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我是蔚來車主,也躲不過"韭菜綠"

我是蔚來車主,也躲不過"韭菜綠"

作者:lesly 喬一

編輯:江嶽

01

心力交瘁的自駕遊

我是一名蔚來車主。

在特斯拉被群嘲的日子裡,我驕傲過。每次把我的 ES8 停在老闆的 Model X 旁邊,我都能原諒工作中的所有不爽。畢竟,他車子每年貶值的錢,都夠我買一輛蔚來了,關於特斯拉韭菜”的所有段子,他也只能照盤收下。

但上個週末,我也被鄙視了。因為跟開油車的朋友相約自駕遊,從北京往返北戴河,同時出發,她卻比我早到1個多小時。我驕傲的頭顱,就此垂下。

開出北京城,我就輸了。

我的 ES8 續航里程是500公里,從我家到北戴河,全程360公里,按理說,電是夠的。但因為車上拖家帶口,責任很重,從出發開始,我就把電量表當“血條”盯,它往下掉一點,我就更焦慮一點——我的油車朋友顯然是體會不到這種感受的。

我是蔚來車主,也躲不過"韭菜綠"

跑到100公里時,距離目的地還有260公里,我的電量續航顯示還能跑300多公里,但為了穩妥起見,我決定找個服務區去充電。

朋友繼續前行了,我鑽進服務區,找到了那個20平米左右的充電區。運氣不錯,5個充電樁裡,還有一個是閒置。我跳下車,開始一通操作,但10分鐘後,我又灰溜溜回到了車上。

樁是壞的。

此刻,我在心裡暗自欣慰,幸好未雨綢繆提前找充電,真等電量不足再找,怕是要歇在服務區了。

此時,天空開始烏雲密佈,“喪”的氛圍,開始就位。

大雨如約而至,天色漸晚,50公里後,我終於看到下一個服務區,但迎接我的,是所有空閒的充電車位都被裝上了地鎖。

我審慎而不失優雅地繞場一週後,被服務區老大爺告知,“轉啥呢,直接進車位,地鎖自己會躺倒。”暴雨中,大爺告訴我,地鎖是防止油車佔車位的。在服務區這樣的地方,新能源車依然是需要保護的弱勢群體。

大雨加深了我作為弱勢群體的感受。這個充電區的白色頂棚只能覆蓋到車頭,操作充電的功夫,我已經被雨澆透了。最後半程路,我是光腳開完的。到酒店時,已經是晚上23:30,比朋友晚了1個多小時。孩子在車上已經睡了,我媽嘀咕一句,電車真不方便。

很不幸,我媽的這句話,在隨後的行程中,被反覆驗證著。

第二天充電,我好不容易找到充電站,發現空餘2個充電樁。然而,一個被摩托車佔用,且沒有留挪車電話;一個右前方有大樹,完美擋住我駛入車位的角度。我簡單權衡了一下:總不能把那棵樹放倒吧。摩拳擦掌一發,我選擇去搬摩托車——顯然,我低估了它的重量。

換地方吧。

最後,我在3公里之外找到了新的充電樁。處理結束,打車回到酒店,又是23:30,我媽的吐槽也升級了,“你買電車圖個啥?太不方便了,賣了吧。”朋友媽媽也“補刀”,“就是,哪像我家油車省事兒。”

在兩位老太太的共鳴面前,我選擇了沉默,因為回京路上,我還得去充電,鬼知道又會發生什麼么蛾子——還好,最終一切順利,只是排隊時間讓人絕望。朋友洗完澡坐在北京家裡吹空調吃西瓜時,我剛剛從服務區出發。

02

那銷售對我說

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決策:當初買蔚來,是被洗腦了嗎?

蔚來車主的驕傲感,很大程度來自同行陪襯。特斯拉太狂,國產另外“二傻”太土,只有蔚來,高階洋氣得恰到好處,符合我對中產身份的嚮往。

就連新能源車被詬病最多的“用點焦慮”,我也完全信任了蔚來官方所說的:沒有焦慮。

當然,這一切,都發生在我把它開上高速之前。現在看來,以前只把它作為上下班代步工具的日子,就像兩個人的戀愛期,眼裡心裡裝的都是甜蜜和滿意,而開上高速的那一刻,我們就步入了婚姻,讓人疲倦的繁瑣生活真相,撲面而來。

我不再相信蔚來說的那些鬼話。

比如我去年買車時,那位笑容甜美的銷售告訴我:我們蔚來是可以開出北京,到全國旅行的,因為所有的高速路服務區都鋪設了充電樁,也可以隨時換電。

官方披露的資料,看起來也越來越厲害。根據官方說法,截至今年6月28日,蔚來已在全國佈局了284座換電站,超充站194座,一共1524根超充樁,目的地充電站373座,已接入超過380,000根第三方充電樁。

我是蔚來車主,也躲不過"韭菜綠"

然而我在跨城旅行時,對這些抽象的數字完全沒有體感。在高速公路上,我不關心廠商標榜的豐功偉績,我只相信能用的充電樁。

在蔚來App上,像我這樣的吐槽也不是獨一例。隨手一翻,我就看到了這樣的內容:

“距離北京280公里左右,是京滬、京港澳中間區域的一個(充電樁)空白。”“蘭海高速四川段,境內幾乎沒有充電樁,每次出行都要呼叫加電專員。”

呼叫加電專員這樣的事,我也經歷過。去年冬天,我開到懷柔古北水鎮,單程160公里,到達酒店停車場後,我發現十來個充電位全滿,不過停的全是油車。

北京郊區的冬天,最低零下十幾度,耗電超快,試問哪個車主,敢挑戰不充電往返?沒辦法,我只好花200塊叫了蔚來的加電專員。

當然,更糟糕的,還是這趟北戴河之行。我實在沒料到,開電動車自駕遊,是一個如此需要勇氣和周密計劃的事情。

想想這些年,新能源車企們習慣鼓吹銷量、續航、新技術、服務,但這些成績,卻在北京的六環外陷入了某種程度的真空。尷尬的充電體驗也頻頻出現:充電槍拔不下來、充電樁晚上沒電“不營業”、充電費+停車費的雙重費用、地圖導航上的充電樁和實際網點對不上號,而且你找到了也可能是壞的。

而充電樁與新能源車保有量之間的巨大鴻溝,更是不會在官方話術中被提及——

從2006年開始算起,中國充電樁產業發展15年,到2020年底,保有量僅僅有168萬個,而新能源車保有量已經492萬輛。

想想那天下單時,我站在ES8跟前,聽到銷售說能開出北京去旅遊,我立馬笑成花。有了閨女之後,自駕遊就成了我們週末的常規專案。

現在想來,我笑得確實傻。

03

我為“大趨勢”做貢獻

有車友說:“別問,問就是大趨勢。”

這話沒毛病。新造車的確是大趨勢,火得連手機廠商都跳進來了。“三傻”經歷過前兩年的起死回生,成了感人至深的商業樣本,而國家對行業的扶持,也清晰可見。

中汽協的一份資料顯示,今年5月汽車產銷同比、環比均在下降,但新能源汽車逆勢上揚,繼續重新整理著當月的產銷歷史記錄,今年3月-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逼近有史以來單月最高銷量——2020年12月份的23。5萬輛。

我身邊開新能源車的朋友,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多。每個人還都能找到各自傲嬌的理由,我的另一位老闆,比亞迪E5忠實使用者,不管是帶我們去高階餐廳吃飯,還是出去會見採訪物件,都大大方方開著這輛前後都蹭過的舊車,“皮實,好用,夠了”。

在當下,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能源車車主,阿Q精神確實是必不可少的。

就拿充電這事兒來說,新建的充電樁跟不上節奏,舊的還在陸續老化和損壞,但這事兒你能“雞”誰呢?造車新勢力?國家電網?都可以,但似乎,短期內都解決不了太大問題。不如先練好自我寬慰之術,少生氣,多活幾年,等著真正未來已來的那一天。

我是蔚來車主,也躲不過"韭菜綠"

於是,當我看到媒體說,隨著電動車續航里程提升,充電樁的需求也在降低,我告訴自己:有道理。

當我經歷過狼狽的北戴河自駕遊,我告訴自己:要學會反思和感恩。開電動車自駕遊,教我做事要更有計劃。感謝找充電樁的不易,這讓我的脾氣變得更好,甚至還督促我研究了一點物理知識。

想來想去,收穫真是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