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雖為一代名人隱士,嚴子陵的姓氏卻都不是自己的,令人唏噓

說起“嚴光先生”,估計很多人不識,但是提到“嚴子陵”,大家都會覺得有點“耳熟能詳”。其實“嚴子陵”這個名字的得來頗有些坎坷,因為他的大名本該叫“莊光”,只是後人為避諱漢明帝劉莊的“名”,從此才讓他姓了“嚴”,並字“子陵”。

雖為一代名人隱士,嚴子陵的姓氏卻都不是自己的,令人唏噓

類似情況在悠悠華夏的歷史中有很多,“避諱”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象之一,大約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至清代則更趨完密。其中最“著名”和影響力最大的,當屬清朝雍正時期,因尊崇儒教與孔子(名孔丘),就要求凡書中遇“丘”字的,必須少寫一筆。而姓丘的,則乾脆就改為“邱”字。

雖為一代名人隱士,嚴子陵的姓氏卻都不是自己的,令人唏噓

不過讓我意外的是,嚴子陵身為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兼好友,竟然也沒能“倖免”。不知道和他隱姓埋名,退居深山有沒有關係,如果位列士大夫,又有沒有可能破例呢?答案應該是不會有所改變,畢竟這樣的規矩在當時似乎已經“根深蒂固”,遍佈華夏曾經的角角落落,無論自覺或者不自覺,大家都“習以為常”。

雖為一代名人隱士,嚴子陵的姓氏卻都不是自己的,令人唏噓

繼續遊走在“嚴子陵釣臺”,可能是自己有點太過於計較,從剛開始的懵懂,到慢慢的“略知皮毛”,竟然越來越“不是滋味”。或許這位東漢名士的本意,真的是不想入世,而如今,連他的隱居之地都成為諸多遊客慕名打卡的桐廬最有名的景點之一,反差確實有點大。

雖為一代名人隱士,嚴子陵的姓氏卻都不是自己的,令人唏噓

回家後在網上稍作了解,像這種“避諱”的例子有一“籮筐”,就摘錄如下,順便自己也加強點印象,比如:

陰曆一月古時本來又叫“政月”,只是因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個月裡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並決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於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以後就把“政月”改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讀“政”,而讀作“徵”了。

秦始皇的父親名嬴子楚,於是把楚地改為“荊”。

呂后名雉,當時文書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雞”二字代替。

漢文帝名叫劉恆,於是把恆娥改名“嫦娥”,把恆山改為“常山”。

漢武帝叫劉徹,漢初有個知名辯士叫蒯徹,史書上就改稱蒯徹為“蒯通”。

漢光武帝名叫劉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稱改為‘’茂才‘’。

漢明帝叫劉莊,當時竟把《莊子》一書改稱為《嚴子》。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為“戶部”。

宋仁宗名趙禎,蒸包子蒸饅頭的“蒸”字就得改為“炊”字。

觀世音避李世民稱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