絲絨、絲綿在紙上粘貼出各種形象、意境,是中國最古老的帛畫的延續和傳承。學習這種技藝非常需要耐心,細緻的手工活非常適合女性學習,李仲華老師除了自己創作堆錦畫之外,還帶了不少學員。

中國最“特殊”的非遺繪畫,不用畫筆和顏料,傳承人只傳“美女”

這位學了3年的女學員,為我們展示她的作品。做的一張遊蝦,點線面的結合,兼具工筆和寫意的特點,以色彩肌理為主體構成的作品展示了動態美和意境美。堆錦技藝是古今結合、中西合璧,傳統文人素養與現代科技的巧妙結合。這項技藝在2000年就被選為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最“特殊”的非遺繪畫,不用畫筆和顏料,傳承人只傳“美女”

作為學美術出身的我,對堆錦技藝饒有興致。就打趣問李仲華老師,招收學員有何要求?他開玩笑說:“我只招女學員,而且必須要長得漂亮。”引得大家一陣大笑。沒想到這項美麗的民間技藝,“只傳女不傳男”且還得顏值高的女孩才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