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面對親弟弟勸降,文天祥送給他一首詩,要了一個侄子延續香火

至元十五年(1278年),文天祥兵敗五坡嶺,他覺得難以逃出重圍,吞下冰片自殺。昏迷之中,被元軍所俘。

面對親弟弟勸降,文天祥送給他一首詩,要了一個侄子延續香火

元將張弘範給文天祥鬆綁,要他給其他抗元將領寫勸降信,文天祥說:我自己不能保衛父母,怎能叫別人背叛父母?堅決不從。又拿出自己寫的那首《過零丁洋》詩給對方看。張弘範這才作罷。在被押送燕京的路上,文天祥說:“我乃南朝狀元、宰相,現在只欠一死了。”他幾次自殺都沒有成功,又嘗試著絕食。過幾天,他又恢復了進食,決定坦然面對一切。

面對親弟弟勸降,文天祥送給他一首詩,要了一個侄子延續香火

元世祖忽必烈對文天祥非常重視。因為他聽很多人稱讚過文天祥,說無論是品行還是才能,南宋大臣中沒有人能超過他的。此時,陸秀夫已經抱著南宋小皇帝跳海,宋王朝已灰飛煙滅。所以他對收降文天祥很有信心。文天祥到了燕京之後,被軟禁在會同館。元朝大臣包括丞相先後前來勸降,沒想到全都碰了大釘子。文天祥見了丞相孛羅,作揖不跪,堅持南人之禮。並稱沒有任何要求,只求一死。

面對親弟弟勸降,文天祥送給他一首詩,要了一個侄子延續香火

忽必烈又派南宋的原丞相留夢炎前來現身說法,沒想到被文天祥一頓奚落,悻悻而去。再派被俘的南宋恭帝趙來勸降。文天祥面北而跪,痛哭流涕:“聖駕請回!”恭帝無奈而歸。萬般無奈,忽必烈派出了文天祥的親弟弟文璧,讓他前來說服執迷不悟的哥哥。文天祥一共有三個弟弟:文璧、文霆和文璋,其中文霆早卒。文璧小哥哥文天祥一歲,兩人感情一直很好。當年文天祥在臨安科舉奪得狀元,父親去世,他扶柩回鄉,守制期滿後曾護送文璧進京應試。

面對親弟弟勸降,文天祥送給他一首詩,要了一個侄子延續香火

文璧也不負眾望,終於中得進士。後升任端州新昌縣知縣,文天祥還特意寫詩叮囑他。《別弟赴新昌》:天淵分理欲,內外一知行。立政須規範,修身是法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破釣魚城,沿長江直下,逼近臨安,文天祥奉旨在江西贛州起兵護國,便奏請文璧作為助手。文璧到任後,事無鉅細,事必躬親。文天祥也每每與之商討以後才做決定實施。三年後的冬天,元軍猛攻文璧駐守的惠州,為避免滿城百姓生靈塗炭,他權衡再三,最終決定開城投降。小文璧十二歲的小弟文璋,也隨文璧投降,後隱居鄉間,終生不仕。文天祥是文璧投降的那年冬天被俘的。此時兄弟在這樣的地方再度相逢,不禁感慨萬千。文天祥知道了文璧的來意,沒有多言,送給他一首詩作答,其中有“弟兄一囚一乘馬,同父同母不同天”之句,文璧羞愧不已。文璧開城投降時,宋朝小皇帝已死,南朝已滅,為了護佑一城百姓而投降,文天祥沒有過多責備他。他讓文璧帶走自己整理好的詩文書稿,並商議好讓文璧過繼次子到自己名下,以延續香火。其實,文天祥自己是有妻妾的,也有過子女,可惜兩個兒子“佛生”“道生”都因瘟疫而夭折。

面對親弟弟勸降,文天祥送給他一首詩,要了一個侄子延續香火

文璧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名隆子;次子名陞子,商量過繼給文天祥的正是這個兒子;還有三子名叫京子,最後過繼給了文天祥和文璧的堂弟文天瑞。安排好後事、家事,文天祥就更加放心了。文璧走後,忽必烈親自來見文天祥,許以丞相之位。文天祥朗聲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願賜之一死足矣。”忽必烈無語,他領教了宋朝忠臣的錚錚鐵骨,也終於死心。第二天,文天祥被押往燕京柴市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