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老司機開車手動擋,面對連續急彎,看他的開車技術我心服口服

儘管開元年間的金陵已不復六朝風采,李白還是相當屬意於此。他甚至在《上安州裴長史書》聲稱,“本家金陵,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難,奔流鹹秦”,連祖籍也想搬到這裡來了。

金陵吸引李白的魅力是什麼呢?美酒大概是其中之一。中國古代的飲料本來主要是酒。宴會也好,待客也好,都是酒在唱主角。這種情況直至唐代初期依然如此。按照《唐六典》的規定,當時在配給百官的常食料中,職位越高給酒就越多。親王每月給酒九鬥,五品以上給四鬥半,六品以下則不給。這一方面說明朝廷對官員的飲酒有所限制,用意在於防止他們貪杯誤事。同時也說明朝廷賜官員酒實際上是一種待遇與榮譽。

老司機開車手動擋,面對連續急彎,看他的開車技術我心服口服

在唐代的中國,今天的蒸餾酒(白酒)尚未出現。早時候的釀酒工藝尚不成熟,釀造時間短,酒化程度低,酒的質量也很低,釀好之後,往往是汁滓(酒糟)混合在一起,飲時先須過濾。白居易在《問劉十九》一詩裡所說的“綠蟻新醅酒”,即指未濾去糟的酒。宋代《廣韻》對於“醅”字的解釋,乾脆就是“酒未漉也”。酒濾過之後就變清了,質量也好了一些,故而被稱作“清酒”。李白《金陵酒肆留別》裡寫有“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一句,這“壓酒勸客”就是將酒糟壓榨掉,再請客人喝的意思。

老司機開車手動擋,面對連續急彎,看他的開車技術我心服口服

到唐玄宗開元年間以後,茶的異軍突起,使酒在許多場合下降低了它的作用。唐詩中那些“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驅愁知酒力,破睡見茶功”的句子說明當時人已經開始把茶與酒相提並論。再後來甚至待客一般以茶為主,宴會上有時以茶代酒,都市坊裡中的茶店茶肆也開始成為人們常去的聚會場所了。

老司機開車手動擋,面對連續急彎,看他的開車技術我心服口服

不過眾所周知,李白向來以好酒聞名於世。他在《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就自稱“酒仙翁”,其好友崔成甫也稱李白為“酒仙人”;甚至李白之死,有在採石磯江邊“酩酊捉月”而死之說,更有在金陵民間流傳的故事:李白醉酒後見秦淮河中月圓如璧,遂從淮清橋跳下河去捉月而死。後人據李白捉月的故事,在橋畔築了一座“得月臺”。後喬仲常繪有一張《李白捉月圖》,蔡珪題詩說:“世人不能容此老,畫圖常看水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