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為何朱元璋北伐一年就收復了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為何朱元璋北伐一年就收復了

公元936年,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大將石敬瑭在太原起兵造反,為了獲得契丹支援,割讓了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從而站穩腳跟,建立後晉,定都汴梁。

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讓以後,中原王朝失去了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天然和人工防線,至此是徹底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

在古代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有多重要呢?

它對中原的戰略意義,相當於長江天險對於南京的作用。大家想一下南京面對北方威脅,如果失去了長江天險,就等於開局輸了一半,而中原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這個屏障,亦是如此。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率軍北伐,一路上是勢如破竹,一接連收復瀛、莫、寧三州,以及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三關,連下數城,到了關鍵的幽州(北京)之地,本想乘勝追擊一舉拿下,但因病重而不了了之,只能班師回朝,不久柴榮英年早逝,這可以說是中原王朝在軍事上距離收回燕雲十六州最近的一次。

當然除卻這次軍事行動以外,鮮為人知的是,其實在北宋末年,北宋就曾收回了燕雲十六州的一部分,距離徹底收回燕雲十六州只有一步之遙,當然這段歷史是相當屈辱的。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為何朱元璋北伐一年就收復了

因為宋徽宗趙佶是與虎謀皮的與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其中條件之一就是收回燕雲十六州,但是沒成想,與金國合作之下暴露了宋軍戰鬥力低下的情況,結果是北宋雖然在滅遼以後收回了燕雲十六州的一部分,但是不久金國翻臉不認人,直接南下,一舉滅掉了北宋,是為靖康之恥。

可以說兩宋319年,對燕雲十六州是日思夜想,卻是可望不可即,想要收回卻是束手無策。

三百多年以後,在元末亂世之中,一個名叫朱元璋的男子崛起,先是統一了江南,再在1367年派徐達、常遇春率領25萬大軍北伐,歷時一年,不只是收復了中原,並且攻克大都(北京),元朝全國性政權統治結束,燕雲十六州自然也是被收回。

那麼為何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的燕雲十六州,到了元末,朱元璋只用一年就將其收復了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一、局勢不同,唐朝留下的弊端和北宋重文輕武下,自然難以收回燕雲十六州

北宋之所以收復不了燕雲十六州,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唐朝留下的爛攤子,北宋收拾不了,反而走上另一條畸形道路。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為何朱元璋北伐一年就收復了

眾所周知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後,藩鎮林立,中央朝廷式微,直到最後滅亡的一刻,唐朝也沒有解決藩鎮問題,反而亡於藩鎮朱溫之手。

可以說唐亡以後,五代十國亂世就是放大版的藩鎮割據局面,各路藩鎮建國,並且是相互攻擊,武將謀反篡位是比比皆是,是一個重武賤文的時代。

而兒皇帝石敬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割了燕雲十六州,可以說在這個亂世,留下的問題太多了。

雖然北宋最終結束了五代十國亂世,但是距離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已經四十多年了,契丹在此經營日久,根深蒂固,根本不是那麼好收復的。

可以說燕雲十六州就是唐亡以後,放大版藩鎮割據的五代十國亂世留下的一個弊端,北宋在開國之初並沒有將這個問題解決。

一般來說,開國過程中,還有開國初期,是王朝軍隊戰鬥力最強大的時候。

但是北宋因為五代十國的過度重武賤文,加之宋太祖趙匡胤就是武將造反篡得後周江山,所以開始實施重文輕武政策,等於是自廢武功。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為何朱元璋北伐一年就收復了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期還好說,雖然實施了重文輕武政策,但是畢竟武將出身,懂得帶兵的難處,所以還是給予武將一定便宜行事的權力。但到了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期,這位文臣出身的皇帝,害怕武將奪權,是多方面限制武將權力,軍隊的戰鬥力自然是大幅度下降,而軍隊戰鬥力下降,自然打不過契丹這個勁敵,歷經兩次北伐,也是慘敗而歸。

開國初期軍隊戰鬥力最強的時候,都收不回燕雲十六州,更不用說以後了。而北宋滅亡以後,在南方偏安一隅的南宋,更不用想燕雲十六州了,是遙不可及。

二、朱元璋本身雄才大略,局勢對他也很有利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那麼何為時勢造英雄呢?

那便是聰明的人,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順勢而為,做出一番大事業。

像唐高祖李淵從617年起兵,僅僅一年,到了618年,便是建立唐朝。

而明太祖朱元璋從25歲起兵,到統一天下,足足用了15年。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為何朱元璋北伐一年就收復了

以時間來看,很明顯李淵的一年起兵時間可以說在大一統王朝中應該是最快的,但是可以以此認為他比明太祖朱元璋、漢高祖劉邦、元世祖忽必烈等開國皇帝強嗎?

肯定是不能的。

所以說這就是時勢造英雄,並不是李淵有多麼強,所以只用了一年時間,而是因為當時的局勢適合李淵,所以李淵起兵僅僅一年,便是建立唐朝。

而以燕雲十六州的問題來說,北宋和明朝之所以差距這麼大跟時勢也有著很大關係。

像前文交代的情況來看,很明顯北宋所處的時代,局勢對它根本不利。而明太祖朱元璋所處的時代,局勢對他是非常有利的。

像北宋先天不足,戰馬方面是一個大難題,所以王安石變法之中,就有保馬法這個政策,想以此增加戰馬數量。而因為元朝在全國各地養馬,不侷限於一地的原因,所以朱元璋雖然在江南崛起,但戰馬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還有對手方面,北宋的對手契丹(遼國)是相當強大的,在五代十國多次干涉中原王朝之間的混戰,自己又可以超然物外慢慢在北方發展;也就是後周世宗和北宋建立的前幾年,遇到了有著睡王之稱的遼穆宗在位,這位皇帝暴虐殘忍,在位後期又經常酗酒荒政,所以周世宗北伐才可以一路勢如破竹,而除此以外,正常情況下的契丹(遼國),北宋很難佔到便宜的。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為何朱元璋北伐一年就收復了

而明太祖朱元璋的對手元朝,雖然軍隊戰鬥力強大,但是關鍵是內鬥為先,朱元璋在江南崛起,並且統一江南的時候,他們在內鬥;朱元璋派軍北伐的時候,他們還在內鬥,直到大都被攻克以後,內部的內鬥才得以控制,不再那麼激烈,可以說朱元璋的敵人雖然強大,但是內鬥為先,這樣的局勢,對他的幫助太大了。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明太祖朱元璋是個雄才大略的人,個人認為他比宋太祖趙匡胤還要稍勝一籌;雖然他靠著元朝內鬥的時機崛起,但本身也是足夠強大的,不然怎麼會在元末各路起義大軍中脫穎而出,並且最終亡元呢?

像1367年的北伐,朱元璋的安排就很到位,派的是徐達、常遇春這樣的猛將,並且制定了北伐的戰略行動,先取山東、河南,再取河北,進而攻克大都(北京),最後再下山西,直奔西北,以這樣的高明戰略手段,實現了古代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成功北伐,燕雲十六州自然也是跟著收復回來。

可以說時勢對朱元璋有利,他本身也是雄才大略,所以自然是一年便是收回燕雲十六州。

再反觀北宋,時勢對其不利,雖然宋太祖趙匡胤雄才大略,但是後繼者宋太宗並非雄才大略之人,只顧著對內鞏固統治,拼命重文輕武,等於是自廢武功,所以自然的收不回燕雲十六州,而錯過了開國初期的最好時機以後,燕雲十六州自然成為兩宋揮之不去的痛。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為何朱元璋北伐一年就收復了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