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上世紀發現“懸壁古墓”,令盜墓賊望而卻步,出土一國寶改寫歷史

上世紀發現“懸壁古墓”,令盜墓賊望而卻步,出土一國寶改寫歷史

古人“事死如事生”,故而在其死後會將財產帶入地下。正因如此,從古至今“盜墓賊”這個職業從來就沒斷過香火。古代有名的幾個大盜比如曹操就曾幹過盜墓這一行當,率領軍隊如蝗蟲過境,被其盯上的古墓基本上會被搜刮得乾乾淨淨。

盜墓賊膽子都很大,但也有其不敢涉足的險境,

上世紀發現“懸壁古墓”,盜墓賊望而卻步,專家冒

一探究竟,竟然出土了一個改寫歷史的國寶。

上世紀發現“懸壁古墓”,令盜墓賊望而卻步,出土一國寶改寫歷史

“懸棺”

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形式,屬於“崖葬”中的一種。具體做法是在懸崖上鑿數孔,然後釘上木樁,將棺木放在木樁上;或將棺木一頭放在崖穴中,另一頭架在絕壁所釘的木樁上。人走在崖下可以看見棺木,“懸棺葬”工程艱險,耗資巨大,所以一般主要在貴族中盛行。

之所以懸棺下葬,一方面是習俗使然,另一方面則是防止盜墓賊的窺視,因為墓都在高山的懸崖峭壁之間,想要接近就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特殊的古墓形式在歷史中並不少見,至於當時的人是如何將木沉重的石棺給運上去的一直是個疑惑。

上世紀發現“懸壁古墓”,令盜墓賊望而卻步,出土一國寶改寫歷史

隨著科學文明的進步,考古專家透過一系列的研究與模擬最終得出結論,破解了“懸壁古墓”的喪葬疑團。

據專家推測,古人應該是運用“拉吊籃”的方式

得以

將這些沉重的石棺拉到懸崖峭壁上

。以粗大結實的麻繩穿過山頭拉到山體兩端,由大批壯丁用力拉緊麻繩,將石棺吊到懸崖壁上的石槽內,沒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可辦不到這一點。

上世紀發現“懸壁古墓”,令盜墓賊望而卻步,出土一國寶改寫歷史

上世紀90年代後期,江西鷹潭仙水巖崖墓群被發現,仙水崖作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崖壁上分佈著密密麻麻的天然崖洞,有的寬兩米,有的寬58。3米。專家利用吊籃和雲梯進入洞中對懸棺墓葬進行科學清理,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棺木數量眾多,大致可分為扁圓形、圓筒形、長方形、頂蓋式和屋脊形等幾種型別,棺木多為耐侵蝕的楠木。隨葬品多是一些銅禮器、兵器、陶器和竹木、骨玉石器等等,極具南方民族特色。

上世紀發現“懸壁古墓”,令盜墓賊望而卻步,出土一國寶改寫歷史

此處懸棺數量之多讓人咂舌,隨葬品之豐富也讓考古專家為之震撼,除此之外,專家在這些古墓群中發現這些墓葬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從2000多年前的東周到400年前的明朝,縱橫千年的歷史,在這些如蟻穴般的洞穴中,彷彿看到了千年時光的流轉。

最後,在這些出土的文物中,專考古人員找到了兩架儲存完好的

十三絃古箏,比之前所發現的十三絃古箏要早了上千年時間,足以改寫古箏樂器的歷史

上世紀發現“懸壁古墓”,令盜墓賊望而卻步,出土一國寶改寫歷史

成片的千古崖墓群充滿著神秘和探索的味道,是什麼人能夠享受如此殊榮?為何要將棺木放在洞穴之中?到今天依然是未解之謎,只待後人一一解開。